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历史和地理位置(乐山大佛东方佛都)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历史和地理位置(乐山大佛东方佛都)(1)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历史和地理位置(乐山大佛东方佛都)(2)

唐朝初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凌云寺的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雕琢大佛,历时约九十年的时间雌刻完成。从此大佛岩下,风平浪静,百姓安居乐业。

如今的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图坐百人以上的世界历史文化宝贵遗产。

【东方佛都】

乐山大佛历史和地理位置(乐山大佛东方佛都)(3)

↑东方佛都

东方佛都坐落于乐山大佛景区群峰之间,系仿古石刻佛像主题公园,集宗教艺术、雕刻艺术、园林艺术为一体,是乐山大佛旅游景点佛文化的延伸、是乐山大佛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乐山睡佛】

乐山大佛历史和地理位置(乐山大佛东方佛都)(4)

↑乐山睡佛

巨型睡佛又称隐型睡佛,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岷江、 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这尊睡佛全身长达4000余米。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联襟而成,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

【千佛岩】

乐山大佛历史和地理位置(乐山大佛东方佛都)(5)

↑千佛岩

乐山大佛历史和地理位置(乐山大佛东方佛都)(6)

↑千佛岩

月浪奇景;龙脑奇石;灵岩仙洞;佩玉山泉;赤蟹灵泉;大观峭壁;铁石雄关等。奇幽壮丽的山光水色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相溶合,形成了千佛岩独特的魅力,被称为:“青衣绝佳之处”。

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摩崖造像;全国首家手工造纸博物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像寺;县级重点文物宋代紫府洞题刻;明代依凤寺大殿及造像;探源洞;铁石关;万咏崖题刻;古栈道遗址;点将台遗址;聚贤街民居;关帝庙,金龙寺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摩岩石窟最具代表。这里崖壁上蜂窝般排列着的一百六十二龛二千四百余尊唐代佛像。佛像有的独占一窟,有的一窟多尊,一窟几十尊,甚至几百尊集于一龛。大者可达数米,小者不及一尺,姿态栩栩如生。

版权信息:新华网体育拥有以上所有资料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在显著位置明确注明来源并用于非商业传播的,可以转载。未按照规范转载者,新华网体育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