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

文/张林 基本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矩形的宣传栏、门窗、各种指示类标志等,造型简单且运用广泛。平面构成中将基本形进行组合即可得到新的图形,例如:把三角形进行简单组合,可让人联想到连绵起伏的山峦;将椭圆形重叠堆积,能让人想起层叠的树叶。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

不同的基本形群组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享受。基本形的组合方式可以在大小、方向、形状、色彩、位置,以及空间等方面进行变化,创造出新的形态。这样的构成简单、容易,有助于各种表现元素的应用和组构画面,进而使设计作品更丰富。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3)

在不断的实践设计中,人们总结出平面构成的几种方式:包括线性构成、对称或放射形构成、三角形构成以及多方向的自由组合构成。将这些构成方式应用到平面设计中能够更加快捷、明确地完成设计。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4)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5)

在平面构成中,线性构成主要是用线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形态并将多个艺术形象有机地连接起来,这样有助于增强画面的内在联系,能够保持一致的风格特征,使造型简练且设计独特,给人无限趣味。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6)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7)

对称是指在画面中心假定一条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周围配置同形、同量、同色的视觉元素,是最经典的构图方式,这样的构图方式能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平衡、稳重的感觉。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8)

放射性构成则是将多个元素以某个点作为中心向同一方向由密变疏地变化,呈现放射的状态。两种组合形式在视觉上都给人井然有序的感觉,对称构成显得工整,放射形构成具有动态美。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9)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0)

三角形构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人类的远古时期,人们在使用土块、茅草建造房屋时就发现,三角形的房屋不容易积水,而且抗风,比较坚固。正角形能给人留下稳固不易撼动、力量均衡的印象。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1)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2)

方向是平面构成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画面中人物或文字等信息的编排方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视线,同时也利于主题的表达。自由组合形式具有灵活性,有比较宽松的创作空间,设计画面充满变数,往往可以创造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3)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4)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人们根据这些规律提炼出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包括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特异构成、对比构成以及密集构成等,将这些构成方法合理地应用到设计中,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5)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6)

重复构成是两个以上的基本形重复出现在画面上的一种构成形式,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使画面统一、有节奏感并且井然有序,它分为绝对重复构成和相对重复构成两种。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7)

绝对重复构成是指构成画面结构的每个单元相等,每个单元的基本形完全相同,但结构可以多变;相对重复构成是指构成的基本形在色彩、大小、方向、细节造型等方面都可以作改变,框架结构也相对灵活。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8)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19)

近似构成是构成元素的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形态变化且它们之间具有相似的特征而有一定的构成效果,它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形状的近似构成和骨骼的近似构成。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0)

形状的近似构成是指在设计的骨骼框架内,每个骨骼单元里的基本形发生变化但骨骼结构一致;骨骼的近似构成是指每个骨骼单元里发生定的加、减、变形等变化,但保持近似的效果。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1)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2)

自然界中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或逐渐消失的现象,如水中的涟漪等,这些都是有秩序的渐变现象。渐变是一种符合规律的自然现象,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化,它能使画面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3)

基本形的渐变构成是指骨骼不变,每个骨骼里的基本形态逐渐发生变化;骨骼的渐变构成是指骨骼发生逐渐变化,而基本形只跟随骨骼的变化发生方向或大小方面的变化;自由型的渐变构成则是指基本形态发生逐渐变化,而骨骼则是多变的。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4)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5)

特异构成是画面形态的突变,是在大部分统一的形象里出现另类的形态,造成巨大的反差效果,是具有非凡表现力的构成形态,可分为形状的特异、大小的特异、方向的特异、肌理的特异以及色彩的特异。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6)

不论哪一种特异构成都是通过局部的不同变化,形成对比差异,实现别具魅力与感染力的视觉艺术效果。特异构成是构成形式中最具挑战性的,有助于打破常规,塑造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7)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8)

对比是一种构成形式,是常用的设计方法。对比构成是根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虛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画面效果,其分类有很多,例如色彩的对比、大小的对比、形状的对比、位置的对比、肌理的对比、重心的对比、空间的对比,以及虚实的对比等。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29)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中要求画面具有统一的整体感,要有重点,各设计元素相互烘托,如果对比过多,反而强调不出诉求点。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30)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31)

密集在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图面的手法,它也是一种对比,是利用基本形数量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密集构成的设计元素一般采用面积不大且外形较简单的基本形,在画面上形成密集状态的效果。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32)

密集构成可分为一种基本形的密集构成和两种以上基本形的密集构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画面处理中,基本形的面积要细小、数量要多,这样才利于表现密集效果。在密集构成中,基本形的排列组合一定要有张力和动感,否则会让画面产生涣散的感觉。

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形态(平面设计基本原理)(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