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手机厂商现状(日赚8200万联发科崛起)

4月27日,联发科发布了 2022 年第一季度财报,归属母公司净利达新台币 332.61 亿元(约合 74.1 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换算下来,每天净赚8200万元人民币。

5G时代,联发科芯片正在强势崛起,2020年就已击败高通,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出货量第一,去年延续了这一成绩。

联发科手机厂商现状(日赚8200万联发科崛起)(1)

今年联发科天玑8000系列,在以往表现不佳的中高端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冲击力十足,甚至力压高通一头。

长期以来,大家的印象都是联发科芯片要比高通的便宜很多,那么联发科崛起之后,会不会导致手机价格下降?

崛起的原因

一、高端梦 自身努力

联发科被大众熟悉,还是山寨机时代,它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切中了市场需求,迅速发家,被视为“山寨机之父”。

但联发科一直有个高端梦。

4G时代,屡败屡战,甚至搭进去了当年的合作伙伴魅族Pro7。

5G时代,联发科超前布局,早早在集成式5G基带上投入大量研发,取得了技术优势,比如5G双卡双待、双载波聚合、节电技术等都是业内领先。

2020年,联发科发布了天玑品牌,推出天玑1000系列再度冲击高端市场,但主要还是被用到了中高端产品上。

去年年底,新一代联发科旗舰SoC——天玑9000,赶在高通、苹果之前首发4nm制程工艺,真正站在了技术最前沿。

今年发布的OPPO Find X5 Pro、vivo X80 Pro两款产品,均搭载了天玑9000,售价都在5000元以上。联发科芯片终于站上高端。

二、美国制裁华为,催生时代机遇

2019年,美国制裁华为,随后措施不断升级,导致麒麟芯片断供。

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出于对芯片断供的担忧,开始寻求芯片供应的多元化,联发科成为各家备选方案。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等品牌均有不少机型采用了联发科芯片。

另外,自骁龙888起,高通旗舰芯片在功耗方面一直被质疑过度发热,市场表现不佳。甚至,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发布会上都忍不住吐槽,“这个破芯片”。高通的拉胯,客观上给联发科创造了机会,厂商更愿意在高端市场上使用联发科芯片。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在国产手机厂商的支持下,2020年联发科手机芯片的出货量达到3.518亿颗,同比增长47.8%,首次击败高通,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

手机价格会更便宜吗

长期以来,大家都有一个印象,联发科的芯片比高通的便宜。那么联发科崛起后,会不会导致手机价格更加便宜?

以往高通一家独大,现在联发科挑战高通,追求对等的竞争关系,势必会将高通芯片的价格拽到一个合理的市场水平。整体来讲,联发科的崛起可以挤掉高通芯片价格中的水分,避免虚高。

不过,手机价位段的市场划分已经成型,从各价位段来说,应该不会有大幅下降。

1、高端市场上,手机价格不会有大变化。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联发科和各大国产手机厂商都在冲击高端,这个历史使命决定了,即便联发科想用价格换市场,也只能想想,而不能付诸实施。

高通在高端市场面临挑战,它可能会选择降价,但幅度不会太大。其更可能采取的措施是,改善产品,而不是大幅降价。

2、中高端市场,性价比会提升,但价格也很难下降。

联发科芯片的出货量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一,但市场结构并不合理,在中高端以上市场还处于追赶位置。

联发科手机厂商现状(日赚8200万联发科崛起)(2)

从2021年各价位段处理器市场占比来看,联发科在300美元以下的中低端和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因此,在这一价位段,联发科处于守势。

而在300美元至500美元的中高端市场,联发科处于攻势。其采取的策略是,通过“高端技术下放”以提高中高端产品的性价比,从而争夺更高的市场份额。天玑8000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

根据联发科 CEO 蔡力行的说法,今年一季度,多款搭载天玑8000、天玑8100的手机上市,其中数款成为热销产品。自第 2 季度起,将有更多采用天玑 8000 系列的高端机型出货至中国大陆、欧洲、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等地区。

小俱认为,在中高端市场,手机的性价比会有明显提升,但绝对价格预计不会有多大下降。

联发科崛起带来的另一个主要影响就是,必然带来其生态的改善。

以前,数码圈很多人不建议购买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手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优化不到位。比如,系统升级有限,往往更新一个版本后就不管了;游戏调校适配不到位,发挥不出最佳性能,体验不佳等等。

随着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手机越来越多,成为主力机型,这些适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总之,联发科的崛起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大好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