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寒蝉凄切翻译和写作背景(英田夫宋词赏析3)

前几日,上午骑行锻炼,走马观花于公园绿地、东张西望于市井小巷,下午居家饮茶、读书,慵而懒惰,没有更新内容今日兴起,谈一谈北宋中早期最著名婉约派慢词作家柳永的词作,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雨霖铃寒蝉凄切翻译和写作背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雨霖铃寒蝉凄切翻译和写作背景(英田夫宋词赏析3)

雨霖铃寒蝉凄切翻译和写作背景

前几日,上午骑行锻炼,走马观花于公园绿地、东张西望于市井小巷,下午居家饮茶、读书,慵而懒惰,没有更新内容。今日兴起,谈一谈北宋中早期最著名婉约派慢词作家柳永的词作。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词流行甚广。柳七常混迹于青楼酒馆,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中,频繁与歌伎交往,填写了许多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山水之乐,市井生活等方面的词曲,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整日与歌伎们厮混,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交了不少女朋友,满足了他的情感追求。

《雨霖铃.寒蝉凄切》就是柳屯田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歌伎)惜别之作。这首词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记得中学时咏习过这一名篇,为考试之需,也背得滚瓜烂熟。当时青涩,只知其词句,不解其实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先说一下词牌《雨霖铃》的由来。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声,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柳永的这首词是取唐时旧曲翻制。词人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出委婉凄恻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

起首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沉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景物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重点在“无绪”和“催发”。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喜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无绪”,毫无兴致。兴致哪里去了呢?他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留恋情浓难舍,可这时兰舟催发,船将起碇!直笔写离别之紧迫。于是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语音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那么柳永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二句,便是他内心的独白。这里描述得仿佛是一幅泼墨山水画,又仿佛是一曲激越和谐声调!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上片正面话别,到此结束。

下片则宕开一笔“多情自古伤离别”。伤恨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进一步,当值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更那堪”三个虚词,用得极妙!我最欣赏的三句出现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舟临岸,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凤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的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清幽的风景。我真想拿起画笔把它皴擦点染出来。“此去经年”四句,构成了另外一种情境。忆过去与恋人在一起时,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这一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对词人来讲也如虚设一样,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愁肠!“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个中滋味是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