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

8月21日22时30分,重庆市北碚区突发山火。在消防、武警和当地志愿者2万余人的共同奋战下,这场大火在8月26日被扑灭。8月28日,在圆满完成重庆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森林消防人员撤离之际,众多重庆市民自发来到路旁欢送。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令人动容的细节被不断转发,网友们表达着自己的感动:“热泪盈眶!都是可爱的人啊”“被这一刻,燃哭了”……一次次蹈火出征,一次次爱心接力,在网络空间汇聚起温暖和力量。

在救火英雄中,有一部分山东人该出手时就出手,挖防火隔离带、送物资、空中灭火,彰显山东人的勇气、大爱,受到山城人赞颂!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

8月28日,在重庆市北碚区,一名前来送别的小女孩向消防车队敬礼。

新华社记者 朱高祥摄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

8月28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森林消防队员向前来送别的群众比心。

新华社记者 黄 伟摄

华春莹汪文斌齐推这张新闻图片

8月26日至2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华春莹先后在自己的个人海外社交账号,转发了上游新闻关于缙云山山火阻击报道的新闻图片。

27日,华春莹在推文中表示,历经艰辛与灾难的考验,我们中国人作为一个勇敢无畏的民族团结在一起!

推文发布后,网友纷纷留言:“团结的力量战胜了一切”、“向英雄致敬”、“铸成新的长城”。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3)

在此之前,汪文斌于26日在个人海外社交账号发布推文,同样转发了上游新闻刊发的这张新闻图片。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4)

两位发言人转发的这张照片,由上游新闻记者周瑄拍摄,于8月25日刊发在上游新闻客户端:反向点火战术取得明显效果。

这张现场新闻照片,记录了缙云山山火阻击当晚,志愿者与武警消防官兵组成的“灭火长城”,在隔离带上,与山火“决战”,蓝色的头灯与红色的火焰对峙。两道光亮在画面中组成一个大大的“人”字,一个充满力量的“人”字。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5)

上游新闻记者周瑄拍摄的图片。

看到外交部发言人的转发,上游新闻记者周瑄表示:“新闻媒体的责任是记录消防人员、武警官兵、志愿者们以及所有参与者一起扑救山火的事迹,感谢外交部发言人向世界传递中国力量!”

细节好戳!一组手绘致敬英雄

一组手绘漫画,致敬全体救火逆行者和可爱的山城人民!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6)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7)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8)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9)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0)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1)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2)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3)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4)

在重庆山火中拼命的山东人:一天工作15个小时 座舱温度58℃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5)

在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的指挥调度下

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

作为山东省内直升机公司代表

派出了22人、三架大型救援直升机——米171直升机

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95后小伙瞒着家人去重庆救援:咱山东人绝不能袖手旁观

中铁十四局:阻击山火,53小时抢建10公里隔离带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6)

回想起阻击山火、守护缙云山、沿着山脊挖出近10公里百米宽隔离带的一幕,中铁十四局重庆区域总经理刘京增觉得这一切仍然历历在目。“当时调动了40多台挖掘机和200多名员工,说不危险那是假的,但我们不能愧对北碚区对我们的重托,更不能愧对我们央企肩负的社会责任,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守住缙云山,这是企业责任,也是个人情感!”

一条沿着山脊挖出的隔离带,和守护在隔离带的“人墙”,共同阻击了山火的蔓延。

“中铁十四局集团于8月22日开始上山参与救灾,23日下午3点按照北碚区防火指挥部的紧急安排,开始隔离带施工,25日下午6点完成任务,当时,因为时间紧迫,既没有图纸,更没有交底,北碚区防火指挥部在现场临时拟订方案,从北碚缙云山脚下挖到山上,再翻越山脊,挖到璧山一端,宽度100米,总长约10公里。”看起来只是短短几天时间,对刘京增和他的同事们来说却是经历了一场高难度的挑战。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7)

他回忆道,当时在23日7:00接到北碚区的紧急求援,说急需一支战斗力强、组织力强的队伍,来建一条山上的隔离带隔断山火,防止火势继续蔓延。一开始选了3个阻断山火的地点,然而快到达时,却发现山火即将蔓延到这里,十分危险,只能临时改变阻击山火的地点。北碚区指挥部将最后的防线设在了一个叫做“挖断坟”的地点。

