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

小人书,大门道,肥猫跟你聊一聊。

大家好,我是肥猫。

《三只小熊和金发女孩》(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故事大家可能听说过。

这篇故事是20世纪20年代一位英国作家的童话作品,被选录在《英国童话故事》(English Fairytales) 里,后来在欧洲大陆流传非常广,对美国儿童读者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有意思的是,这篇故事在中国并不是非常流行,很多大人读者不明白这故事要讲什么道理,所以往往不会选择给自己的孩子读。

那么,这个故事要讲什么道理呢?我在美国的时候听一位小学老师这样解释: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不要随便进别人家,后果会很严重。

听上去还是蛮有道理的哈。在这个故事的许多版本中,Goldilocks确实被刻画成一个不懂礼貌、自私粗鲁的小女孩,她擅自闯入别人的住宅,最终受到了惩罚。

然而在肥猫看来,这个故事最闪光的点就在于——节奏很舒服。

首先,结构上舒服。小女孩进入森林,看见小房子,先看到餐桌,再到客厅坐椅子,最后上楼去卧室睡觉。一步接着一步,逻辑简单清晰。其次,语言上舒服。第一碗粥太烫了,第二碗粥太凉了,第三碗粥不烫也不凉,刚刚好!说相声抖包袱讲究个“三番一抖”,即前面需要铺垫两到三个回合,最后抖出来包袱。这种节奏是最符合叙事审美的节奏,《三》无论从结构还是语言上都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节奏,不烫也不凉,刚刚好!

现在让我们看看安东尼·布朗怎么来读这篇故事——

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1)

安东尼·布朗 《三只小熊》

请注意:布朗的故事名叫《三只小熊》,标题里没有金发女孩。但是故事里有没有呢?

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2)

一个故事,两幅画面

绘本巧妙地运用了叙事与图像之间的差异,让小熊负责叙事,却同时展现了两幅画面:叙事者小熊和他家的房子是彩色的,金发女孩的画面却是灰色的。但是读者很难确定谁的故事更重要,因为左边的画面尽管色调暗淡,人物却丰富而运动,这使得右边彩色的画面看上去如此不真实,竟像是舞台搭建的布景。

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3)

Goldilocks跟妈妈走散了,小熊一家却齐齐整整

我们注意到,小熊一家是个传统意义上最为社会接受的三口之家——爸爸强壮,妈妈温柔,孩子可爱,家庭稳定。Goldilocks却只跟妈妈在一起,所在的街区看上去十分破落,很有可能是社会底层的单亲家庭。

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4)

不烫,不凉,刚刚好

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5)

不大,不小,刚刚好

小熊的爸爸妈妈一路闲聊,说着些没意义的事情,小熊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心不在焉。可是,一边散步一边听爸爸妈妈聊天,等着家里的晚饭凉到刚刚好,这不就是家的感觉吗?这种温暖的感觉似乎也影响到了左边的画面,Goldilocks故事中的色调从原先的深灰逐渐变暖,散发出融融暖意。

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6)

金发女孩睡着了

终于,Goldilocks裹着小熊床上印着星星月亮图案的被子,踏实地睡着了。她的金发挨着金色的木头床架,显得非常顺滑,让人忍不住想去摸摸头。Goldilocks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7)

叙事视角翻转了

紧接着,小熊一家发现了Goldilocks,叙事视角突然翻转,他们变成了深灰色。使Goldilocks安然睡去的地方并不是她真正的家,她不能把对家的期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北极熊和鹦鹉绘本(熊熊一家还是金发女孩)(8)

即使只有妈妈,也是家

Goldilocks飞快地跑出房子,穿过破败阴暗的街道,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和她一样,也长着一头金黄的头发。妈妈小的时候是不是也像她一样呢?

小熊的家再温暖,也是别人的家。即使只有妈妈陪伴着我,这也是我的家!

安东尼·布朗在《三只小熊》这部绘本中使用了戏仿(parody)的手段,致敬了经典童话故事《三只小熊和金发女孩》。他调换叙事者,使用并行图画,令整部作品显示出极强的互文(intertextual)效果。绘本直指西方社会的单亲家庭问题,给可能存在相关困惑的儿童读者强有力的情感支持。

《三只小熊和金发女孩》的故事在当代终于有了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