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30个问题(西游记100问100.西游记大事年表)

(仅供参考)序号,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西游记的30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西游记的30个问题(西游记100问100.西游记大事年表)

西游记的30个问题

西游记大事年表

(仅供参考)

序号

时间

事件

判断时间的依据

备注

1

开天辟地之后不久

麒麟、凤凰、玉兔、孔雀、大鹏等动物出现。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镇元大仙等最早一批修炼者出现。

第77回如来说【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

第86回,孙悟空说【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

第95回玉兔说【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计年。混沌开时吾已得,洪蒙判处我当先】。

元始天尊,元始的意思就是这一元开始的时候。

镇元大仙号称与世同君,与世界同龄,那么也是最早的一批修炼者。

2

2.268亿余年前

玉帝开始修持

玉帝的妹妹应该也同时进行修炼,进而成仙

第7回如来叙述,玉帝苦历过1750劫,每劫129600年

3

公元前653年左右

通天河老白鼋开始修炼

第49回【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

取经团抵达通天河是公元647年。

4

公元前578年左右

孙悟空出世

闹地府342岁,当弼马温15年,齐天大圣180年,八卦炉49年,在五行山下631年(王莽篡汉8年-贞观13年639年),共1217年。从公元639年往前推1217年,是前578年。

5

公元前500年-前400左右

牛魔王出世

第42回红孩儿说【我父王平日吃人为生,今活彀有一千余岁】

644年取经团遇到红孩儿,牛魔王和孙悟空的年龄差不多。

6

公元前347年左右

三只犀牛到了金平府

第91回【此山名青龙山,内有洞名玄英洞,洞中有三个妖精:大的个名辟寒大王,第二个号辟暑大王,第三个号辟尘大王,这妖精在此有千年了】

7

公元前216年左右

孙悟空出发拜师学艺

第2回,孙悟空对菩提祖师说,我离家二十年了。

8

公元前236年左右

孙悟空大闹地府

第3回,地府生死簿上1350号写着孙悟空寿命342岁。

9

公元前221年左右

孙悟空上天当了半个多月弼马温,嫌官小回到了花果山

第4回,小猴们说【“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馀,那里有十数年?”】

10

公元前41年左右

孙悟空在天上当了半年的齐天大圣。书中第一届蟠桃宴,偷吃蟠桃、仙酒、仙丹,又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兵围剿,擒获孙悟空。

第5回,【四健将打扫安歇叩头礼拜毕。俱道:“大圣在天这百十年,实受何职?”大圣笑道:“我记得才半年光景,怎么就说百十年话?”】

11

8年

孙悟空被关在八卦炉里炼了49天上天。出来以后大闹天宫,被如来降服,压在五行山下。

一块砖落在人间,形成火焰山。

第7回【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12

8年左右

如来召开第一届盂兰盆会。镇元大仙参会,唐僧的前世金蝉子给镇元大仙敬过茶。

第24回镇元子说【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五百年和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都是虚指。

13

同上

大鹏吃了狮驼国满城人,夺了江山。

第74回【小钻风道:“我大大王与二大王久住在狮驼岭狮驼洞。三大王不在这里住,他原住处离此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

这里的五百年前,也是虚指,和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时间差不多。

14

300年左右

书中第二届蟠桃宴,卷帘大将打碎玻璃盏,被贬下界。

如来派李天王擒拿白毛老鼠精。

沙和尚下凡时间在300年左右

15

300年左右

第二届盂兰盆会。

金蝉子被贬也在同一时期。

第73回,毗蓝婆菩萨说【我自赴了盂兰会,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门】

16

300年左右

红孩儿出生,在火焰山修行

第40回土地山神说【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

17

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

真武出生。

第66回【上帝祖师,乃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孕,怀胎一十四个月,于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初一日午时降诞于王宫。】

甲辰年实际是584年。取经团遇到黄眉大王,孙悟空找真武帮忙。这时是649年,真武才65岁,非常年轻的神仙。

18

608年(隋炀帝大业四年)

唐僧转世投胎

取经结束时,653年,唐僧是45岁,那么是608年出生。

19

613年左右(隋炀帝大业九年)

