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重刷《大宅门》。不刷不知道,一刷吓一跳。小时候这么喜欢的一部剧,原来槽点这么多。

首先我还是要肯定《大宅门》的演员以及服化道。有一说一,虽然我对这部剧意见颇深,但在这方面没得说。

还有,它在结构上也没问题,尤其是喜欢前后对比,这种手法也确实很好。

那么它的槽点在哪儿呢?

整个故事的推动全靠生硬的转折,还有剧集整体传递出来的价值观,也实在不敢恭维。

下面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

1.白家和王府斗争

白家和詹王府的斗争是剧集前期重要的一个冲突,甚至于对后面剧情也有影响,但坏就坏在,这事它不符合逻辑。

白家只是大夫加药店,虽然白颖园经常去宫里看病,但并没有具体官职,而他们的后台也就只是太医院的魏大人。

当然,这点背景要是面对普通人家,那也绰绰有余。

可对手是詹王府啊!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

这个詹王爷历史上查无此人,但根据一些线索,还是有据可依的。

詹王爷是蒙古族的王爷,女儿是同治帝的嫔妃,这在历史上确有原型。

同治皇帝的后宫有两位蒙古族美女,一后一妃,分别为孝哲毅皇后和庄和皇贵妃,两人是姑侄,只不过这皇贵妃是皇后的姑姑。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3)

而他们的父亲是谁呢?

一个是军机大臣赛尚阿,一个是吏部尚书崇绮,当然这俩人是父子。

赛尚阿早在光绪元年就已经去世,那最为接近的就是崇绮了。

一个吏部尚书,正一品,一个民间卖药的郎中,虽然百草厅的名声也很大,但在吏部尚书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4)

有人说,电视剧有改编,不一定是真实的还原。

那就来看一看电视剧里詹王爷权力有多大。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詹家是蒙古的没落贵族,那到了晚清自然是不受宠。

这个对于贵武来讲,可能合适,但詹王爷并不是。人家可是在新疆带兵打过仗的,而且大格格生孩子的时候,他正是去了新疆,所以说,他可不是吃闲饭的,不能说手握重兵,但也是功勋卓著。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5)

其实,再发散思维想一下,晚清在新疆打仗,不就是跟着左宗棠的人吗?这能是一个吃闲饭的主?

而且詹王爷可是有直接向老佛爷递奏折的权利,白家完全没有。

所以,两方势力完全不对等。

剧里面把白萌堂塑造成一个不畏强权的一根筋,其实要我说,这不是意气用事不意气用事的问题,这是典型的脑袋有坑!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6)

2.白景琦堂兄弟形象塑造得太失败

导演为了塑造白景琦的天生不凡,不仅让他一出生就不哭,而且还给他找了几个反面教材。

那自然就是他的几个堂兄弟了,其中白景武首当其冲

因为老三白颖宇不是个东西,所以,导演就把他的儿子也塑造地极其不堪入目,爱告状、特怂、动不动就惹别人、瞧不起其他人等等。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7)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捧一踩一这种方法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

可问题是你把白景武塑造得这么坏,之后发展也总得符合逻辑吧。

但在没有任何的征兆下,白景武就改好了,而且最后还成了抗战英雄,这就有点不合逻辑了。

白景琦小时候也调皮捣蛋,但中间出现了一个季宗布,他才改邪归正。

可白景武呢?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8)

3.关家和白家的仇怨莫名其妙

关家是白家的宿仇,从最开始的晚清的关少沂到民国的关静山,他们的作用就是给白家添堵。

两家的仇怨起因是关少沂的儿子被老婆雅萍摔死,地点就是在白家。

再加上白老三的扯淡,让他误以为摔死孩子的原因是为了哄白家的孩子,指的就是景琦。

如果说是这个理由,还说的过去。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9)

可后来又出了一个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关少沂把雅萍一个人扔下不管。

随后被白老三带过来的洋人给强暴,这事又成了他恨白家的第二个理由

但仔细想想,当年假传信息的是白老三,后来让他媳妇被强暴的也是白老三,他对老三倒是客客气气,却追着二奶奶往死里打,这也不知道到底是图啥?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0)

4.二奶奶收留韩荣发

前期的二奶奶可真是神人一个,在商业场上呼风唤雨,所向披靡,但在韩荣发的这件事上完全没道理。

当时朱顺说的就是,韩家没有后人,只有一个遗孀。

可二奶奶收留人的理由是,只是怕他出去嚷嚷。

白景琦后来曾经就说过,他有什么证据,二奶奶回答,莫须有的罪名杀的人还少吗?

