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评价楚怀王(明代楚藩第一位绝嗣的亲王)

前言: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镇龙泉山,坐落着南方规模最大的明代亲王陵园。这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首封楚王朱桢的昭园。在昭园城墙外左侧建有碑亭,内竖一座石碑。说起这座碑亭,还是由朱桢之孙楚宪王和楚康王两代楚王接力完成。

楚昭王朱桢固然是明初少有的贤王,然而若非他那位同样以贤德著称的孙儿楚宪王朱季堄,这座石碑也是万万立不起来的。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朱季堄这位明代第三位楚王,也是第一位死后无嗣,由弟弟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来袭封爵位的楚王。

明朝皇帝评价楚怀王(明代楚藩第一位绝嗣的亲王)(1)

楚昭王陵园碑亭

乌龙王妃事件

朱季堄[音nì],生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楚庄王朱孟烷庶长子,生母诸氏。其父是首封楚王朱桢的嫡长子,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孙,大明开国元勋定远侯王弼的外孙。建文年间封为楚世子,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袭封楚王。

朱孟烷的王妃邓氏,同样出身非凡,她是开国六公爵之一卫国公、追封宁河武顺王邓愈的孙女。邓家虽然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的李善长案中惨遭株连,但看来似乎并未连累女眷。二人的成婚时间是洪武三十三年(公元1400年),即建文二年。

众所周知朱元璋去世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改年号为建文,那么洪武三十三年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因为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在篡位之后,宣布废除建文年号仍为洪武,表明自己的皇位是来自于太祖皇帝。

尽管朱孟烷和邓氏成婚多年并无嫡子,但朱季堄身为庶长子,也并不能被封为楚世子。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三月,朝廷册封16岁的朱季堄为武陵王。由于此时的武陵王年纪已经不小,楚王朱孟烷开始在武昌府范围内为儿子选妃,选来选去选到了湖广都指挥佥事鲁曾的女儿鲁氏。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桩婚事竟然被明宣宗给否决了,我们来看下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戊午,命行在礼部停武陵王季堄妃册礼。初,楚王孟烷奏:“已选湖广都指挥佥事鲁曾女为武陵王妃,发册有日。”既而人言此女许嫁都指挥佥事穆肃为子妇,受其聘矣。上闻,召曾问之,曾不能隐。乃命停册礼,以书谕楚王曰:“婚配,人伦之始,王化之源。彼既许人,理难发册。曾贪冒无耻,岂可玷祖宗家法,贻外人之讥?已令礼部停封册,宜为武陵王别娶。”—《明宣宗实录卷八十九》

表面上看,这是鲁曾为了攀龙附凤,闹出了一桩一女二嫁的丑闻。然而在笔者仔细探究了鲁曾的背景之后,感觉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明朝皇帝评价楚怀王(明代楚藩第一位绝嗣的亲王)(2)

明宣宗剧照

  • 鲁曾其人

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地方上各省的最高军事机构,设正二品的都指挥使1人,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2人,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4人。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在靖难元勋、太师、英国公张辅的举荐之下,鲁曾调任湖广都司。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鲁曾奉旨率湖广都司官军增援交阯明军。但他自起程之后就沿途拖延逗留,遭到巡按广西监察御史汪景明的弹劾。到了交阯之后更是被叛贼黎利俘虏,直到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才被释放。

不过这次不光彩的经历,似乎并未对鲁曾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八月,鲁曾的儿子鲁信成为郢王府仪宾。已故郢靖王朱栋是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四子,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去世。朱栋虽然没有儿子,但却有三个女儿,其中次女谷城郡主嫁给了鲁信。

按理鲁曾的儿子成为仪宾,他本人就应该主动致仕(退休),但是不知为何鲁曾此后始终活跃在湖广官场上,而且还是一个实权派。比如广西总兵官山云想从武昌卫和武昌左卫调兵,遭到了鲁曾的拒绝。又比如福建汀州府知府宋忠回老家之时途径黄州,结果被盗贼所杀。当时黄石港居民陈礼等人被诬陷为真凶,包括鲁曾在内的三司官员尸位素餐,遭到了六科给事中年富等人的弹劾。

己丑,六科给事中年富等劾奏行在都察院右都御史顾佐,左副都御史陈勉,监察御史丘陵、陈汭,湖广都司都指挥佥事鲁曾,布政司右参议周文,按察副使余士悦等冤抑平人罪。—《明宣宗实录卷八十四》

明朝皇帝评价楚怀王(明代楚藩第一位绝嗣的亲王)(3)

明代亲王府复原图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就在宣德五年年底,宣德六年年初的时候,楚王朱孟烷迫于无奈,向朝廷上缴了王府三护卫中的武昌左护卫和右护卫。武陵王朱季堄虽然只是庶长子,但是在没有嫡子竞争的情况下,他就是下一任楚王的不二人选。楚王为儿子选了一个实权武官的女儿作为王妃,他到底想干什么?想必宣宗皇帝难免心中有这样的疑问,他叫停这桩婚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场楚王府和朝廷的暗战,最大的牺牲者自然是武陵王朱季堄本人。因为直到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闰六月,楚府典簿傅凤之女傅氏才被册封为武陵王妃,而此时的朱季堄已经24岁,妥妥的明代剩男年龄。

武昌府内的贤王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八月二十五日,楚王朱孟烷去世,享年58岁,赐谥曰庄。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四月,28岁的武陵王朱季堄进封楚王,武陵王妃傅氏进封楚王妃。