披香殿侍女下凡到宝象国,成为百花羞公主。

第29回宝象国战役发生于643年,【长老闻言,泪眼偷看那妇人约有三十年纪】。

20

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

车迟国国王登基。

第45回车迟国战役发生于645年,【国王大喜道:“寡人做了二十三年皇帝】。

21

625年(唐高祖武德八年)

三大仙到车迟国成为国师

第44回【只因这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天无点雨,地绝谷苗,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正都在倒悬捱命之处,忽然天降下三个仙长来,俯救生灵。】

22

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

天庭奎木狼下凡,抓住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成亲。

第29回百花羞说【我是那国王的第三个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只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间,被这妖魔一阵狂风摄将来,与他做了十三年夫妻。】

取经团到碗子山波月洞是642年。前推13年是629年,贞观3年。

23

630年左右

书中第三届蟠桃宴,天蓬元帅被贬下界

猪八戒下凡时间不长,几年左右。他认识真武。

24

638年(唐太宗贞观12年)

灵感大王从观音南海处抵达通天河为王

第49回【老鼋道:“大圣,你不知这底下水鼋之第,乃是我的住宅,自历代以来,祖上传留到我。我因省悟本根,养成灵气,在此处修行,被我将祖居翻盖了一遍,立做一个水鼋之第。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啸波翻,他赶潮头,来于此处,仗逞凶顽,与我争斗,被他伤了我许多儿女,夺了我许多眷族。】

25

639年(贞观13年)7月15日

如来召开盂兰盆会,发起取经工程。观音奉佛旨前往东土组建取经团。

第8回【佛祖居一月灵山大雷音宝刹之间,一日,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增、尼等众,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今值孟秋望日。】

书中提到贞观13年是己巳年,而实际上的己巳年是609年、669年,和639年正好相差30年。蟠桃宴大概每天上年一次,360地上年,按669年来算差不多相隔两届。为了与历史上的贞观纪年对应,在表中仍然以历史上的纪年为准。

26

639年(贞观13年)7月

观音陆续遇到沙僧、猪八戒、小白龙、孙悟空。猪八戒之后入赘高老庄。

猪八戒遇到观音以后才开始吃素,取经团到高老庄的时候,高才和高太公说猪八戒三年前入赘,而且吃素,所以猪八戒是遇到观音以后才入赘的。

27

639年(贞观13年)9月12日

唐僧从长安出发往西天取经。

第13回【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

28

639年(贞观13年)9月14日

唐僧一行抵达法门寺

第13回【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

法门寺在今陕西宝鸡。

29

639年(贞观13年)9月下旬

唐僧一行抵达大唐边界河州卫。唐僧一行抵达双叉岭,两随从被妖精吃掉。唐僧到了两界山,遇到刘伯钦,解救孙悟空。翻过两界山,是鞑靼国界。

第13回【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

其他参考第13、14回内容。

巩州在今甘肃省境内。河州卫在今甘肃临夏。

30

639年(贞观13年)初冬

孙悟空打死六个毛贼,被戴上了紧箍儿。

第14回【三藏上马,行者引路,不觉饥餐渴饮,夜宿晓行,又值初冬时候】

31

639年(贞观13年)12月

取经团收服小白龙。六丁六甲等神仙前来暗中保护唐僧。到西番哈咇国界,落伽山山神土地给了马鞍等器具。

第15回【却说行者伏侍唐僧西进,行经数日,正是那腊月寒天】

32

639年(贞观13年)某个时间

乌鸡国发生干旱,文殊菩萨的青狮变成一个道士到了乌鸡国,会下雨,获得了国王的信任。

第37回乌鸡国王说【这里五年前,天年干旱】

取经团到乌鸡国是贞观18年。

33

640年(贞观14年)春

取经团抵达观音禅院,观音降服黑熊精。

第15回【此去行有两个月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虏虏、回回,狼虫虎豹。光阴迅速,又值早春时候】

34

640年(贞观14年)某个时间

太上老君的青牛下凡。

第52回【老君道:“想是前日炼的七返火丹,吊了一粒,被这厮拾吃了。

  那丹吃一粒,该睡七日哩,那孽畜因你睡着,无人看管,遂乘机走下界去,今亦是七日矣。】

取经团遇到青牛精是贞观21年。

35

641年(贞观15年)春

乌鸡国王被青狮怪推到了井里淹死。

第37回【朕与他同寝食者,只得二年。又遇着阳春天气,红杏夭桃,开花绽蕊,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那时节,文武归衙,嫔妃转院。朕与那全真携手缓步,至御花园里,忽行到八角琉璃井边,不知他抛下些甚么物件,井中有万道金光。哄朕到井边看甚么宝贝,他陡起凶心,扑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内,将石板盖住井口,拥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怜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个落井伤生的冤屈之鬼也!】

