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

印度一共有28个邦。这其中想要闹独立的邦有说是9个,也有人说是6个。事实上印度存在独立声音的邦是很多的,只不过有些邦独立的声音比较小,有些邦闹独立的声音则比较大。为什么印度内部各邦长期处于离心倾向呢?这在相当程度上和印度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事实上印度在相当漫长的古代历史时期只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而不能被称之为一个国家。在古代大多数时间里印度是分裂的,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印度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1)

也许有人会说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在我国民族融合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如今的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在上古时代是山越民族聚居的蛮荒之地,然而如今这些地区和中国其他地区使用着同样的方块字。如果用印度和中国进行对比就不难发现:如今的印度仍有14种官方语言,英语只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用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话说“英语在其他13种语言中起着连结的作用”。这里提到的14种语言只是被印度宪法明确规定为官方语言的。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2)

事实上印度全国一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较大语种就达33种。至今印度卢比上还印着二十多种官方承认的各地区语言,这其中包括梵语、巴利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等,南部居民几乎都不会使用印度斯坦族的印地语。印度的宗教体系同样也是极为复杂的:印度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 。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3)

关于印度人种的划分历来聚说纷纭。目前最受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1935年由B.s.古哈提出的。他将印度的种族划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地中海人、迪纳拉人、蒙古利亚人以及北欧人。数千年来雅利安人、马其顿人、突厥人等外来征服者一波接一波来到印度,千百年来印度人似乎已习惯了这种不同的征服者的统治,统一的印度民族这一概念始终未能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恰恰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人才真正萌发了民族主义的意识。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4)

印度最早的民族主义者正是在英式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所以印度作为一个国家其实是由英国殖民者所塑造出来的。在此之前“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而从来都不曾是一个国家,所以印度人也缺乏的统一的国家民族意识。种姓制和贫富分化导致的巨大国内矛盾则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国内各邦彼此之间的离心倾向。在印度1%最富的人拥有印度全国财富的一半以上,5%最富的印度人拥有全国财富的68.6%,10%最富的人拥有全国财富的76.3%。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5)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世界贫困人口的1/3来自印度。在印度超过8亿人每天生活费还不到2美元,这一数字占印度总人口的75%以上。印度的贫民窟人口达到了1.7亿。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约40%的儿童遭受着贫穷、缺乏教育、营养不良,甚至被边缘化。印度正被巨大的贫富落差撕裂为两个国家:一个是由政府官僚、商业世家、宝莱坞电影明星组成的在国际舞台上赚足了眼球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印度,一个是由贫民窟中走出的人士所组成的印度。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6)

当然印度各邦与中央政府的离心倾向程度是各有不同的:有的邦闹独立其实不过和美国加州一样仅限于喊喊口号的政治秀,有的邦可是成立了自己的武装组织和印度中央政府对抗。目前与印度中央政府对立最严重的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和特里普拉邦这6个邦。东北六邦之所以和印度本土存在强烈的离心倾向有着地缘、民族、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东北六邦与中国、不丹、缅甸、孟加拉国四国接壤,与印度本土之间通过西里古里走廊相连。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7)

西里古里走廊完全介于不丹、尼泊尔和孟加拉国之间,最狭窄之处只有20多公里。这样一条狭窄的通道显然制约了印度本土的地缘影响力向东北辐射。东北六邦的民族文化本就与印度本土迥然不同,又缺乏地缘联系、文化交流自然会产生相对强烈的离心倾向。和印度本土以雅利安人种后裔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同:东北各邦的居民主要是藏缅语族的人群。东北各邦的居民普遍有典型的黄种人特征,其祖先大多来自缅甸、泰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8)

东北六邦中的阿萨姆邦在历史上是傣泰民族建立的独立王国,直到1826年才被英国殖民者划入英属印度,1947成为独立后的印度治下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的居民自认为是华人后裔,1826年曼尼普尔邦被英国殖民者占领,1947年8月11日曼尼普尔宣布独立,1949年9月21日曼尼普尔在印度的压力下被迫加入印度。米佐拉姆邦在民族、语言、宗教各方面均与印度本土迥异:当地的米佐族人以米佐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全邦85%以上的人口信奉基督教。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9)

从东北六邦的历史来看:六邦居民的祖先多来自中国、缅甸、泰国等地,普遍具有典型的黄种人特征,在历史上大多曾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多是在英国殖民时期被强行划入英属印度,所以在民族、语言、宗教等各方面均与印度本土显得格格不入。同时地理位置上相对偏僻的东北各邦在经济发展上也相对滞后:特里普拉邦的经济水平在印度28个邦中排名倒数第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性以及经济上的欠发达使东北诸邦普遍受到印度本土居民的歧视。

印度东北各邦对印度的认同感(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与本土格格不入)(10)

印度本土民众对东北诸邦存在歧视心理,而印度政府则千方百计试图同化控制这一地区。东北六邦本是以黄色人种为主的地区,然而多年来印度一直在尝试从本土向东北移民。如今东北六邦中的特里普拉邦已不再是以黄种人为主的邦:如今从外部迁移而来的孟加拉人已占据该邦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当地土著居民已只占该邦人口的31%。其他5个邦对特里普拉邦发生的事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所以他们也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也会像特里普拉邦的原住民一样在自己的家乡被边缘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