当时,在中铁十四局集团重庆区域总部的统筹安排下,集团公司下属五公司以及四公司、大盾构公司、隧道公司的在渝项目部人员迅速集结,向最新的阻火点进军。

山路狭窄,他们步行了一两个小时才到达了指定地点,开始在山上开挖隔离带,隔离带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山势陡峻,从山下到山上高差500多米,整体坡度在60度以上,局部山坡甚至达到70度,已是机械作业的极限坡度。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8)

高温似火,八月的重庆已连续一个月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多次创下全国纪录,当时地表气温更是高达45摄氏度以上,现场救援人员均是挥汗如雨,承受着极限高温对人体的考验。

时间紧迫,从接到命令开始,山火距离隔离带仅仅2公里,远处的黑烟在不断向他们逼近,救火的直升机一趟一趟在天空急速飞行,微信群里“大火逼近”的提示在不断催促着他们,留给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19)

交通困难,20多台设备、几百人在山上作业,所需的物资和补给需要完全靠人力肩扛手挑,克服坡陡、路险、高温、路长、尘土等一系列考验,从山下徒步运送到山上。这所有的一切,完全都是使命使然、责任使然、担当使然。

摩托车上不去的地方,救援物资只能靠人力往上背,单程一个小时,爬上去要歇10多次。中铁十四局重庆科学城项目部经理郭剑今年44岁,爬了3次山之后,腿肚子抽筋了。项目书记赵庆红和他一直坚守在山上,三天两夜没下火线,困得撑不住了就半蹲半躺在挖掘机的支撑台上,打个盹眯一会。而同为山东员工的杨遵磊最年轻,他一天之内上上下下爬了4趟,给大家送食品、饮水、充电宝、头灯。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0)

深情厚爱,从开始施工到胜利完工,他们的心头总是萦绕着一种复杂的情愫,这里面既有企业的使命在身,又有重庆缙云情怀;既有对缙云山的担心和热爱,又有看在眼里的社会各界对缙云山的关心和厚爱。

当时,山火距离这里只有两公里,如果不能在山火到来前挖出这条隔离带,那么缙云山将面临被山火肆虐的风险。但是,在陡峭的山脊上挖百米宽的隔离带,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从当天下午1点到4点,刘京增组织协调中铁十四局在附近施工的单位,迅速调集了20多辆挖掘机投入战斗。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1)

时间就是生命线。然而山体岩石坚硬,挖掘机挖不动,他们又调来了破碎锤,先将山体进行爆破,再用挖掘机开挖。当天晚上,刘京增和北碚区政府的人员在山顶的“孤岛”上,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五公司项目经理柴仁旺、郭剑等,也一直在山顶带着挖掘机坚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山火也越来越近。“就算用人工砍树,也得把隔离带挖出来!”从23日下午1点到25日下午6点,历时53小时,一条通往山顶的隔离带终于顺利抢建成功,为有效阻止山火的蔓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2)

守护缙云山,有企业责任也有个人情感。刘京增是山东临沂人,但说起缙云山,他满怀感情,“我从2003年来到北碚区工作,2004年起全家都生活在北碚。山东是我的家乡,重庆也是我的家乡,缙云山是北碚的后花园,我们经常去,无论出于企业责任还是个人感情,都要守住这座山。”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3)

狭义的缙云山特指缙云山脉位于北碚境内嘉陵江温塘峡南岸的一段,地涉北碚澄江、北温泉、歇马和璧山八塘,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狮子峰、香炉峰等九峰,以其景色幽美、人文丰厚又有“小峨眉”之称,深受当地人们喜爱。

说起当时的一幕,刘京增说,能看出大家对这座山的感情,隔离带挖出后,所有的人都连成了一道人墙,无论用水喷还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扑灭,都不允许山火再向前一步,大家全力守护缙云山。

“在山上灭火时,我们还真的没渴着,不断有志愿者送来物资,送来饭菜,送来冰镇的水,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重庆人民的情义。”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4)

“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非常之事见证非常之情。你们冒着风险逆行而上,义无反顾投入灭火救灾歼灭战;你们顶着酷暑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开辟绿色生命通道;你们冲锋在前、无私无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体现了十四局人‘姓党为民,能打胜仗’的政治担当和过硬作风,彰显了新时代中央企业的责任担当。”在中铁十四局集团发去的慰问信中,有对逢山开路的“孤勇者”最好的诠释。

北碚区文旅局主任胡一珊写下了一首诗《我要你回来!》,写给缙云山。这首诗饱含深情,也被大家收藏。他们说,这首诗表达了大家的心声: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害怕光,

以至于也害怕了朝霞和落辉。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求雨,

于是,祈求闪电、雷鸣、狂风暴雨。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地,

望向你的心,摇摇欲坠地颤栗。

这是一座城的心情

一座城的人,为一座山

夜不能寝

缙云山,

这整座城市的深情,

你可已领受?