取经团抵达乌鸡国是贞观18年

36

641年(贞观15年)某个时间

七个蜘蛛精抵达盘丝洞,占了濯垢泉。

第73回【土地叩头道:“那妖精到此,住不上十年。小神自三年前检点之后,方见他的本相,乃是七个蜘蛛精。他吐那些丝绳,乃是蛛丝。”】

取经团抵达盘丝洞是在贞观24年。不到十年,按九年计算。

37

642年(贞观16年)春

取经团抵达西牛贺洲乌斯藏国高老庄,收服猪八戒。

第18回【众僧远送方回。行者引路而去,正是那春融时节,但见那:草衬玉骢蹄迹软,柳摇金线露华新。桃杏满林争艳丽,薜萝绕径放精神。沙堤日暖鸳鸯睡,山涧花香蛱蝶驯。这般秋去冬残春过半,不知何年行满得真文。】

高太公讲猪八戒是三年前入赘,吃素,说明猪八戒是贞观13年遇到观音以后入赘高老庄的。

38

642年(贞观16年)春

取经团抵达浮屠山,遇到乌巢禅师。

第19回【三众进西路途,有个月平稳。行过了乌斯藏界,猛抬头见一座高山。】

39

642年(贞观16年)夏

取经团抵达黄风岭,灵吉菩萨收服黄风怪。

第20回【且说他三众,在路餐风宿水,带月披星,早又至夏景炎天。】

40

642年(贞观16年)秋

取经团抵达流沙河,收服沙和尚。

第22回【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

41

642年(贞观16年)九秋

取经团抵达四圣庄,骊山老母、观音等变作美女试探取经团。

第23回【真个也光阴迅速,又值九秋】

骊山老母扮演的贾寡妇自称丁亥年出生,今年45岁。历史上的丁亥年是567、627年,那么加上44,正好是612、672年,和之前的609、669年对的上。

42

642年(贞观16年)某个时间

四海龙王的妹妹、泾河龙王的夫人、小鼍龙的母亲生病去世。

第43回【敖顺道:“只嫁得一个妹丈,乃泾河龙王。向年已此被斩,舍妹孀居于此,前年疾故了。”】

取经团抵达黑水河是贞观18年。

43

643年(贞观17年)春

取经团经过万寿山五庄观,发生人参果树事件。

第24回【在路餐风宿水,行罢多时,忽见有高山挡路】【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

44

643年(贞观17年)春

取经团经过白虎岭,三打白骨精,孙悟空被逐。之后是宝象国黄袍怪战役,孙悟空又回到取经团。

这几回缺少时间上的描述,姑且认为时间跨度不长。

45

644年(贞观18年)春

取经团经过平顶山莲花洞,打败金角银角大王。

第32回【却又值三春景候】,五庄观已经三春时节了,可以认为到平顶山的时候又过了一年。认为是同一年也不影响。

46

644年(贞观18年)8月

取经团抵达乌鸡国宝林寺,救活了乌鸡国王,打败了文殊的青狮。

第36回【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师徒们行罢多时,】【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记得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秋残冬至,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离开长安四五个年头,从贞观13年9月出发,那么现在应该是贞观18年,唐僧赏月,说今夜最明鲜,应该是8月15日中秋节。这样来算,不满五年,符合四五个年头。如果是贞观17年的话,不满4年。

47

644年(贞观18年)初冬

取经团抵达号山,在观音的帮助下打败红孩儿。

第40回【正值秋尽冬初时节】

48

644年(贞观18年)冬

取经团抵达黑水河,西海龙王太子摩昂协助打败了小鼍龙

第43回【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耳】

49

645年(贞观19年)春

取经团抵达车迟国,打败三大仙

第44回【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

50

645年(贞观19年)7月1日

万圣龙王、九头虫偷走了祭赛国的舍利子

第62回【只是三年之前,孟秋朔日,夜半子时,下了一场血雨】

取经团抵达祭赛国是贞观22年

51

646年(贞观20年)某个时间

牛魔王入赘玉面公主。

第60回【土地道:“大力王乃罗刹女丈夫。他这向撇了罗刹,现在积雷山摩云洞。有个万岁狐王,那狐王死了,遗下一个女儿,叫做玉面公主。那公主有百万家私,无人掌管,二年前,访着牛魔王神通广大,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

