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过去的(穿越者王莽的真面目)

提起王莽的大名,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他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行土地国有化政策,将国民经济命脉收归国有,并建立计划经济、国家贷款、国家福利等制度,还征收个人所得税和商业税,这些政策可以说是21世纪典型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有人戏称王莽是“穿越者”。

然而,一个人的行为既离不开他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王莽的政策看上去十分超前十分荒诞,但却大抵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体现,他绝不可能是现代人口中的“穿越者”。那么,问题接下来就来了,王莽到底什么来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王莽到底什么来头?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县一带)。根据王莽自己的说法,他的始祖是黄帝姚氏,远祖是田齐的创立者齐太公田和,近祖是田齐末代君主田建的孙子济北王田安。田安失国后,齐人称之为“王家”,其后代于是改姓王氏。

王家的起源既然这么显赫,其后代注定不会一直寂寂无名下去。果然到了王莽的祖父王禁这一代,其家族成员一下子兴旺了起来,他接连生下四个女儿和八个儿子,可谓是儿女成群,福气满堂。汉宣帝在位期间,王禁把第二个女儿王政君送进了宫中,王政君在好运气的帮助下,为太子刘奭生下了长子刘骜。等汉宣帝驾崩后,太子刘奭即位为汉元帝,刘骜成了太子,王政君成了皇后,王禁被封为了阳平侯。等汉元帝驾崩后,太子刘骜即位为汉成帝,王政君又成了皇太后,王政君的众多兄弟们随后也被封侯,并长期把持朝政,王家的权势由此走向了辉煌。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过去的(穿越者王莽的真面目)(1)

王政君的影视剧形象

然而,年轻时的王莽却享受不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滋味,只因他父亲王曼死的早,没有赶上汉成帝大封诸舅为侯的天赐良机。王莽的父亲死的早就算了,就连大哥也早早过世了,所以,王莽是个没爹疼没哥爱的苦命孩子。更悲催的是,王莽的叔伯们彼此不太和睦,他们自然也没尽力救济王莽,于是,王莽虽然出生在豪门却过着苦哈哈的贫困生活。

成年后的王莽走普通人的路子,拜访名师学习儒家经典,成了一个儒雅的知识分子。他对待自己的母亲,行之以孝;对待自己的嫂嫂,行之以敬;对待自己的叔伯,行之以恕,不计旧怨;对待自己的侄子,行之以爱,视如己出。大伯王凤得病时,王莽细心侍候,以至于乱首垢面,一连数月不解衣带。儿子王宇结婚时,王莽让侄子王光与儿子同日结婚,宾客满堂的酒席间,王莽数次离场给母亲喂药,此事一时间传为了美谈。

凭借自己出众的德行,再加上高超的政治手腕,王莽逐渐得到了叔伯们的认可,其仕途可谓是平步青云。永始元年(前16年),王莽被汉成帝封为新都侯,拥有了自己的爵位。绥和元年(前8年),38岁的王莽“继四父(王凤、王音、王商、王根)而辅政”,担任大司马,成为朝中最有权势的人物。王莽虽然已经“贫民变王子”,但其儒雅之风不变,并愈加谦恭有礼,礼贤下士,大臣们对此是交口称赞,好评如潮。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过去的(穿越者王莽的真面目)(2)

王莽的影视剧形象

转过年来,汉成帝驾崩,其侄子汉哀帝即位。汉哀帝有意抬高其祖母傅氏和生母丁氏两个家族的势力而打压王莽家族的势力,王莽于是被迫辞去大司马的职务,返回封国蛰伏起来。元寿元年(前2年),汉哀帝在群臣的劝说下,把广受赞誉的王莽召回了长安。

一年后,汉哀帝驾崩,已经是太皇太后的王政君和侄子王莽联手夺回失去的权利,立汉平帝为皇帝,把汉哀帝的宠臣董贤、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等政敌及其势力全部清洗一空,王莽由此重新担任大司马的职务,掌握朝廷实权。元始五年(5年),汉平帝驾崩,王莽又立刘婴为孺子,继续掌控朝政。居摄元年(6年),王莽称“假皇帝”,两年后,王莽改称“真皇帝”,正式建立新朝。

