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快递接收注意事项(有多少人双11只知道美滋滋地领快递)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集中购物节——“双十一”活动,每年这时候物流运输压力非常大,市场处于“货多车少”状态,对我们卡友来说是个创收的好机会。那么快递运输流程究竟是怎样的,在各环节中都使用什么车型?

双11快递接收注意事项(有多少人双11只知道美滋滋地领快递)(1)

1、快递配送运营模式

随着快递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公司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快递公司都致力于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减少配送时间。

虽然各快递物流公司配送模式存在差异,但作业场景基本相同,一个快递包裹至少经过收货、装车、卸货、分拣、装车、卸货、分拣、派送等流程,经手约8-10次。

目前各快递公司包裹配送时间明显减少,物流运输效率大幅提升,这得益于快递配送网络的建立完善,以及各环节功能、定位更清晰。

双11快递接收注意事项(有多少人双11只知道美滋滋地领快递)(2)

分拣中心→分拣中心:分拣中心到分拣中心是典型的干线运输,将汇集起来的快递包裹重新分拣,不同城市的快递包裹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达,中途不做任何装、卸货,一般只有相对较大的城市或小城市中心城市有分拣中心。

目前大部分分拣中心已经具备智能分拣功能,能够快速准确的讲不同城市的快递包裹分拣到指定位置,从而提升配送效率。

双11快递接收注意事项(有多少人双11只知道美滋滋地领快递)(3)

分拣中心→集散地:分拣中心一般建立在较大的城市周围,周边城市或区域一般设立有集散地,相当于市级、区域中转部,将不同集散地的包裹,集散地的快递包裹还需进一步分拣。

分拣中心→门市部:分拣中心覆盖城市的门市部,一般是直接将快递包裹从分拣中心运输到门市部,减少集散地环节,提升配送效率(门市部离分拣中心的距离一般不会太远)。

集散地→门市部:集散地一般设立在中心城市或中心区域,将快递包裹通过人工分拣打包运输到门市部,起到中转的作用,能够提升车辆单趟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门市部→客户: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快递配送环节,快递员将包裹从门市部配送到用户手中,典型的最后一公里环节,也是运输成本最高的环节。​

2、快递配送使用车型

快递配送对时效性的追求较高,快递配送的快慢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物流运输成本、区域市场规模也是各快递公司重点关注项,这直接影响业务的持续发展潜力。

所以在快递配送各环节中会根据业务量匹配配送车辆,既要保障运输效率,又要减少运力浪费。

双11快递接收注意事项(有多少人双11只知道美滋滋地领快递)(4)

分拣中心→分拣中心:以重卡为主,主要使用17.5m挂车或9.6m厢车,运距一般在300km以上。

双11快递接收注意事项(有多少人双11只知道美滋滋地领快递)(5)

分拣中心→集散地:以中重卡为主,主要使用9.6m厢车或6.8m厢车,运距一般在300km左右。

双11快递接收注意事项(有多少人双11只知道美滋滋地领快递)(6)

分拣中心→门市部:以蓝牌轻卡为主,主要使用4.2m厢车,满足进城要求。

集散地→门市部:到门市部的车辆因进城需要,也是以蓝牌轻卡为主,主要使用4.2m厢车。

双11快递接收注意事项(有多少人双11只知道美滋滋地领快递)(7)

门市部→客户:这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快递配送环节,从门市部将快递配送到用户手中使用的车型中农类较多,有轻型卡车、微型卡车、微型面包车、轻客、三轮车、电动车等等,充分体现了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复杂性。

3、快递运输车型主要关注那些方面

快递配送时物流运输的重点细分市场,物流运输不同细分市场对车型的功能需求及关注点各不相同,例如:绿通运输因运输货物较重对车辆承载能力要求较高,而快递运输则对车辆承载能力要求不高,快递运输车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货箱容积:因快递包裹普遍重量较轻,属于轻抛货,为提升单趟运输效率,一般对货箱容积要求较高,特别是业务量较大的区域。

产品可靠性:因快递业务基本上全年无休,车辆使用频次高,这就注定快递运输需要可靠性更高的车型,一般会选择市场口碑较好、品牌知名度高的车型。

售后服务:快递业务的开展对车辆依赖度较高,车辆出现故障后,需求服务站能够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更有甚者,希望服务站能够上门进行维修保养,从而不影响业务的开展。

便利性/舒适性:各快递公司由于经营成本压力,会将规模较小的区域承包出去,而承包者一般为个人经营者,或是夫妻档或是兄弟档,自己购车自己开,会对车辆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要求较高。

各位卡友如有补充,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文/卡家号:风和日丽)

【卡车之家客户端下载】看最新卡车资讯,APP市场搜索“卡车之家”,客户端阅读体验更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