取经团抵达火焰山是贞观22年秋

52

647年(贞观21年)5月5日端午节

金毛犼抢走了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紫阳真人张伯端赴佛会路过,给了金圣宫一件霞衣。

第69回【三年前,正值端阳之节】

取经团抵达朱紫国是贞观24年

53

647年(贞观21年)秋

取经团抵达通天河,观音协助打败灵感大王

第47回【晓行夜住,渴饮饥餐,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东土大唐到我这里,有五万四千里路】

第48回【三藏道:“老施主不知贫僧之苦。我当年蒙圣恩赐了旨意,摆大驾亲送出关,唐王御手擎杯奉饯,问道几时可回?贫僧不知有山川之险,顺口回奏,只消三年,可取经回国。自别后,今已七八个年头,还未见佛面】

七八个年头,那么是多于七年少于八年,应该是贞观21年了

54

647年(贞观21年)冬

取经团抵达通天河西岸,金兜山金兜洞遇到青牛精,太上老君出手降服。

第50回【四众奔西,正遇严冬之景】

55

647年(贞观21年)某个时间

白鹿精抵达比丘国,成为国师。

第78回【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

取经团抵达比丘国是贞观24年

56

648年(贞观22年)春

取经团抵达西梁女国。

第53回【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

57

648年(贞观22年)端午节

西梁女国境内,发生真假美猴王事件。

第56回【他师徒们行赏端阳之景,虚度中天之节】第58回【这大圣道:“我因保唐僧西天取经,路过西梁国,至一山,有强贼截劫我师,是老孙打死几个,师父怪我,把我逐回。】

奇怪的是,西梁女国都是女人,怎么会有男性强盗呢?只能解释为只有首都全是女人。

58

648年(贞观22年)秋

取经团抵达火焰山

第59回【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

59

648年(贞观22年)初冬

取经团抵达祭赛国首都,二郎神协助打败九头虫。

第62回【师徒们散诞逍遥,向西而去,正值秋末冬初时序】

60

648年(贞观22年)冬末至649年初春

取经团抵达荆棘岭

第64回【正是时序易迁,又早冬残春至】【三藏合掌躬身答曰:“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

此时唐僧40岁,符合608年出生。

61

649年(贞观23年)12月25日

玉帝出行,凤仙郡推倒了贡品

第87回【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

取经团抵达凤仙郡是贞观25年

62

650年(贞观24年)3月3日

弥勒佛去参加元始会

第66回弥勒佛所说。

63

650年(贞观24年)春

取经团抵达小西天小雷音寺,弥勒佛降服黄眉大王。

第65回【四众西进,行彀多时,又值冬残,正是那三春之日】

64

650年(贞观24年)春深

取经团遇到大蛇精。

第67回【行经个月程途,正是春深花放之时】

65

650年(贞观24年)夏

取经团抵达朱紫国,打败金毛犼,救回金圣宫

第68回【光阴迅速,又值炎天】

66

650年(贞观24年)

灭法国国王许愿要杀10000个和尚。

第84回【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

取经团抵达灭法国是贞观25年

67

651年(贞观25年)春,4月8日左右

取经团抵达盘丝洞,打死了七个蜘蛛精,毗蓝婆菩萨协助打败了蜈蚣精。

第72回【行彀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老姆道:“我才自龙华会上回来,见你师父有难】