………

缙云山,你要回来!

来灭掉我眼里的火焰,

融化担忧和不安;

来赋满城情谊,还满城祈念;

来守住,你7000万年前种下的因,

和经世流年发下的愿。

重庆山火救援中昼夜奋战的山东人:五天累瘦了六斤

灭火过程中,由中铁十四局重庆区域总部调动的40多台挖掘机和200多名员工,开挖清理出近10公里的隔离带,为控制火势蔓延和消防队员实施反攻提供了必要条件。救援行动伴随着烟熏、炙烤和火势逼近的危险,项目部管理层的几十名山东人始终坚守在一线调度保障,有的甚至两三天没合眼,浑身上下被尘土包裹。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5)

中铁十四局调集挖掘机开辟防火隔离带,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给肆虐的山火“画红线”

“我们按指挥部要求,在虎头山下面挖一条防火隔离带,挖着挖着明火就扑过来了,我们只好下山。”中铁十四局西部(重庆)科学城项目部员工张传鑫给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讲述的时候,已经从山上下来一整天了,却还在不停地咳嗽。

阻绝火势蔓延到隔离带只能在下风向开辟,于是浓烟一刻不停地朝他们迎面扑来,几乎所有人都被呛得咳嗽不止。他们开辟隔离带的地方,离火源最远时也只有1公里,最近的一次大火已经迫近到300米。山火炙烤的热浪一阵阵袭来,伴随着竹子爆裂的噼啪作响不绝于耳。

几十名山东汉子指挥着四十多台挖掘机,坚守在这样的环境中,直到26日山火基本扑灭,部分挖掘机仍在山上进行火场清理和道路修复等后续工作。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6)

开挖防火隔离带的地方离山火最近时只有300米左右

21日深夜接到救灾指挥部通知后,中铁十四局西部(重庆)科学城项目部就组织第一批3台挖掘机,连夜赶到4.5公里外的火灾现场,为救援直升机清理出降落场地。

经过紧张的物资准备,第二批人员和挖掘机也很快出发,西部(重庆)科学城项目部除了少数年老的员工留守,所有人都上山参与救援。起火的山头都非常陡峭,根本没有上山的路,他们就逢山凿路,用挖掘机在山坡上开辟应急通道,挖一段走一段。遇到堵路的大石头就把挖斗换成破碎锤,凿碎清理掉再继续往上爬。

23日早上,随着火势扩大,中铁十四局重庆区域总部调集重庆15号线项目部、椿萱大道项目部投入救援。先后四十多台挖掘机和200多名员工爬上虎头山、缙云山,清除树木开辟隔离带,以阻绝火势蔓延。

为了保住缙云山主山脉,他们总共开辟出了三条总长近10公里的隔离带,给肆虐的山火画出了“红线”。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7)

开辟防火隔离带的山坡非常陡峭

“摩托车上不去的地方,救援物资只能靠人力往上背,单程一个小时,爬上去要歇10多次。”中铁十四局西部(重庆)科学城项目部经理郭剑说,挖掘机开辟出的应急通道非常陡峭,树木被清理后没有附着物抓扶,只能手脚并用往上爬,对体力是极大的挑战。44岁的郭剑爬了3次后,腿肚子抽筋了,而同为山东员工的杨遵磊最年轻,他一天之内上上下下爬了4趟,给大家送食品、饮水、充电宝、头灯。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8)

开辟防火隔离带的山坡非常陡峭,人员几乎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项目部书记、经理四五十岁了,他们都带头爬上去了,我们年轻人更不能认怂,我身材比较胖就咬着牙往上爬,顶着高温爬一个多小时到山顶时,就跟累傻了一样,大脑一片空白。”张传鑫说,上下山就像极限运动一样,脚下稍微踩不稳就有可能滑落。晚上天黑坡陡,他和郭剑都曾经一脚踩虚从山上滚落下来,如果不是下方挖掘机开出的小平台,后果不堪设想。

挖掘机驾驶员轮班干,昼夜不停开辟隔离带,而科学城项目书记赵庆红和项目经理郭建一直坚守在山上,三天两夜没下火线,困得撑不住了就半蹲半躺在挖掘机的支撑台上,打个盹眯一会。