王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王莽称帝后,继承了西汉辽阔的疆土和强盛的国力,但他却没有安于享受这太平盛世,而是立刻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掀起了一连串的政治、经济风波。

当代人看西汉是强大,但在王莽看来,他却是正坐在岩浆滚滚的火山口上。王莽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正是为了给火山降温,甚至使火山熄灭,让自己的皇位更巩固。这个火山并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形成于西汉初年。

西汉刚建国时,承春秋战国和秦朝数百年战乱,国力凋敝,人口稀少,整个国家的实力十分虚弱。为促进经济发展,高祖、惠帝、吕后承认土地私有制和民间买卖人口合法,同时“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

进入文帝、景帝时期后,国家又出台了更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文帝“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允许民间私人铸钱。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进一步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正是在各种惠民政策的刺激下,西汉的国力迅速恢复,并产生了“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出现了“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的罕见景象。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过去的(穿越者王莽的真面目)(3)

汉文帝的影视剧形象

然而在经济空前繁荣的背后,一种新的社会危机却出现了,这就是诸侯势力和豪强势力的崛起。

高帝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数十年,在国内用铜矿铸钱,用海水煮盐,在当时富甲一方,对朝廷骄横不法。景帝初年,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诸侯发动声势浩大地叛乱,整个关东为之震动,史称“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虽然仅持续三个月就失败了,但这件事足以让朝廷意识到诸侯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诸侯势力对朝廷的威胁是容易察觉到的,豪强势力则如蚂蚁般吞噬着本应属于朝廷的财富,瓦解着中央在地方上的权威。一些豪强凭军功起家,与权贵勾结,在家乡鱼肉乡里,为祸一方。在“七国之乱”中立有战功的灌夫“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有些豪强则是以经商起家,奴仆成群,富可敌国。卓氏在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用班固的话来说,朝廷无比宽松的经济政策使整个社会的风气“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轻农重商)”。在法制层面上,诸侯、外戚、豪强、巨商、游侠等势力肆意妄为,甚至互相勾结,整个国家虽然十分强大,但是民众对国家的向心力却不强,长此以往的话,必然不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汉武帝即位后,针对社会上的种种乱象,开始收紧国家政策,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整顿。他在统治思想上彻底抛弃“无为而治”的思路,改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同时任用酷吏治理全国的豪强、游侠等势力。为解除诸侯对中央的威胁,他“下推恩之令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不行黜陟 ,而藩国自析 ”。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过去的(穿越者王莽的真面目)(4)

汉武帝的影视剧形象

在更重要的经济领域,汉武帝也实行了许多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财政制度:其一,设盐铁官,实行盐铁专营;其二,设榷酤官,实行酒类专卖;其三,施均输、平准法,控制商品的运销,以平抑物价;其四,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以统一全国的货币。

汉武帝用以上措施成功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国家聚敛了大量财富,但他常年对外进行消耗巨大的战争,以至于造成财政入不敷出。于是,汉武帝又创立了“算缗钱”、“算商车”的税项,以征收商人的个人资产税。当然,商人对这些税项是十分抵制的,因此他们故意对朝廷隐瞒自己的真实资产,为此,汉武帝又颁布了“告缗令”,以鼓励百姓揭发瞒骗朝廷的商人。最终,汉武帝如愿得到了不计其数的财富,而许多大商人却因此破产了。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极大扩张了西汉的疆土,但整个国家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就是人口再次减少,百业再次凋敝。汉武帝驾崩后,西汉朝廷重新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昭帝时“罢榷酤官”,国家的政策开始有所放松,至汉元帝时国家的政策进一步放松,西汉初年经济繁荣的景象于是再次出现。

然而,豪强势力也在国家经济恢复的过程中重新崛起,与此同时,国家的吏治逐渐走向腐败,豪强与腐败的官吏相互勾结,肆意兼并土地,放高利贷,造成百姓经济破产,流离失所,无法维持生计。汉成帝在位时期,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更是加剧了西汉的统治危机。

王莽辅政后,曾经采取过一些积极的措施,暂时缓解了西汉的统治危机,但要彻底根除社会矛盾,王莽还必须采取更加深化的改革,否则,连他自己的皇位也做不稳当。

王莽改革实行了哪些政策?