那如果是“莫须有”的话,你找着朱顺就能怎么着呢?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1)

后来朱顺出面去大理寺澄清,还把李总管拉扯进来,然后底下的人就冷处理了。

如果底下的人都能处理的话,你白家还怕什么?你们怕的不是老佛爷吗?可这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那你白家又在怕啥呢?

所以,我只能用美国队长的战斗力评价白家,上可战王府,下能挑无赖,见谁都五五开。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2)

5.贵武是怎么知道白大爷没死、还有韩家的事的呢?

韩荣发招供是受了贵武的指使,那么问题来了,贵武是怎么知道的。

这件事情连除了二奶奶、朱顺和另一位官差,就连白家的人都不知道,贵武是怎么知道的?

剧里没有交代,反正他就是知道了。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3)

6.二奶奶对杨九红的态度

在剧集中后期,这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

玉芬曾经预言过,杨九红进了白家大宅门也没好日子过。

确实,风尘女子从良大多都日子不好过,因为她面对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社会对性工作者的偏见。

可在白家,除了二奶奶,好像所有人都对她挺好的。

尤其是她被二奶奶侮辱,女儿佳莉不认她,她准备上吊自杀那段,你可以看得出来,其他人都对她很好。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4)

这样一来,导演抨击社会现象或者封建制度的角度就站不住了。

因为如果这是个社会问题,那大家都有责任,可在这件事情上,只有二奶奶有责任,因为只有她为难杨九红。

郭宝昌面对观众的质疑曾经这么说过,如果你儿子娶回来一个风尘女子,你能认她吗?

这话简直就是在耍流氓。

如果把二奶奶换成是我,我连百草厅都盘不回来,《大宅门》还没开始就得结束了。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5)

退一万步讲,二奶奶是家里的掌门人,为了家族的荣誉、祖上的荣光不让她进门,这都还能接受。

可到后面临死的时候都不让人家戴孝,这就太过分了。

为了能让矛盾升级,非得让二奶奶做坏人,这不是黑二奶奶吗。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6)

7.杨九红把佳莉孩子抱走

导演为了呼应前面二奶奶抱走杨九红的孩子,就让杨九红把自己女儿佳莉的孩子也抱走了。

这就太扯淡了。

首先是时代的因素,二奶奶抢孩子时还是大清;可杨九红抱孩子时,已经是民国了。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7)

而且白佳莉又不是白景琦,她又不是一个孝顺到迂腐的人,人家不能说是新时代女性,但起码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吧(要不然也不会和一个黄埔学生结婚),你就不怕她揍你?

再说了,这只是你的外孙女,又不是孙女,人家姓何。

说的不好听一点,你一个窑姐,把人家姓何的孙子抢走,人家能干。

剧里没有明确说佳莉的婆家到底是什么人,但应该不会很差。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8)

8.杨九红整槐花

关于杨九红的塑造一塌糊涂,她很能干,可以女扮男装去关外进药材。

但在宫斗上,简直就是脑子有病。

就像没事干一样,香秀这么一个强势的人你不管不问,就逮着槐花这么一个怂人使劲折腾,这不脑子有病吗?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19)

9.关于调皮孩子成大才的傻X言论

在我们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当然是最听话的孩子最有出息。

当然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可后来风向一转,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最调皮捣蛋的孩子最有出息。

而《大宅门》的白景琦更是为这种观点添了一把火。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0)

以至于,我现在都记得小时候大人总是拿白景琦举例子,你看看人家多厉害,小小年纪就怎么怎么着。

那时候小,也不太懂,但还是觉得不对劲,一个小孩子动不动就拔刀,这就是有出息?

