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条件较优越。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1个地级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城市),20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37个市辖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6456.7588万人。2019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浙江实现生产总值6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6%。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

上篇我们对浙江省台州市做了简单介绍,想必大家对台州市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介绍第十站丽水市,感谢大家的点评!

想了解之前的文章大家可以关注我,阅读我的往期内容,谢谢大家!

1.城市介绍

--丽(lí)水,古称处州,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省西南部,地势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设1个市辖区:莲都区,7县: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代管1县级市:龙泉市;市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 。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2005年1月,丽水市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9年12月,相继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2010年12月23日,浙江省关注森林组委会正式发文授予丽水“浙江省森林城市”称号。丽水获评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丽水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丽水文化属吴越文化。2020年,丽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0.02亿元,比2019年增长3.4%。

--先秦丽水属百越之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建处州。开皇十二年(592年)改为括州。大业三年(607年)改为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为括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处州路。明景泰三年(1452年)起,处州府辖丽水、龙泉、松阳、缙云、青田、遂昌、庆元、宣平、云和、景宁10县。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设立处州军政分府。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处州军政分府,1949年10月,设丽水专区。1952年撤销专区,各县分别划入温州专区、金华专区、衢州专区管辖。1963年5月,恢复丽水专区,辖丽水、青田、缙云、遂昌、云和、龙泉6县。1968年,改称丽水地区。1973年,恢复庆元县。1978年,设立丽水地区行政公署。1982年,恢复松阳县。1984年,设立景宁畲族自治县。1986年,撤销丽水县,设立县级丽水市。1990年,撤销龙泉县,设立县级龙泉市。2000年,撤销县级丽水市,设立莲都区。2000年7月19日,撤销行署建制,设丽水市,辖莲都区,缙云、青田、云和、松阳、遂昌、庆元六县,景宁一自治县,另代省管理一个龙泉市。

--丽水市位于浙闽隆起区组成部分,山脉属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丽水市在气候区划中隶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在区位上临近东海,受海洋影响较大,具有较明显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势上多中山丘陵地貌,具有较显著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与丘陵山地立体气候的叠加造就丽水优越的气候环境,是中国气候养生之乡。丽水气候的总体特征为“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降水丰沛,雨热同步,垂直气候、类型多样”。

2.美景

仙都风景名胜区

·兼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特别是鼎湖峰被誉为“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相传轩辕黄帝曾于此炼丹升天,黄帝祠宇是祭祀朝拜的重要场所,与黄帝陵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仙都景区包括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山四大景区和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等300多个景点。·《古剑奇谭》等近百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外景,被赞誉为“天然摄影棚”。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2)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3)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4)

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位于丽水西南,是中国著名美术写生基地和中国摄影之乡主要摄影创作基地。·其中,千年古镇大港头是古代浙江航运重要集散地之一,也是古堰画乡标志性景观之一。·千年古樟群、千年古镇、千年青瓷古窑址、千年古碑刻群等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镇区古街临江而建,古街边常能看到支着画板创作的人,颇有文艺气息。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5)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6)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7)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8)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9)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0)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1)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2)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3)

云和梯田景区

·云和梯田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最多有700多层,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整个梯田景区面积巨大,分为白银谷和九曲云环两大游览区域。白银谷更受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亲睐。·除了观赏梯田,还可以在七星墩守候云海日出;在坑根石寨看当年银矿留下的古井、老房子。·最佳游览时期是5-6月播耕时节、10月稻谷成熟时节和冬天下雪时节,景致分外迷人。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4)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5)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6)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7)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8)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9)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0)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1)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2)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3)

南尖岩景区

·景区不大,集合了云海、梯田、石林、竹海、瀑布、村落等多重景观。是江浙地区炙手可热的“摄影基地”。·早上五六点起来,去景区门口外的摄影长廊守候,运气好能拍清晨梯田间云雾缭绕的美景。·在观云亭可一览远处的群山,是不错的观景台。山坳里的大坑村和半岭村由纵横交错的田埂相连,很是宜人。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4)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5)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6)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7)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8)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9)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0)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1)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2)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3)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4)

