定制日历有什么用(内涵与颜值兼顾的定制日历受青睐)

随着电子产品的兴起,传统日历就这样黯然“退隐”了吗?其实不然。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文创产业发展和人们审美追求的提高,出现了“碎片化”阅读的文博日历、手摇轮组的机械盲盒日历、3D立体纸雕日历……日历的“颜值”和功能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新闻链接

定制日历有什么用(内涵与颜值兼顾的定制日历受青睐)(1)

3D纸雕手撕日历。网购平台截图

现象

文创日历扎堆上市,争拼内涵与颜值

2010年,由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故宫日历》,一时掀起了“日历书”的新风。在《故宫日历》之后,国内各大博物馆开始推出自己的日历书。今年文博界“网红”——三星堆遗址博物馆,也推出了他们的首部日历。广西本土设计师黄清穗也参与了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推出的日历书设计。

定制日历有什么用(内涵与颜值兼顾的定制日历受青睐)(2)

三星堆博物馆出品的三星堆日历。受访者供图

广西本土方面,也早有出版社和设计师对文创日历进行了探索。以广西民族出版社为例,从2019年开始,他们以广西民族服饰、纹样、民俗摄影等内容为主,和不同的作者合作,连续几年推出不同主题的“美美与共”系列文创日历书,吸引了不少读者。

变化

小众创意日历出现,设计新颖精致吸睛

以《故宫日历》为代表的文创日历,虽然占据了目前日历市场的半壁江山,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小众的设计师,也在通过电商平台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创意日历。手摇机械盲盒日历、用纸雕建筑记录时间的手撕日历、以流浪猫摄影作品为主题的“猫片日历”……各种脑洞大开却又不失审美情趣的创意日历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

定制日历有什么用(内涵与颜值兼顾的定制日历受青睐)(3)

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推出机械手摇盲盒日历产品。网购平台截图

南宁市民黄女士每年都会在网上寻找特色的创意日历,来作为开启新年的第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上个月,她在网上看中一名独立设计师绘制的虎年年画日历,一共有12张海报,每个月都可以更换一张崭新海报贴在墙上,当作家居环境的装饰点缀。然而产品销售太过火爆,导致商家备货不足。黄女士足足等了一个多月,才在新年来临之际收到这份日历。

定制日历有什么用(内涵与颜值兼顾的定制日历受青睐)(4)

不少年轻人喜欢网上订购原创设计的制的2022月历卡。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豫摄

她告诉记者,这些具备了“小而美”心思的日历,对她来说“看日子”的实际意义不大,平时做日程计划主要还是依赖手机。但创意日历美化了生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装饰,也会让人的心情随之变好。

定制日历有什么用(内涵与颜值兼顾的定制日历受青睐)(5)

打卡自律日历也受一些年轻人喜爱。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豫摄

像黄女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成功打通了分众传播的通道,不同种类的创意日历,契合了不同群体人们的兴趣爱好。文化、艺术、科普、健康……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日历,总有一款能够打动你。

市场

私人定制渐火热,满足人们个性需求

除了文创日历和创意日历,定制日历也有一定的市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选用自己或家人照片,如生活照、艺术写真照、婚纱照、旅游风景照等并写上自创祝福语,自己亲自设计的DIY台历如今在年轻消费人群中颇有市场。这些定制日历的种类繁多,图案丰富,价格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随着新年临近,网上此类业务订购最为火热。

定制日历有什么用(内涵与颜值兼顾的定制日历受青睐)(6)

广西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小梁也在网上定制了一本2022年的台历,她特意让商家将台历设计成笔记本便签风格,这样用日历查看日期的同时还能做备忘录,供自己自律打卡。她觉得这样的定制日历很有意义,哪怕用完了,日后再回翻,看到记录就会想起自己某天发生的事情,也是一种难忘的回忆。

思考

日历成为文化符号,要创新也要能共情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潘怿晗认为,记录时间是日历重要的功能,但不是单一的。从过去的老皇历到如今各式各样的文创日历,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历的形式在变化,功能也在不断升级。如今的日历,不只是看“日子”,更满足了大众的兴趣与审美需求。尤其在当下的智能手机时代,人们的阅读行为和方式有所改变,流行的文创日历无需再像以前那样系统的呈现,拆分成“每日一看”“每日一学”,反而能满足大家“碎片化”的学习需求。

定制日历有什么用(内涵与颜值兼顾的定制日历受青睐)(7)

网上的创意日历。网购平台截图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哪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文创日历,如果一直没有创新,很快也会遇到瓶颈。”潘怿晗表示,日历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日历在进行创新设计时,要注重功能化与人性化。有的日历设计得花枝招展,但却丧失了其实用性,这样的日历华而不实,只会被市场淘汰。

黄清穗已连续多年推出自己设计的品牌创意日历。他认为,日历是否受欢迎,要看文化符号是不是被大众所接受,美学风格是不是可推陈出新。只有根据大众需求,在做好文化普及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市场思维,日历才能不断升级走得更远。“而要做好文化普及,也需有创新思维,并与大众共情”。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