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数学系列书籍 系列销量超200万册

学科相关童书,因契合教育刚需,一直是热门板块。今年暑期,一批数理化等理科学科启蒙图书,占据电商新书榜不少席位,其中包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新版“阶梯数学”系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帮助孩子学习数理化,做好启蒙与延伸阅读,出版人要注意哪些问题?该类图书市场趋势如何?

中国家长对孩子知识积累与培养的重视,使得该类图书成为孩子学习的刚需产品。分析当下市场情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童教育图书事业部主任白林告诉记者,总的来说,学科科普相关产品的市场销售较好,尤其是每年寒暑假前夕、开学季,市场表现更为突出。由于相关图书多为套书,整套定价相对较高,整体的码洋放大效应十分明显。

01

“阶梯数学”系列畅销十余年

目前,针对学科科普相关内容,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按照大数学和大科学两条产品线以及启蒙、科普、知识三个维度组织出版。其中具体可分为数学绘本、数学学习、数学启蒙、数学科普以及科学绘本、科普等多条细分产品线。据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少儿图书事业部主任王筝介绍,该社出版的“阶梯数学”系列目前销量已超200万册。

《阶梯数学》是韩国大教出版社的看家产品,全套图书面向2到6岁孩子,共5个年龄段,体系完整;同时针对每个年龄段的5个分册分别侧重数字、计算、图形、时间和测量、规律等不同的数学方向,能够全方位的打开孩子的数理思维;每个年龄段的题目设置符合对应年龄的孩子的心智水平,进阶也比较科学。该系列2006年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引进出版,并于今年推出了全新版本。

阶梯数学系列书籍 系列销量超200万册(1)

《阶梯数学·2岁》2006年版(左)、2020年版(右)

02

成立审校团队

围绕“科学好用”优化细节

据王筝介绍,北京科技社从决定引进该套书到中文版图书出版,编辑花费了很多心血。因为这是大教出版社的拳头产品,权利方对中国出版社的资质要求比较高。为此北京科技社特意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脑科学研究专业的教授、国内知名幼儿园的园长、中国育儿的意见领袖成立专门的审校团队。

在中文版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从整个体系科学好用的角度出发,编辑团队也针对图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和补充。一是为每本书都增加了“学习情况确认表”,方便家长和孩子查漏补缺。二是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增加描红本、习题册、图形卡、测试卷等产品,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三是本着提升孩子自信心的原则,删除了难度过高的题目。四是侧重“图形建模”的学习理念,在体系编排上更加突出“图形解释”部分。“我们不鼓励孩子只是单纯掌握一些方法,明白数学背后的逻辑比方法更加重要。”

03

多角度营销策略加持

新版“阶梯数学”热卖

梳理“阶梯数学”系列的营销策略,北京科技社营销编辑张楼提到,团队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网络定制。该系列采取授权当当网独家销售、重点宣传的办法,快速形成网络传播效应拉动销售,不断积累口碑。

二是分阶段规划营销策略,集中能量重点期集中推荐。经过大v备书、口碑推荐、书单测评、深度解析、精准社群打卡晒书等方面逐渐深入,层层扩大受众读者面,2020年新版《阶梯数学》上市两周后在当当童书新书榜单一度排名前三。

阶梯数学系列书籍 系列销量超200万册(2)

三是多种玩法加持。作为国内第一次提出“阶梯数学”概念的图书,团队利用该套书的优质内容以及口碑基础,通过大v推荐,尝试了打卡做题反馈、书单 、益智小游戏知识题等更多营销玩法。

阶梯数学系列书籍 系列销量超200万册(3)

益智小游戏打卡

四是做好版本差异化营销。据悉,考虑到以“阶梯数学”概念的图书在市场上有多个版本,于是团队通过测评、对比等解析方式,将北京科技社版的“阶梯数学”系列和其他版本图书做了差异化营销来突出优势,同时在宣传文案上加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阶梯数学》的关键词检索。

阶梯数学系列书籍 系列销量超200万册(4)

阶梯数学系列书籍 系列销量超200万册(5)

04

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乘法原则”

随着家长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学科启蒙及知识延伸等内容受到重视,在童书市场中彰显出的潜力也不断增加。操盘该类产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白林认为,要明确三个关键点:首先,要做好产品定位。该类产品与学科相关教材教辅有着相近的内容指向。在最初的产品设计阶段即需要定义好读者的年龄指向、知识内容指向、讲解方式、呈现形式等。找好切入点,厘清其与学科教材、科普图书在内容呈现方面的关系。

其次,把握好知识内容的新颖性和有用性以及当下的教育需求。“我们在近年的出版过程中,始终强调该类图书应符合当下STEAM教育理念要求;符合大数据、编程、人工智能教育的要求;注重内容与中国当下科技、工程方面的发展进步相结合。这样的内容组织方式拉近了图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既增强了内容特色,又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后,内容编排要有创新,要把知识讲清楚。近年图书消费升级,80、90后逐渐成为图书消费主力军,对内容编排创新的要求愈加迫切。“既要知识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要有好的写作形式与轻松的版面呈现,让孩子好读、爱读,拒绝生硬说教,我们要做‘有意思的学习书,孩子能读得下去的学习书’。”

白林直言,知识硬核性与趣味性的问题,其实历来都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难点。“我们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乘法原则”:如果二者中有一项或两项的质量较高,对内容质量的提升效应非常明显。反之,如果二者中有一项或两项的质量不及格,则对内容质量的拉低效应也十分明显。不把二者对立起来或者单独考虑,而是全面考虑其对图书定位与内容阅读体验的综合影响。”

05

学科科普读物仍有市场空间

学科科普想相关图书已经成为童书领域一个较为明显的增长点,反应了社会对儿童知识启蒙与教育学习的需求。不过,目前该品类图书总体的产品品种数仍较小,呈现出系列化、低定价、小单本、大套系的特点。

白林的判断是,目前来看,该类图书仍有一定市场空间,但在初期满足市场需求后可能会进入相对平稳的销售阶段,对后期的产品要求将会更高,需要具备较好的教育理念,知识内容与展现形式巧妙结合才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人工智能、STEAM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也会为学科启蒙类图书的选题开发和市场销售拓展更大的空间。

据悉,除数理化之外,北京科技社在拼音、英语、读写的学习等方面也有较多产品,如《拼音魔法课》《柯林斯英语》《DK儿童英语基础必备》《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等,通过灵活的营销与销售渠道组合,都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应。接下来,北京科技社还将出版供学前儿童阅读的《我的第一套机械物理启蒙书》,契合学龄后儿童对趣味科普需求的NHK知名科普书《像乌鸦一样思考》,以及能够作为小学阶段学习化学学科重要补充的《蜡烛的科学》。

据王筝介绍,《像乌鸦一样思考》也是知识硬核性和趣味性有机统一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首先展示一个具体的科学现象,然后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不同阅历的人分别说出自己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语言生动活泼、出发点独特,能吸引孩子一步一步读下去。开放性的结尾,也能提升孩子自己探索科学、分析判断的欲望。

记者 /张聪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