遂昌千佛山景区

千佛山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石练镇,距离县城30公里,交通便利,是集生态旅游、朝拜养生、会议培训、疗养度假、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千佛山景区是国家体育局指定的国家级体养基地、中国佛教名山联盟成员、浙江省生态旅游区、浙江省五十个优秀景区、浙江省摄影艺术学会摄影创作基地和浙江省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5)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6)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7)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8)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9)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0)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1)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2)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3)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4)

3.美食

缙云烧饼

算是丽水美食的一张名片了,焦黄酥香,口感绵软的缙云烧饼外形小巧,味道芳香浓郁,非常好吃。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5)

红烧溪鱼

汤汁味浓,经滚油红烧过的溪鱼,鱼刺变成酥软,鱼肉可口,食之回味无穷,属缙云主要特色菜之一。好溪是缙云人的母亲河,盛产溪鱼,溪鱼生活在清澈无污染的好溪中,因为是野生繁殖,所以味道也特别鲜美,根本没有土腥味。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6)

蛋黄青蟹

是一道传统的浙江名菜,蟹肉鲜嫩,色泽金黄,蛋黄细腻,咸淡适口。这道蛋黄青蟹就是在保持蟹肉鲜嫩的基础上加入咸蛋黄的香糯,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烹饪方法,让青蟹吃起来别有风味。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7)

蟹汁鳜鱼

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名菜,蟹汁鳜鱼用温油将鱼肉浸熟,保持了鱼肉的鲜嫩润滑,这是中式的烹饪方法。然后又用牛奶、蟹粉、蛋清等原料制成蟹汁浇淋在鱼上,这又是西菜中的浇汁方法,所以说,这是中西结合,风格别具。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8)

缙云土面

也称爽面、索面卵。是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的的一种汉族传统美食。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因其细长、柔韧、滑软而成为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与缙云烧饼、红烧溪鱼合称缙云三大美食。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9)

敲肉羹

是浙江省缙云县的一大特色美食,缙云无论城乡婚庆喜宴,还是逢年过节、亲朋待客都离不开这一道菜。古书上说“羹者,五味调和”,这“敲肉羹”像隐世的缙云一样,古风盎然。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0)

麦豆饭

是松阳当地一道特色小吃,清明过后,松阳当地麦豆陆续上市。农家会选取新鲜麦豆粒和上等糯米,加入松阳竹叶烟熏火腿心或腊肉切碎的肉丁,放入盐、味精等调料在锅中稍炒入味,再加水焖熟。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1)

泥鳅火锅

是浙江丽水经典的汉族小吃。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它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用龙泉查田镇茶丰一带的本地鳅所烧的泥鳅火锅,没有泥腥味,且“味美而不油腻,香辣而不上火”。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2)

咸菜火锅

是浙江丽水传统的汉族名吃。丽水地处山区,山高水冷,山村乡民在秋冬之际,多食火锅。山区的火锅以咸菜、白菜、萝卜、南瓜、丝瓜、毛芋以及笋、蕨、野菌、苦菜等为主料,且多以自制咸菜为主。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3)

豆腐娘

就是黄豆刚磨好的豆糊糊,丽水很多地方都有吃豆腐娘的习惯,用一个锅仔让豆腐娘文火慢炖,煮透后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调味品,据说许多在外游子,最魂牵梦萦的就是这一口。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4)

4.名人事迹

吴三公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5)

人生履痕:南宋建炎四年(1130)出生于庆元县龙岩村,原名吴昱。他与辞官回乡的吴姓先祖一样,扎根在崇山峻岭中,开荒种地,狩猎伏虎,栽培香菇,推广栽培技术,中年信奉道教。宋嘉定元年(1208)吴昱去世,享年79岁。菇民们以不同的方式感恩吴昱,尊其为吴三公,供奉这位发明香菇的始祖为“菇神”。