龙华会,指如来的生日,每年四月初八。

68

651年(贞观25年)秋

取经团抵达狮驼岭,如来御驾亲征大鹏

第74回【走多时,又是夏尽秋初】

69

651年(贞观25年)冬

取经团抵达比丘国,打败了白鹿精。

第78回【又经数月,早值冬天】

70

651年(贞观25年)某个时间

九头元圣抵达竹节山。

第90回【那土地战兢兢叩头道:“那老妖前年下降竹节山】

取经团抵达玉华州是贞观27年,前年是贞观25年

71

652年(贞观26年)春

取经团抵达镇海禅林寺,李天王协助抓住了白毛老鼠精。

第80回【四众行彀多时,又过了冬残春尽】

72

652年(贞观26年)夏

取经团抵达灭法国,孙悟空给他们都剃成了秃子。随后打死了隐雾山折岳连环洞的南山大王豹子精。

第84回【不觉夏时】

南山大王在这里都几百年了。

这里距离天竺国不到一千里了。

73

652年(贞观26年)夏

取经团抵达天竺国外郡凤仙郡,帮他们求雨。

第87回【行经数日,忽见一座城池相近】

74

652年(贞观26年)3月

玉兔精抵达天竺国首都,把公主弄到了布金禅寺。

第93回【老僧道:“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就有悲怨之声。弟子下榻,到祇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话表那个天竺国王,因爱山水花卉,前年带后妃、公主在御花园月夜赏玩,惹动一个妖邪,把真公主摄去,他却变做一个假公主】

取经团抵达天竺国首都是贞观27年

75

653年(贞观27年)正月

取经团抵达玉华州,太乙救苦天尊协助打败了狮子精。

第88回【此时光景如梭,又值深秋之候】【贫僧在路,已经过一十四遍寒暑矣。”王子笑道:“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

玉华州距离金平府非常近,所以认为两地的时间在同一年

76

653年(贞观27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取经团抵达金平府,在四星的协助下打败了三只犀牛。

第91回【唐僧师徒四众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去有五六日程途,又见一座城池】【斋罢,唐僧要行,却被众僧并斋主款留道:“老师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耍耍去不妨。”唐僧惊问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阴都错过了,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众僧笑道:“老师拜佛与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

77

653年(贞观27年)3月左右

取经团抵达布金禅寺、天竺国首都。打败玉兔精。

取经团在金平府住了一个月,路上走了半个月。第93回【行有半个多月】

78

653年(贞观27年)夏

取经团抵达铜台府地灵县,发生寇员外事件。

第96回【正是春尽夏初时节】

79

653年(贞观27年)9月

取经团抵达灵山。

西游记各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我整理了大事年表。

当然,小说毕竟不是历史,时间的设定不可能特别严谨准确,我努力通过书中关于时间的描述,梳理出一份相对比较合理的时间表来。

西游记的时间表,其实关键的是取经路上这14年,其他事件的时间都比较容易确定,就不多讲了。我们对时间表的分析从如来发起取经工程开始,月、日一律采用农历。

1.贞观13年(公元639年)7月15日,如来召开盂兰盆会,发起取经工程。

这个时间是明确的,第8回【今值孟秋望日】,孟秋就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7月,望是15号,满月。观音随后出发前往东土大唐组建取经团。

至于年份为什么是贞观13年,我们看下一条。

2.贞观13年(公元639年)9月12日,唐僧从长安出发去西天取经。

第13回,【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这里的时间是贞观13年9月12日。

贞观13年,我采用历史上真实的贞观13年(公元639年)。而西游记中的贞观13年,第9回提到【今却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龙集贞观。此时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这是己巳年,但公元639年是乙亥年,离得最近的己巳年是609年和669年。这里为了与真实历史对应,采用639年。实际上影响不大。

那么,如来发起取经工程,和唐僧出发取经是在同一年吗?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观音逆向走完了十万八千里取经路,安排好了沙僧、猪八戒、小白龙、孙悟空,同时在长安导演了一大出戏,时间够不够用呢?

首先这两个时间在不在同一年,影响也不大。由于观音从灵山抵达长安的时间,书中没有提,我们从观音抵达长安开始算起。实际上观音路上虽然是半云半雾,但走的是很快的,第8回说【他与木吒离了此处,一直东来,不一日就到了长安大唐国】,从五行山到长安,不到一天就走了五千里路(观音禅院唐僧自述出长安边界有五千余里),那么不休息的话一天走一万里是完全可能的,走十万八千里顶多十几天。

第一出戏,渔樵对话,我们定为X日。同一天,泾河龙王去长安城里见到了袁守诚,约定看明天的下雨情况。

X 1日,泾河龙王私自改了时间和雨量,砸了袁守诚的卦铺,袁守诚说你明天就要被斩了,还在这儿浪呢。泾河龙王晚上去找李世民求情。

X 2日,魏征在和李世民下棋期间,梦中斩了泾河龙王。当天晚上,泾河龙王的鬼魂来找李世民索命,被观音赶走。

X 9日,李世民被龙王的鬼魂惊吓以后,生病不能上朝,寝宫外闹鬼,【不觉倏五七日】,按最长的来算,在X 2日以后过了7天。这一天太医来诊治,说李世民活不过7天了。

接下来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给李世民守前门,连续二三夜。李世民体谅他们的辛苦,换成画像,又过了二三天。

