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民营企业排行榜(我市民营企业百强)

全国百强民营企业排行榜(我市民营企业百强)(1)

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近日,2019年潍坊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发布。记者了解到,鲁丽集团有限公司以311亿元的年营业收入位居榜首。此外,百强民企中还有15家公司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那么,入围潍坊“百强民企”都有怎样的标准与要求,这些入围企业都有何特点?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全国百强民营企业排行榜(我市民营企业百强)(2)

潍坊民营企业百强区域分布情况

潍坊“百强民企”出炉,鲁丽集团311亿元营业额位居第一

近日,2019年潍坊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发布。记者了解到,2019年潍坊民营企业100强申报评选活动于今年4月份启动,由市工商联和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组成潍坊民营企业100强申报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经过3个月的准备,评选工作完成了企业自愿申报、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相关部门联合推荐、领导小组办公室初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审议、公示等程序。记者了解到,本次评选参照国际国内的通行做法,以2018年度的营业收入总额排序,形成2019年潍坊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记者看到,“百强民企”中,排名前10位的企业依次为鲁丽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天保工贸有限公司、山东潍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潍坊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潍坊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寿光鲁丽集团以2018年度311亿元的营业收入总额位居榜首。

据了解,鲁丽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1985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钢铁、木业、人造板、进出口贸易、造纸、等多个产(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是省内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首批林业龙头企业,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近日,2019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在会上发布,鲁丽集团荣登榜单,位列第41位。

“改革开放40年来,潍坊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经济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潍坊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在2019年潍坊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上,潍坊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李士来说。据了解,2019年潍坊民营企业100强实现营业收入总额4709.01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828.77亿元;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156.8亿元,百强民企的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6.48%;企业用工人数超过30.11万人,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

潍坊百强民营企业中,寿光入围数量最多,诸城紧随其后

据了解,除了鲁丽集团,入围企业中还有15家民营企业的营业额超过了100亿元,包括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潍坊恒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亚太中慧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寿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据介绍,潍坊百强民营企业中,共有3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15家企业进入2019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税后利润超过10亿元有4家,总体利润稳中有升。

从百强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寿光、诸城、昌乐、高新、滨海和高密等县市,其中寿光最多为20家,除了鲁丽集团,全市排名前5的企业中,还有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和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寿光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与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扶持密不可分。据了解,寿光市从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创新研发、节能减排、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企业上市融资、简化办事流程等25个方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支持企业发展。该市出台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措施明确指出,对企业做大产业规模的,按首次突破数额给予一次性奖补,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瞪羚”企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打造一批行业领军和高成长性企业。为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寿光市对当年度新认定的国家、省和潍坊市级各类研发创新平台,分层次给予一次性补助,同时纳入追踪考核档案,纳入档案的企业一次性购买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且其产品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按实际交易额的50%给予企业补助,最高补助300万元。

诸城以拥有16家百强民企的优势居第二,其后是昌乐10家,高新9家,滨海9家,高密8家。

三家企业研发投入比例高于5%,近八成企业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百强民企对我市经济、民生的影响巨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更加受到市民的密切关注。记者了解到,百强民企对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国际投资步伐也在加快。目前,研发投入比例高于5%的有: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3家,投入比例在1%-5%已有49家;有10家公司26个项目落地11个国家和地区,项目运行以对外投资办厂,境外资源开发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为主。

在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中,第三产业占据产业结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记者了解到,目前,百强企业中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企业达到78家,第三产业只有16家,第一产业为6家。上榜企业仍以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为主,缺乏新兴产业。从优化营商环境来看,主要是税费和节能减排方面,仍然让一些企业感到压力巨大。

对此,有经济学专家分析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民营企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下一步,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仍需要保持严谨作风、防控金融风险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增加品牌建设意识。此外,民营企业的发展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政府应加大力度优化政务环境、创新创业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力求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改观。

(本报记者 曹晓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