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财富年化收益如何(诺亚财富万磊保持谨慎乐观)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 (记者 韩艺嘉 马先震)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管理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财富管理理念的不断升级,诺亚财富( NYSE:NOAH)从一位优秀的行业参与者,逐渐成长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据了解,诺亚财富起源于2003年,并于2010年11月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至今经营创业18年,上市十余载。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诺亚财富始终从客户的立场出发,用独立客观的角度,为客户提供海内外各类型金融投资产品的专业筛选、资产配置及投资组合管理服务。

诺亚财富披露的2020年三季报业绩显示,诺亚财富第三季度净收入为8.6亿元人民币(约合1.3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2%,较2020年第二季度增长14.9%。其中,财富管理营收为6.28亿元,同比增长15.7%。第三季度经营利润为3.5亿元人民币(约合5110万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48.2%,较2020年第二季度增长8.7%。其中,财富管理利润为2.48亿元,同比增长197.1%。

值得一提的是,诺亚财富2020年三季度募集量、活跃客户数双双创出新高。2020年第三季度,诺亚总募集量达到287.8亿元,同比增长122.2%,环比增长34.2%。其中,标准化产品募集量达20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80.0%,环比上升16.0%。

客户数方面,2020年第三季度,诺亚财富注册客户数为35.04万人,同比增长21.6%;活跃客户数达2.05万人,创单季新高,同比上升105.9%,环比上升39.5%;其中境内外公募基金活跃客户1.75万人,同比增长167.6%,环比增长42.1%;截至2020年9月底黑卡客户人均AUM达9106万元。

三季报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得益于诺亚财富成功的产品转型以及坚持初心、以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为原则。这也意味着公司从此站上了发展的新高度和新起点。

诺亚财富华北大区副CEO万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对于完成这个转型的过程还是感到比较自豪的。诺亚几乎是一刀切式的产品转型,是需要很大决心与勇气的。公司在当时是基于对未来市场的洞察和客户需求的洞察做出的决定。做这个决定的过程包括后续推进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很艰难的。但公司花了五个季度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可以对公司的客户、员工、股东、资本市场说公司的这个转型是成功的。

诺亚财富年化收益如何(诺亚财富万磊保持谨慎乐观)(1)

“因为在三季度的287亿的新增募集量里面,有208亿是标准化资产,换句话说标准化资产已经成为了公司当下客户理财结构里的主流。我们成功的将客户的资产配置体系由过去单一的非标类固定收益占主流转向了标准化资产为主流,由过去的小溪小河真正的进入了汪洋大海。”万磊面对记者如是说。

谈及2021年,万磊表示,公司对客户的投资建议是保持一定程度上谨慎的乐观,即不需要非常悲观,但是要谨慎的做好在资产结构上的调整。同时,最为重要的是承担风险获取回报的前提是整个家庭或者家族做好了在避险、隔离、传承等方面的安排。

以下为专访文字实录:

中国经济网: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新冠疫情,您是如何看待的?新冠疫情对于诺亚财富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万磊:新冠来得很突然,整个人类包括中国也都是始料未及的,是一个突发性的事件。而且新冠来的时候,全球的医疗技术都是没有准备好的,包括医疗的基础设施、对抗疫情各个方面的医疗技术储备、疫苗的开发、对应的一些特效药的开发,从现在倒看回去都是没有准备好的。这个事情一方面说明,在科技尤其是与生物技术、与健康相关的一些前沿科技领域,其实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另一方面,从某种角度上讲,可能新冠未来会长期跟人类在一起,因为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病毒本身追求的就是跟宿主共生。

所以这个过程,我想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新冠就像感冒一样,是跟人类社会在一起的,所以可能要去逐步适应它。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长远来看会是一种常态,可能需要人类去逐步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环境。

关于挑战,首先是情绪。疫情刚刚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很恐慌,公司、客户、员工都在一种比较极端的情绪里面。在这个时候,公司做了很多的事情,公司积极的对员工进行安抚,普及和讲解新冠方面的知识,同时决定从2020年春节开始,整个疫情冲击最大的时候,对客户进行线上化的服务。诺亚财富应该是行业里第一家推出线上与客户远程沟通交流平台的。因为诺亚财富客户量比较大,公司率先用IT技术手段和工具在云端与客户开展沟通。一方面,持续向客户传递关于新冠疫情以及抗疫方面的相关信息;另外一方面,去平复客户群体里的一些恐慌情绪,由于在那个时候整个市场是比较动荡且受到了一定冲击的,所以公司做了很多工作,积极与客户沟通,例如对未来市场的看法,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去应对当下的变化。