“气温高再加山火的炙烤,热得没有一点食欲,把饭送到眼前都吃不下去,只有替班回到项目部才能吃下点泡面。”张传鑫体重有200斤,五天的救援结束后,他连累带饿直接瘦下来6斤。

隔离带的开挖十万火急,挖掘机急速挥舞着机械臂,扬起一阵阵尘土,不停扑洒到大家被汗湿透的衣服上,每个人都像在泥巴里打过滚儿一样。“从山上下来回项目部休息的每个员工,脸上、身上全都是土,鞋里也灌满了土,感觉不出自己是个正常人了。”张传鑫说。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29)

开挖防火隔离带的现场尘土飞扬

隔离带开辟现场,志愿者、消防人员往来穿梭,机械轰鸣繁忙,为了保证人员安全,现场的沟通、指挥、协调全靠吼,救援还没结束,项目书记赵庆红的嗓子就已经沙哑到几乎发不出声音。

走在街上被竖大拇指,山东人不为表扬只求问心无愧。来自山东的这群硬汉拼尽全力,挑战身体极限,指挥挖掘机开辟出的近10公里隔离带,成功阻断了山火蔓延,也为消防队员“以火攻火”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救援期间,为了方便识别,中铁十四局的四十多台挖掘机上都贴上了标识,所有参与救援的员工也都穿着“中国铁建”的反光马甲。在当地志愿者拍到的视频里,中铁十四局的机械和人员频频出镜。

“我们穿着中铁十四局的反光马甲走在街上,很多老百姓都给我们竖大拇指。”张传鑫说,山火扑灭当天他就回到了财务工作岗位,当他到银行办业务时,行长紧紧拉着他的手表达感谢,“他说这次灭火救援你们山东人和山东企业带着挖掘机帮了大忙。”

这次火线救援的经历,让张传鑫感触很深:“我是入党积极分子,大家逆火而行的这种团结和勇敢,确实给我带来很大冲击,个人思想也得到了升华,我觉得以后再遇见什么困难都不会迷茫了。”

在济南的十四局总部给参与山火救援的项目部发去了慰问信,对勇敢参与一线救援的所有员工给予了赞扬。而在上山救援的同事们发的朋友圈里,张传鑫没见一个人夸耀自己的付出和价值,大家用的最多的词就是“问心无愧”。在他看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山东人的性格。”

网友评论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30)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31)

这些措施值得总结

森林大火是最难扑救的大火,不只是因为这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斗争,更因为森林本身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就决定了灭火的难度,气温高、着火点多、植被厚,山高路险,装备到达的难度大等等,在重重阻力面前,2万多人的灭火大军,如何取得胜利?据了解,除了传统的“以水灭火”,本次山火扑救还有12架飞机和无人机空中灭火。25日晚上的决战之夜,“以火攻火”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支队马尔康大队二中队指导员 李江:我们支队主要的做法是以水灭火,具有安全高效、一次性扑灭不易复燃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灭火效率。在这次灭火过程中,我们白天组织大家灭火,晚上进行火场勘察,基本上每天只休息2小时,积极提高了灭火效率。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32)

25日晚,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采取的“以火攻火”方式在扑灭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火攻火”的主要原理是由人工点燃火头,与相向烧来的林火对接,在两股山火相遇短时瞬间,隔绝山火燃烧所需要的氧气和可燃物,导致山火熄灭。

六位志愿者讲述重庆山火现场(半岛聚焦致敬英雄)(33)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兼作战训练处处长 王磊:以火攻火又称点烧战术,特点是省时省力,效果比较彻底,处置火情比较彻底、高效、快速,紧急时刻能够保住人员安全。它的应用要求也比较高,一方面是要有条件,指地域环境的条件、植被条件、气候条件,地域环境要有依托,比如公路、河流、湖泊或者人工开凿的防火道等,我们利用的是人工开凿的隔离带进行点烧。气候条件重点就是风力风向,我们抓住一段时间的有利时机,风向变了由北向南吹,火势就由北向南,我们抓住这个时机进行点火,这是很关键的,确保了条件充分。其次有组织指挥,点烧战术以火攻火组织指挥要求非常高、队伍专业技能要求高。第三就是点烧要有底线,要有安全的防范措施。最后就是有效果,提前把可燃物进行燃烧,燃烧掉以后火势蔓延过来没有可燃烧物,两火相碰或者相遇自然就自动熄灭了。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 素材据海报新闻、闪电新闻、新黄河、上游新闻、央视新闻、红星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那那手绘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