历史功绩:吴昱在烧炭和采集野生菌蕈过程中,发现倒下的阔叶树皮层刀斧砍伤处会出菇,他就和乡亲们搭棚建寮砍树试验,发现多砍多出,即为“砍花法”,但有的却砍后不出,发声长叹后用刀斧猛击敲打,数日后即遍树出菇,此为“惊蕈术”,然后用枝叶遮盖了的树出菇更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初步总结了砍花、遮衣、惊蕈等制菇的特殊技艺。并不断地把香菇栽培技术传授给附近的老百姓,使龙泉、庆元、景宁三地成为一个独特的菇民区。

精神遗产:扎根山乡,勤劳勇敢,发明香菇,造福人类。

张玉娘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6)

人生履痕:南宋淳祐庚戌年(1250)出生于松阳县城一户官宦人家,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从小刺绣纺线习女红,弹琴作诗读圣贤,时人以班大家(班昭)比之。15岁时和与她同庚的书生沈佺订婚。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七世孙。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玉娘与沈佺自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因沈家日趋贫落,沈佺又无意功名,玉娘的父亲有了悔婚之意,玉娘竭力反对,玉娘父母迫于无奈,写信给沈家:“欲为佳婿,必待乘龙。”沈佺不得不与玉娘别离,随父赴京应试。玉娘不仅以私房钱资助沈佺,还写下了《山之高》。“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姣姣?我有所思在原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抒发了玉娘对沈佺的无比惦念和忧思。沈佺虽只有22岁,却通过经、论、策三场考试进入殿试,宋咸淳辛未年(1271)高中榜眼,金榜题名。沈佺由于攻读劳累,得了伤寒,回家一病不起。玉娘寄书于沈佺,称“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沈佺病逝后,玉娘为他守节5年,凄凉逝去。两家商议合葬于西郊枫林,侍女霜娥因悲痛“忧死”,另一名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便把这“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和鹦鹉)陪葬 “鹦鹉冢”。

历史功绩:留下诗117首,词16阙传世,诗词以歌咏爱情为主要题材,也写了爱国诗词,富有见地的咏史诗,反映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诗词,收录在《兰雪集》被编录于《四库全书》。后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张玉娘用生命的绝唱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般的凄美爱情。

精神遗产:崇尚爱情,坚贞不渝,勤奋好学,诗词传世。

何 澹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7)

人生履痕: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出生,龙泉上河村(今龙泉市兰巨豫章村)人,字自然,号小山。20岁进士及第,42岁国子监祭酒,主持全国学政,44岁升谏议大夫,50岁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为宋代处州籍第三位宰相。60岁辞官回乡报效桑梓。嘉定十二年(1219)何澹74岁病卒于丽水私宅,葬凤凰山与古堰相伴。朝廷罢朝三日,派遣礼官主持祭典,知政事卫泾作祭文:“为三朝之元老,一世之大贤”。

历史功绩:一是勤于政务,参与“庆元党禁”,推动历史进步。二是报效故土,开禧元年(1205),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主持修浚通济堰。“为图久远,不费修筑”,将原来的木坝改为石砌坝,同时将坝体设计为拱形,开创了中国以至于世界水利史上的先河,之后历经800多年完好无损,至今还灌溉碧湖平原六万亩良田。并在保定村修筑水塘,蓄水灌溉农田3000余亩。因水塘为洪州兵所筑,故名洪塘。开禧三年(1207年)处州知州王庭芝拆除应星桥上旧屋,建应星楼,何澹为之书碑《处州应星楼记》。这是处州命名缘由最早、最有权威的记录,留下州以星名的记载和宝贵书法艺术。嘉定二年(1209)主持修撰《龙泉县志》,开龙泉地方志之先河,并留下了可查证的最早、最完善的香菇栽培技术文献资料,同年在丽水修建了万象楼,山因以名。何澹成为香菇文化传播第一人,被誉为中华香菇文化之父。

精神遗产:勤政忠诚,不辞艰险,情系故土,爱国爱民。

刘 基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8)