纵观整个2020年,诺亚遇到的相对较大的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变少了,见面相对比较敏感,而公司业务是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来传递温度,所以在那个时候能做的工作相对会少一些。

其次,在投资方面,对于一些资产的尽调、项目的开发、差旅等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这算是一个小的挑战,但是挑战反过来也是机会。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因素促成了公司慢慢将与客户的沟通、与资产端的沟通由过去线下逐步转移到了线上,转移到了云端,大家也更加适应了这样的沟通方式,可能过去大家非常依赖于线下面对面的这种交流,但现在其实对于远程办公、远程沟通交流都变得习以为常了,这其实在无形当中反而还提升了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每个人自身的健康。所以,这种沟通方式的转变和效率的提升,对于诺亚来说也是一个进步。

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冠疫情来了之后,全球央行都还是比较给力的。客观来讲,疫情本身给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冲击比较大,但另外一方面,在2020年,整个市场是比较友善的,现在再去回看2020年的市场,就会发现,其实大多数类别的资产都是上涨的,在这期间只要客户敢于投资,敢于在做出安排与决策,事实上获得的收获应该都不错,这是与整个市场、与2020年特殊的环境是高度相关的。所以说过去的这一年,诺亚在市场当中其实也还收获了蛮多的。这就是对于新冠疫情的大概看法吧。

中国经济网:在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正逐步渗透金融行业的背景趋势下,金融业数字化、科技化转型也得以加速发展。您认为,线上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诺亚财富在数字化、网络金融服务建设方面有哪些措施?

万磊:线上化的趋势,我个人认为对于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机构是一定的,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发展到一定的形态,并不是说完全在线上或者云端了。我一直认为线上化,科技化,智能化这样的系统,它会成为诺亚的延伸,而这种延伸有两个作用。

第一,会提升效率,会进一步的连接人与人之间更加高效的沟通,让整个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顺畅,更加有效率。第二,线上化的工具,科技化的平台和更有颗粒度的数据,是有助于公司用信息化的方式,做出更多在资产、在产品以及在客户这几个端口的洞察。换句话说,IT工具和系统会帮助公司未来做出更加有效、更加实际的决策,这个是我认为信息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帮助到公司的地方。但是公司对于高净值客户的服务宗旨是永远不会变化的,而在这样的一个服务体系下,线上系统、云端服务永远是公司线下服务的一个延展。我认为线下的服务是可以带来温度的,可以带来更多信任感的,可以带来更加优质的客户体验的,而这种服务形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是不会有变化的。所以公司在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是用于提升组织的运转效率,以及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决策。线下的服务更加有品质,公司的服务会更有温度。

在数字化、网络金融服务建设方面,公司在2020年做了很多工作和在战略上的准备。2020年因为疫情对于诺亚在工作方面的影响,直接反映到工作模式上的一个转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一年,诺亚对于自身做了非常有颗粒度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洞察。这个过程是让诺亚能够自我感知到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整体发展渐渐的有些脱离市场和脱离客户的。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于客户的理解,与客户的深度沟通而有品质的交流,公司上下都做的不太够的。但非常幸运的是,在2020年重新审视自我的过程当中,诺亚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这一点会指导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做出更加以客户为中心,在业务上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调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会运用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以及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客户的需求。未来会用更多元化的科技以及信息的手段去更加有深度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去帮助客户实现财富规划。

这样的一些动作未来都会基于后台有大量的数据来完成。可能过去公司对于客户的了解和客户的服务是基于公司每一位个体,比如公司的理财经理、财富中心负责人,甚至说大区的负责人,对于客户的理解是定性的,是滞后的,可能是与客户比较远的。但未来,将会一个非常立体的、矩阵式的,对于客户诉求全方位理解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之下,将会提供到客户更加精准的服务体系、产品的匹配以及在未来投后存续方面的管理。这在未来公司整个作业体系的升级上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向,也是公司在资源上投入最大的一个方向,是未来3到5年的时间里,诺亚要做好战略转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个方向,我相信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打磨、资源的投入之后,将会给客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体验,从而使得公司的业务可以产生更加优质的内生式的增长。

中国经济网:后疫情时代,随着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如何制定适合自己或企业的理财规划十分重要。诺亚财富是如何做到把握客户需求,并帮助客户达成目标的?