今天,我算是终于明白了。

其实,这都是一帮根本不懂家庭教育的人瞎起混。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1)

暂且不提他是不是有虚构的成分,人家什么家世,只要不惹到老佛爷那儿,一切都能用钱摆平。

另外,剧里面白景琦虽然从小刀子不离身,但他只使用过一次,就是杀了一个德国兵。

我比较好奇,他要是小时候一刀子把白景武给捅死了,白家该怎么收拾。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2)

10.对白景琦人物的定义有问题

这部2000年的剧放在今天,有人依旧把它当成经典,可也有人却认为它三观不正。

为什么会有后面的这种想法呢?

这个三观不正就源于导演对白景琦的态度。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3)

我想起了前几年的《娘道》,观众清一色地认为这部剧就是宣扬封建思想、鼓吹三从四德。

可郭靖宇导演却说自己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反封建的,而很多支持他观点的人也觉得,剧里的很多片段,包括大家认为的“一定要生儿子”这种戏份其实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它只不过是把它重新展现在大家眼前,不能说就说是在宣扬封建糟粕。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4)

问题来了,文艺作品在展现历史的时候,肯定会有作者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些是通过里面人物的反映,有些则是直抒胸臆。

《娘道》就在前者的问题上出错了。

这女人也许真的有优点,但她无论如何是封建制度的守墓者,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基于这一点,你就应该不遗余力地批评。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5)

这个问题同样在《大宅门》里也有。

白景琦确实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他身上有很多优点。

但如果我们通过今天的观点去看的话,他的缺点更多。

比如,他对待爱情和女性的态度。

事实上,正是因为他,最后造成悲剧的女性起码有两个,杨九红和槐花。

杨九红的悲剧源于白景琦的愚孝,这也直接造成了后来的白佳莉和槐花。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6)

槐花则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牺牲品,白景琦作为无形的手,间接害死了她。

导演竟然不为所动,反而还把他塑造成“为槐花坐牢”的情义男子,这就有点过分了。

他坐牢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和王喜光的恩怨,如果是其他人,肯定就没这事了。

而“为槐花坐牢”这句话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在牢里还有香秀暖床呢!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7)

而在牢里的戏份,更是将导演的“三观不正”体现得淋漓尽致。

白景琦因为槐花的死进了监狱,但因为堂哥白景肆是北平警察局局长,所以,人家根本不是坐牢,而是住旅馆,甚至还有女人陪。

可这么一段极具讽刺意味的戏份,导演却只将笔墨放在了白景琦在牢里研究秘方之上,对于有钱人的随心所欲和目无法纪以及官商勾结的恶行却熟视无睹,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8)

虽然我自己不是“三观党”,用这“三观不正”四个字来评价文艺作品,也不太合适。

但是,你总不能在一部作品里为纳粹、日本军国主义背书吧,你总不能替封建主义摇旗呐喊吧。

退一万步讲,就算主角真的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杀人狂魔,但也应该更多地展现他的心理活动,他为什么怎么做?他这么多的原因是天性使然,还是后天影响?

如果再发挥,那就要推己及人,由个体到群体,由特殊到普遍,发展到了社会心理学的层面,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大宅门》有吗?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29)

很多伟大的作品,它所传递的思想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它对于时代有一种批判的精神。

比如《红楼梦》,贾宝玉已经算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另类了,可作者还是一个劲地黑他。那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亦或者在《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比起其他的土匪,已经很好了,但还是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态度,并不是一味地称颂。

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是清朝,施耐庵是元末明初,而郭宝昌创作《大宅门》的时间已经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了。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国剧(9分国剧经典就这)(30)

充其量,《大宅门》只是一部爽文式的古装剧罢了,正好它又出现在中国电视剧蓬勃发展的2000年前后,再加上童年滤镜的加持,所以,我们认为它是经典。

但事实上,它根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作品里的弊端就显露无遗;

再过二十年,它就像很多我们从未听说过影视剧一样,被历史的车轮远远抛在后面,至于经典,还差得很远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