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当时共抄写了几部(乾隆编修四库全书)

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当时共抄写了几部(乾隆编修四库全书)(1)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组织编修的一部历史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而经史子集分法是古代书籍分类的主要方式,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又名“全书”。

《四库全书》共有3500种,7.9万卷,3.6万册,总字数达到了8亿。我们知道乾隆对《四库全书》的编修非常重视的,总负责人是乾隆皇帝第六子永熔,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纪晓岚为总纂官,和绅为副总裁。

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当时共抄写了几部(乾隆编修四库全书)(2)

古代中国历来都有盛世修书的传统,按理修书应该是对古籍的一种保护,比如永乐年间编修的《永乐大典》。从修书的角度来说,《四库全书》是有贡献的,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的众多书籍,几乎涵盖了古代所有学术领域。

《四库全书》编修结束后,乾隆命人手抄了七部。最先抄完的四部分别收藏在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即“北四阁”。后面抄好的三部收藏在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即“南三阁”。

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当时共抄写了几部(乾隆编修四库全书)(3)

但是,乾隆编修《四库全书》也有重大过失,这就是销毁和篡改那些对满清统治不利的书籍,总计一万三千卷;焚毁书籍,总数约15万册;销毁版片近200件、8万多块。毁掉的不少,存下来的绝大多数内容也是经过删改加工的,内容的原貌已经是面目全非的。

鲁迅先生更是一针见血地表示,“全毁,抽毁,删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篡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篡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盛事的,但他们不但搞乱了古书的格式,还篡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于内廷,还颁之于文风颇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很有些骨气的人。”

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当时共抄写了几部(乾隆编修四库全书)(4)

这哪里是修书,俨然是毁书,难怪章太炎愤怒地说道,“乾隆焚书,其阴骘不后于秦也!”现代历史学家吴晗批评更加尖锐,“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篡改了古人的珍贵文章,还藏于内廷,甚至颁文让天下士子来阅读。乾隆之所以这样做,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满清统治,远不是为传承中华文化。

参考资料:《四库全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