万磊:在去年和今年交界的这个时间节点,诺亚在与客户沟通时,做了关于未来战略思考的发布。其中,铁三角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和未来向客户服务的战略理念。这个词是从华为引进过来的,公司在去年整个战略反思和重新做好自己战略洞察的过程中,引进了几位优秀的来自华为的顾问。在华为的电信业务发展的过程当中,铁三角是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的一种服务模式。铁三角就是将重要客户的服务体系和对接人员,由过去单一的个体转变为了一个小组或一个组织。小组中的每个人会成为整个客户服务流程当中的一个环节,而每个人把单个环节做深做透,那么整个小组在工作机制完整的打通和有后台高效的IT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整体给客户服务的链条和体验会更加的完美。

比如说,在整个三角的过程当中,有的角色会扮演的客户利益的代表,有的角色会扮演解决方案的代表,有的角色代表了交付和投后等,不同的代表行使不同的角色,三者之间的定位更加立体,相互之间在未来考核和利益机制中产生互相锁定的功能。呈现在客户面前,就是一个完美且功能全面的组织,而不是单一的个体。每一个人可能在服务的专业深度方面,只需要聚焦在自己专精的领域里。面对的多元客户的复杂需求,把每一个个体从需求满足的全链条当中释放出来,让个体专精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板块里面做深做透,从而给到客户最优的服务品质,这就是铁三角的基本思想。

当然围绕着这样的思想,诺亚要打造的是支持三角模型的工作机制,从考核体系到业务流程,包括背后支持的IT系统,是公司需要花精力和时间以及资源去做的,2021年公司最重要的客户服务升级方向也是在这个点上。

中国经济网:据此前2020年三季报公布的数据,诺亚财富取得了不错的经营绩效。诺亚财富对于2021年有何展望与目标?

万磊:在三季报里面其实公布的数字还是蛮亮眼的。2020年三季报,公司单季的募集量是287亿,大概同比是增长120%。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数字是在这280多亿的募集量里面,标准化资产是超过200亿的,意味着我们过去花了五个季度的时间告诉客户,我们放弃了单一非标类固定收益——这个之前对于公司非常重要的产品线。诺亚几乎是一刀切式的产品转型,用公司CFO的话讲,就是“当时做这种决定所需要的勇气,不亚于苹果公司在今天说不卖手机了”,就是这样大的决心。公司在当时是基于对未来市场的洞察和客户需求的洞察做出的决定。做这个决定的过程包括后续推进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很艰难的。但我们花了五个季度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可以对公司的客户、员工、股东、资本市场说公司的这个转型是成功的。因为在三季度的287亿的新增募集量里面,有208亿是标准化资产,换句话说标准化资产已经成为了公司当下客户理财结构里的主流。我们成功的将客户的资产配置体系由过去单一的非标类固定收益占主流转向了标准化资产为主流,由过去的小溪小河真正的进入了汪洋大海。所以过去五个季度的时间完成了这个过程,我们还是对自己感到比较自豪的。

对于做投资理财的客户而言,2020年其实是比较友好的。我们回顾了最近二十年来的市场,几乎没有比2020年从投资的角度更好做的年份。对于2021年的展望,我们也并不是特别悲观。估计2021年的震荡可能会比2020年要大,因为现在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资产的估值水平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20年3月份,全球所有股市的总市值加总在一起大概是60万亿美元,但到2020年底,这个数据已经突破了100万亿美元。换句话说,在全球资本市场新增了40万亿美金的财富,这个是所有在资本市场里面持有头寸的人共同去分享的。

那2021年,我们认为全球的央行急剧回收流动性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再加上也还有新冠疫情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存在。尽管疫苗的发展越来越明朗,但本质上来讲,我更认为疫情和人类共存的局面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再加上现在实体经济并非处于一个非常高速发展和繁荣的阶段,所以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的几率反而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对今年客户的建议是保持一定程度上谨慎的乐观。

除此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的结构化调整,如果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持有的某一类资产上涨的幅度比较多的话,那么建议客户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仓。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整个2020年相信很多的客户都有一个非常切身的感受,在非常极端的事件来临的时候,人们的健康状况和财务状况都是同样脆弱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建议客户在去到市场上去获取回报,赚取收益的前提是,小到家庭、大到家族要做好系统性的规划、完整的保全、有效的隔离,甚至包括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客户传承方面的安排。这些安排做好了以后,那么适当的承担一些风险获取回报才是理所应当的。

简而言之,公司建议客户在明年不需要非常悲观,但是要谨慎的做好在资产结构上的调整。同时,最为重要的是承担风险获取回报的前提是整个家庭或者家族做好了在避险、隔离、传承等方面的安排。

中国经济网:据了解,诺亚财富在香港《财资(The Asset)》评选的“2020年度ESG大奖”中获评为“2020年度ESG大奖-钛金奖”。近几年,诺亚财富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方面,都做了哪些贡献?

