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话长虫怎么说(懒虫跟腚虫销财虫)

晋崔豹《古今注》:“触,音红。白鱼赤尾者曰触。一曰魧。或曰雌者曰白鱼,雄者曰触鱼。”这简直让人凌乱了。“触”不仅是一种鱼,读音也和现在大不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根本没收这个字,只收有“觸”:“抵也。从角蜀声。”原来现在“触”所具有的读音和义项原本都是“觸”的,后来推行简化字的时候,嫌“觸”笔画太多,一看“触”笔画比较少,也闲着没事,干脆就用它来李代桃僵吧。这简直就是乱点鸳鸯谱,把汉字的脉络弄的乱七八糟!“觸”是个形声字,角是意符,蜀是声符,意谓牛、羊等以角抵之,写成“触”就不上讲儿了。

或许有人会问,“触”右边是个“虫”字,与鱼也无关啊,怎么会是一种鱼呢?这就要联系到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了。

栾城话长虫怎么说(懒虫跟腚虫销财虫)(1)

“虫”为象形字,甲骨文象一条长蛇形,《说文·虫部》:“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卧形。物之微细,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鳞,以虫为象。”段玉裁注:“虫篆象卧而曲尾形。”“虫”本义为蛇。又《䖵部》:“䖵,蟲之总名也,从二虫。读若昆。”本义为昆虫。又《蟲部》:“蟲,有足谓之蟲,无足谓之豸。从三足。”(鲁迅《阿Q正传》:“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绍兴话中骂人为虫豸,有足无足的都算上,当为古汉语的遗存。)本义为古代对一切动物的通称。徐灏笺:“虫者动物之通名。”段玉裁亦云:“古虫、蟲不分,故以蟲谐声之字,多省作虫,如融、赨是也;鳞介以虫为形,如螭、虯、、蚌是也;飞者以虫为形,如蝙蝠是也;毛蠃以虫为形,如蝯、蜼是也。”建国后推行简化字,“虫”“䖵”“蟲”以“虫”为规范字。《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在古人看来,无物不可以“虫”名之,鸟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luǒ)虫,真是万物皆虫。人类自诩为万物之长,但在古人看来无羽毛鳞甲蔽身,不过一倮虫耳。《礼记·月令》:“其虫倮。”孙希旦集解:“凡物之无羽、毛、鳞、介,若鼃(蛙)、螾(蚓)之属,皆倮虫也。而人则倮虫之最灵者。”从此观念出发,鱼自然也属于虫了,《说文解字》:“鱼,水虫也。”因此“触”是个形声字,“虫”既是意符也是声符(“触”古音红)。

古人万物皆虫的观念对后世也是有影响的,晋代干宝的《搜神记》有一则讲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因山有老虎,故名大虫山,这是老虎称作大虫的最早文字记载,大虫亦是敬称。《水浒传》里也常把老虎称为大虫,梁山好汉中排名101位的顾大嫂,绰号就叫作“母大虫”,据说她的老家就是登州(蓬莱)的,说的话和黄县话差不多,都属于蓬黄方言。

栾城话长虫怎么说(懒虫跟腚虫销财虫)(2)

大虫

栾城话长虫怎么说(懒虫跟腚虫销财虫)(3)

长虫

黄县话里至今仍称蛇为“长虫”,未始不是万物皆虫之观念的遗存。既然人是倮虫,那么有的人好吃懒做,懒得连腚巴骨都抬不上,就说他是“懒虫”;有的人贪嘴,见到好吃的就拉拉漦水,可称之为“馋虫”(亦可指强烈的食欲,比如:勾出他嘞馋虫来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酒虫》,说的是长山刘氏嗜酒,后被番僧用一法诱出“酒虫”,“赤肉长二寸许,蠕动如游鱼,口眼悉备”;小孩子依恋大人,常跟在大人身后,则被嘲讽为“跟腚虫”;小孩子拖着两管清鼻涕,人笑之为“鼻涕虫”;小孩子能花钱,父母会自嘲“我这是养儿个销财虫”;爱打瞌睡的人,戏称为“瞌睡虫”(也可指一种让人瞌睡的虫子,《西游记》里孙悟空经常拔把猴毛变作瞌睡虫,让人进入深度睡眠);同样是《西游记》里,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手下的“精细鬼”和“伶俐虫”,号称全书最傻的两个小妖,被悟空轻轻松松骗去红葫芦和玉净瓶两件宝贝;不明事理的人,人讥之为“糊涂虫”;喜欢吃肉无肉不欢的人,被称为“肉虫儿”;喜欢读书手不释卷的人,称之为“书虫儿”;沉迷于上网通宵达旦的人,称作“网虫儿”;痴迷于京戏的可以称为“戏虫儿”;精通汽车买卖业务或熟谙审车程序并以此为生的人,被称为“车虫儿”;“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人可以称为“买卖虫儿”;靠捣弄古玩为生的人被称为“古玩虫儿”;做房屋中介或以房租为生的人称为“房虫儿”;倒腾各种票的“黄牛党”被称为“票虫儿”。老北京有句话:这人要是精,成不了龙,也得成个“虫儿”。做一个在某一行当里深入下去,成为行家里手的“虫儿”,也挺幸福的,总好过浑浑噩噩地漂着。

至于昆虫类,黄县话里的“虫儿”就更多了:有从地下钻出来的可炸着吃的“瞎虫儿”,有在树干里打洞的“哈虫”,有把植物根茎截成寸断的“截虫”,有生活在水里、最适合喂金鱼的“鱼虫儿”,有爬起来一鼓涌一鼓涌的“豆虫”,有屁股上点灯的“勾斗虫”,有叩头不止的“磕头虫”,有夏天傍晚群集的“小蠓虫儿”,有喜欢生活在水缸草垛底下的“衣麻虫儿”……“虫虫喳喳”形容很多虫子爬行时发出的细微声音,概言虫子之多,比如:苞米地里虫虫喳喳嘞,你别进去。水果蔬菜上虫子咬过的孔洞叫“虫儿眼”,小孩子吃的宝塔糖是驱虫用的,黄县话叫“虫儿药”。龋齿是附着于牙齿上的致龋细菌所分泌的酸液腐蚀造成的,黄县话称之为“虫儿牙”。把细菌也称为“虫儿”,可真够接地气的。

老黄县人在过年蒸干粮时,会用剩下的面塑成蛇和刺猬(民间传说二者都是财神)的形象,蛇身上要涂上红绿颜色或铰上鳞片,嘴里还要含枚钱,称为“钱龙”,刺猬的身上要用剪子铰成萌萌的刺状,放在锅里跟其他面食品一起蒸熟,摆在衣柜或面缸上,以乞求粮食连年有余,有吃有穿,这称作“剩虫”,也写作“圣虫”。

栾城话长虫怎么说(懒虫跟腚虫销财虫)(4)

圣虫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