自首封楚王朱桢就藩武昌以来,楚藩宗室向来都以贤德著称,在劣迹斑斑的明代宗室中堪称一股清流。为了表现自己对朝廷的忠心,新晋楚王朱季堄提出要在明年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正旦节赴京朝觐,英宗皇帝以“跋涉艰难”为由予以婉拒。明代自从宣宗即位之后,在太祖、太宗两朝所实行的亲王三年朝觐的成例就被废除。但朝廷不要,亲王不能不提,毕竟有没有胆量进京面圣,最能说明亲藩对朝廷的忠心。

而当家亲王能不能替他们出面争取利益,才是本府宗室最为关心的事情,朱季堄这位楚王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合格。就在他进封楚王后一个月,叔父寿昌王朱孟焯去世。这位寿昌王虽然死的时候已经58岁,但他的长子早逝,次子朱季㘧现在年仅3岁,还远不到袭封爵位的年龄。郡王去世之后岁禄就要停支,朱季㘧又不能袭爵,寿昌王府立刻陷入了窘境。此时楚王站出来,为他们向朝廷争取到了每年五百石的养赡米。

庚午,楚王季堄奏:“寿昌安僖王薨,子女四人俱未受封,无禄养赡。”上命岁给米五百石。—《明英宗实录卷七十四》

此后崇阳王朱孟炜第四子镇国将军朱季坩去世,同样碰到了岁禄停支,子女无从养赡的问题。也是楚王出面,向朝廷要来了每年一百二十石的养赡米。

明朝皇帝评价楚怀王(明代楚藩第一位绝嗣的亲王)(4)

邓愈画像

施惠宗室,称之为贤。奉养嫡母,称之为孝。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楚庄王妃邓氏病危。按照传统礼法来说,邓氏既是楚王嫡母,其身份地位就比朱季堄的生母诸氏贵重得多。因此朱季堄除了亲自侍奉汤药数月以外,还“呼号吁天,愿以身代躬”,意思就是愿意用自己的命换邓氏的命。对于朱季堄这位堂叔的表现,英宗非常满意,特地写信进行了夸奖:

仰惟太祖高皇帝封建楚国,昭王、庄王世有令德。宗藩之贤,楚为首称。叔自袭封,恭谨茂著。兹以孝闻,谅足匹休前人,仪式宗藩。—《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九》

当然正如皇帝信中所写,楚王的行为也只能“仪式宗藩”,毕竟不能真正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二月二十七日,楚庄王妃邓氏去世。英宗辍视朝一日,如例命有司营葬事。

楚昭王陵园立碑事件

当年七月,朱季堄向朝廷提出一个请求,为自己的祖父楚昭王朱桢陵园内立碑,目的是“表扬先德”。但是想在先祖陵园内立碑这件事,其实是很难的,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正统初年,靖江王朱佐敬提出要为其父靖江悼僖王立碑,目的是“以彰懿行”。靖江悼僖王朱赞仪是大都督朱文正的嫡孙、仁祖淳皇帝的玄孙,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恭慎守法,好学善书”。但是礼部官员认为洪武、永乐年间没有为亲王及郡王立碑的先例,英宗最终驳回了朱佐敬的请求。

但是上文说过,对于朱季堄祖父楚昭王,父亲楚庄王,英宗的评价是“世有令德”,说明朝廷对楚藩的印象非常好。因此英宗一口答应了朱季堄的要求,并且认为这是“孝子慈孙当然之义”。至于碑文怎么写,皇帝觉得楚王“文学迈众”,可以自己写。或者口述事实,让王府内的儒臣代写也是可以的。然而此后山西晋藩宁化王朱济焕提出要为其父晋恭王朱棡陵园立碑,英宗却并未同意,让工部出面称此事并无定例,就此不了了之。

明朝皇帝评价楚怀王(明代楚藩第一位绝嗣的亲王)(5)

楚昭王朱桢陵园

不过朝廷虽然把碑文怎么写的大权下放给了楚王本人,但此事干系重大,朱季堄可不敢自己随便胡写。因为你把朱桢夸得过分,可能会引起朝廷的不满。但是如果写得平平淡淡,那这块碑还不如不立。因此思来想去,楚王认为碑文还是由朝廷赐予更为妥当。最终经过礼部尚书胡濙的汇报,英宗同意碑文由翰林院撰写,碑亭则有楚王自己出资修建,皆大欢喜。

甲辰,礼部尚书胡濙等言:“曩者楚王季堄奏欲立昭、庄二园碑。朝廷令王自述,或府中儒臣代王述。今王复言臣与本府儒官俱学浅才疏,制作不足以表扬先德,乞请名儒撰文。”上曰:“文令翰林院代撰,碑令王自立。”—《明英宗实录卷九十九》

结语: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三月初十日,楚王朱季堄去世,享年31岁,赐谥曰宪。英宗秉持了对这位堂叔一贯的良好印象,亲自赐圹志,给予了这位楚宪王极高的评价:“王天性明敏,克勤问学,孝友谦恭。汉之东平、河间不是过也。”另外提一句,楚王妃傅氏并未殉葬,而是一直活到了四十多年以后的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

朱季堄无嗣,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四月,其弟黔阳王朱季埱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楚王。当年九月,翰林院终于写好了楚昭王和楚庄王两代楚王陵园的碑文。英宗派人将其送往武昌之时,还特地交代新晋楚王朱季埱这是宪王遗志,希望他能认真完成。

甲子,书复楚王季埱曰:“承喻宪王尝请立昭园庄园碑,已命儒臣代撰文并碑额附去。可量宜砻石镌刻,叔其亮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二十》

楚宪王朱季堄的一生虽然并无显赫工业,但他友爱宗族,孝敬双亲,延续了明初楚藩良好的家风,为天下宗室竖立了一个标杆。相信这也是英宗对于楚藩青眼相加的原因。如果大明的宗室都能如明初昭王、庄王、宪王一样贤德,又何至于引来物议沸腾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