从西汉的兴衰历程可以看出,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为了坐稳江山,王莽必须进行改革。在儒家学说已成国家正统思想的情况下,王莽于是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托古改制”。

王莽既然是“托古”,便先在政治制度上恢复了古制,他改称大司农为羲和(后又改称纳言),大理为作士,太常为秩宗,大鸿胪为典乐,少府为共工,水衡都尉为予虞,太守为大尹,都尉为太尉,县令长为宰……诸如此类的更换官名数不胜数。同时,王莽把许多地名也给改了,其中,长安被改成了常安,长乐宫被改成了常乐宫,未央宫被改成了寿成宫。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过去的(穿越者王莽的真面目)(5)

五铢钱

当然,王莽改革的重头戏和汉武帝改革一样,也放在了经济领域。为削弱豪强和巨商的势力,也为加强中央集权,王莽先后出台了以下这些政策:

其一,恢复井田制,改称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禁止土地和奴婢买卖,同时命令“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以消除社会上的贫富差距。

其二,张五均、开赊贷、设六筦。所谓“张五均”,朝廷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设立五均司市、钱府官,以平物价,收滞货,平均买卖。所谓“开赊贷”,百姓如果需要贷款,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请,政府每月只收3%的利息。所谓“设六筦”,即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全部由国家经营,同时名山大泽所产货物如矿产、木材、鱼获等产品均须征税。

其三,四次进行币制改革(包括王莽没称帝时,居摄年间的那次改革),禁止民间私铸钱币。王莽经过多次币制改革后,废掉币值稳定的五铢钱,混用金、银、龟、贝、铜、布等材料制成的货币。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过去的(穿越者王莽的真面目)(6)

王莽币

如果我们把王莽的经济政策和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作对比,就会发现,王莽和汉武帝的改革思路十分相似,王莽的政策中既有汉武帝政策的延伸,又有许多自己的独创。在对外政策方面,王莽也像汉武帝一样连年进行对外战争,以转移国内的矛盾。

王莽毕竟没有汉武帝那样的雄才大略,他的改革措施要么完全脱离时代,没实行几年就被迫取消,禁止土地和奴婢买卖便是如此;要么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管理五均、六筦者皆为商人,精明的商人们趁机与官吏勾结,做假账,为自己谋利益;要么造成社会生活混乱,王莽频繁地改革货币便彻底打乱了全国的经济秩序,造成了无数民众破产。当然,王莽的对外战争也没有取得胜利,只是白白消耗了国家大量财富,牺牲了国家无数士兵,造成了边境皆是烽烟的局面,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地皇四年(23年),起义军攻陷长安,杀死王莽,把王莽的身体剁成了肉泥,以发泄心中的怨恨。就这样,王莽建立的新朝彻底覆灭。

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纵观从西汉建立到新朝覆灭的历史,国家整体的政策可以用宽松—收紧—宽松—收紧来概括,汉武帝在位时期是第一次收紧时期,王莽在位时期是第二次收紧时期。收紧就意味着国家要剥夺既得利益者的权益,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即使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他也是先试行新政策,新政策如果行之有效,再面向全国进行推广。

与汉武帝想比,王莽却是急功近利,想用一纸命令就改变社会现状,社会现状难以改变,他就用严刑峻法推行新政,严刑峻法又不行,他就废掉新政,向现实妥协。然而法度不定、随意更改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那就是国家信用破产,最终,利益已经受损且无法得到保障的土豪和农民联起手来,推翻了王莽的统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