人生履痕:元至大四年(1311)出生在青田县九都武阳村。少年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极快,“读书能七行具下”,称“神童”。14岁入处州府学,深得处州名儒郑复初青睐,17岁转青田石门洞石门书院攻读《春秋》,苦习举业五年,23岁进士及第。26岁被授江西高安县丞。38岁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元至正八年(1348)50岁的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60岁被授命为弘文馆学士,后又授命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65岁告老还乡,当年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

历史功绩:刘基为开创明朝基业,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基建议朱元璋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被誉为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有寓言散文《郁离子》和《诚意伯文集》等行世。

精神遗产:一身正气,追求光明,立三不朽,世人楷模。

卢 镗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9)

人生履痕:明弘治十八年(1505)出生在丽水县城千户官邸。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深谙军事。十八岁世袭入伍抗倭,27岁凭借战功荣升温州盘石卫把总,38岁任职福建镇海卫千户,历官福建都指挥佥事、都指挥、参将、江浙副总兵、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职,官至朝廷二品大员。万历五年(1577),卢镗病逝于丽水城,享年七十三。他的墓园在处州府北郊白云山麓。

历史功绩:卢镗在江浙闽沿海奋勇抗倭三十多年,身经数百战,战功标青史,俘斩倭寇万余人。卢镗官居高位,但清正廉洁,家计萧然,清贫如平民,世人无不叹其清廉。

精神遗产:保家卫国,身经百战,民族英雄,千古流芳。

汤显祖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0)

人生履痕:1550年生于江西临川书香世家,22岁、25岁两次进京会试,时文不合考官胃口落榜;27岁、30岁两次拒绝张居正拉拢而与功名失之交臂。33岁第五次参加会试,时张居正已经逝世,汤显祖实至名归,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词祭司主事等。抨击朝政,被贬到广东雷州半岛的徐闻当了一名编外典史。1593年量移遂昌任县令五年,1598年辞官回家,1616年67岁盍然而逝。

历史功绩:在遂昌任上推行“仁政惠民”,兴教办学,劝农耕作,惩治豪强,灭虎除害,受到老百姓的普遍爱戴。留下“除夕遣囚”“纵囚观灯”等佳话。著《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临终以《决世语》作遗言:临终之时,别无他愿,惟有七祈,即一祈免哭,一祈免僧度,一祈免牲,一祈免冥钱,一祈免奠章,一祈免崖木,一祈免久露。体现了一个政治家、文学家的无畏的气魄。

精神遗产:不屈强势,体恤民情,临川四梦,戏曲弘道。

杜光庭

浙江省丽水市基本概况(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1)

人生履痕: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出生在处州缙云,少习儒学,博通经、子,21岁参加科举失败,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拜师应夷节学道。36岁,唐僖宗闻其名声,召入宫廷,赐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赐号“广成先生”。38岁到四川,在青城山弘道。享年84岁。

历史功绩:撰写了《道德真经广圣义》50卷,《太上黄箓斋仪》58卷,《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医学代表作《广成先生玉函经》,《历代崇道记》1卷,道教音乐韵曲“广成韵”以及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开山鼻祖代表作《虬髯客传》,杜光庭诗作的评价为“与乐天齐肩”。杜光庭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不愧为道教理论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还是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医学家,被誉为宝玉大圭、道门领袖、传真天师、广成先生、山中宰相、上柱国蔡国公等。

精神遗产:博学经史,著述弘道,道门领袖,世代敬仰。

5.诗词歌赋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水调歌头》(处州烟雨楼落成,欲就中秋,后值雨)

宋代:李处全

楼观数南国,烟雨压东州。

溪山雄胜,天开图画肖瀛洲。

我破瀛洲客梦,来剖仙都符竹,乐岁又云秋。

聊作幻师戏,肯遗后人愁。

趁佳时,招我辈,共凝眸。

君侯胸次邱壑,意匠付冥搜,

刻日落成华栋,对月难并清景,千丈素光流。

老子兴何极,小子趣觥筹。

《处州洞溪》

唐代:方干

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

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

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

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


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上期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浙江省—台州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