万磊:诺亚是一家比较有情怀的公司,会做一些公司认为比较有意义的事情。像ESG,我们事实上从很久以来一直在坚持,有很多的实践。围绕这个体系,做了很多的工作,在生态、环境方面开展过很多项目,有的项目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了。

例如,我们早在7年前就在阿拉善地区就发起了一个项目叫“1亿棵梭梭树”,公司带着客户和员工一起发起募捐,同时和阿拉善其他的会员单位一起,共同去建设了项目。这个项目对于荒漠化的治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此外,公司还开展了一个叫“诺亚生态方舟”的项目,这个是指对于西部地区濒危物种的保护,为了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做的一些努力。我们当时是重点去观察、保护一种叫绿孔雀的物种,由于其非常濒危,我们要为这个物种在长远的保全做很多工作。这个项目也是在联盟里面和其他一些会员单位,包括公司客户的单位一起去努力去做的。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有3、4年的时间了。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在路上,从办公、企业日常运营这些角度来说,公司也是高度提倡在线化、无纸化、电子化办公,而且在节能、办公空间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应该是从2014年开始,每年诺亚都会发布CSR的报告,阐述公司对于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些意义和价值。

在中国的企业里面,诺亚是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除了在商业环境下,公司要把对于客户的服务、产品和经营做好以外,作为一家上市十年、拥有三四千位员工的组织,对于行业、产业、社会和生态环境,还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中国经济网:2020年是诺亚上市的10周年,也是您加入诺亚的第9年。纵观金融业十年变迁,您有何感悟可以分享一下?

万磊:公司上市十年了,我个人在公司从业九年多了。过去这段时间,我觉得自己也是公司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亲历者和推动者。过去十年,行业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诺亚也发生了很多的变迁。我们始终是坚持不忘初心,对客户的价值是什么,对大家坚守的那个初心是什么?我想,每一个诺亚人都有一个相对比较统一的答案。但最为重要的是对这个行业,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不断地去研究有哪些新的洞察,基于这种洞察才能指导公司在下一个十年应该去做些什么。

这个行业和其他的行业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不同点,简单举两个例子。一是这个行业的客户,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二是在其他的很多商业领域,交易是服务的终点,但这个行业不是,交易意味着服务的开始,因为客户能不能赚到钱,能不能获取回报,要承担多大的风险,最终的绩效反应出来是什么样,可能是产品交易并持有几年后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针对这些不同和特点,在更加系统地洞察了以后,才知道在未来需要去坚持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可能这些事情在当下看来是比较困难的,有时候甚至是不被人理解的,但需要坚持,因为那个才是真正正确的方向,才是有价值的方向。公司所坚持的一些东西,长远来讲对于客户是有价值的,这也是公司经营和个人发展能够持续十年甚至未来更加长久的原因。这个也是我们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诺亚能够成为永续经营的伟大公司。其实“永续”两个字是非常沉甸甸的,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本质,包括对未来趋势要有非常深刻的洞察,基于这种洞察的基础上,对于自己为什么出发的这个事情永远不能忘记,永远不能走偏,永远要坚持行驶在那条正确的路上。

我是2011年加入公司的,到2021年就整整十个年头。在这期间,公司给予了很多机会,也赋予了非常多的信任,这是我最感恩诺亚的地方。对我个人而言,我在这个体系下成长了很多,并且相信未来会一直能够持续成长。这是因为公司创造了一种学习型和成长型的组织,组织的环境给了我和所有的员工更多元、更平等、更综合发展的机会。而且我们认为在公司的价值观和组织能力的框架下,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让人放心的。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是一个存在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行业。我们做的好,会让客户慢慢的变得富有;如果做的不好,也有可能让客户面临很大的损失,所以这份责任是沉甸甸的。我觉得非常幸运的是,我在当初到了诺亚的时候,随着对公司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发现这是一家能够值得信任的企业,无论是对于客户还是员工。

2011年,我最开始是在总公司负责在产品的选择和销售方面的工作,2012年开始就进入大区工作,所以一直在一线陪伴客户,和客户经理的队伍一直相伴了8、9年的时间,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专业上的牵引,还有客户服务、客户沟通方面的工作。从最早的北方区后来到了上海区,又到了江苏区、深圳区,现在又回到北方区,兜兜转转,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区域市场发展。同时,比如以前在上海和江苏的时候,这些区域的体系规模是非常大的,客户量、员工数特别多,需要做更多的精细化的管理。后来到了深圳,这是一个成长型的新区域,是一个城市,如何把它从0做到1,一步一步的发展,这个过程我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基于公司的要求和2021年大组织框架的调整,重新回到了华北这片热土上,希望未来能够为北方地区的客户提供更加有品质的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