X 15日,后门又闹鬼,魏征来给李世民把守后门。

X 16日,李世民驾崩。原文说【一日】,不知道具体间隔了几天,按一天算,正好符合太医说的活不过7天。太后召集群臣,准备李世民的后事。李世民驾崩,抵达地府。崔判官说半月前看到泾河龙王来告李世民,时间差不多能对得上。

X 19日,李世民地府三日游结束,回到阳间。

X 20日,李世民缓过劲来了,继续上朝,部署了几件事:一是大赦天下,二是招人去地府送瓜果,三是派尉迟公找相良还钱,四是招僧筹办水陆大会。筹办水陆大会看起来发生在给相良还钱、修建大相国寺之后,【工完回奏,太宗甚喜。却又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时间不太明确。暂定招僧的时间比较早,因为水陆大会是崔判官特别交代李世民的,优先级肯定是比较高的。

X 50日,【那消个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不到一个月,天下僧人聚集到长安。这里按30天算,其实是会多出来几天的。

X 51日,魏征与萧瑀、张道源选出了唐僧来主持水陆大会,然后【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这个良辰吉日就是9月3日。

9月3日,水陆大会开始。

9月4日,观音和木叉变成两个癞和尚,把九环锡杖和锦斓袈裟给了宰相萧瑀,萧瑀带他们见了李世民,李世民把宝物给了唐僧。

9月9日,水陆大会第七天正会,李世民也在。观音过来,说西天有大乘佛法,让李世民派人去西天取经。

9月12日,李世民送唐僧出发。其实这个时间有点问题,9月9日水陆第七天正会的时候,观音现身,然后【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奏曰:“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实际上第二天唐僧就出发了,应该是9月10日才对。这是个小bug。

这样对照起来,X 51日,再加上后面从9月3日到12日的10天,正好在两个月左右。考虑到【那消个月之期】,其实不到一个月,那么观音从灵山出发,到唐僧从长安出发,两个月的时间稍微超过了一些,不过问题不大,勉强能对得上。但可以肯定的是,观音从灵山出发和抵达长安的时间,肯定不会间隔一年以上,所以我把两个时间定在同一年,贞观13年(639年)。

3.贞观13年(639年)9月14日,唐僧一行抵达法门寺

第13回提到,唐僧从长安出发以后,【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法门寺在今陕西宝鸡。

4.贞观13年(639年)9月下旬,唐僧一行抵达大唐边界河州卫、双叉岭、两界山

第13回【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巩州在今甘肃省境内。河州卫在今甘肃临夏。

第二天唐僧一行早起出发,在双叉岭,两随从被妖精吃掉。唐僧自己到了两界山,遇到刘伯钦,解救孙悟空。翻过两界山,是鞑靼国界。

5.贞观13年(639年)初冬孙悟空打死六个毛贼,被戴上了紧箍儿。

第14回,师徒二人在老陈家借宿,第二天,【三藏上马,行者引路,不觉饥餐渴饮,夜宿晓行,又值初冬时候】,然后遇到六个毛贼。

6.贞观13年(639年)12月取经团收服小白龙。

第15回【却说行者伏侍唐僧西进,行经数日,正是那腊月寒天】,这一回到了鹰愁涧,收了小白龙。六丁六甲等神仙前来暗中保护唐僧。到西番哈咇国界,落伽山山神土地给了马鞍等器具。

7.贞观14年(640年)春,取经团抵达观音禅院,观音降服黑熊精。

第15回,收了小白龙,落伽山土地山神送来马鞍等用具以后,师徒二人继续出发,【此去行有两个月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虏虏、回回,狼虫虎豹。光阴迅速,又值早春时候】,抵达观音禅院。

8.贞观16年(642年)春,取经团抵达西牛贺洲乌斯藏国高老庄,收服猪八戒。

从观音禅院到高老庄,时间跨度长达两年。本来我觉得两个剧情之间不至于间隔这么久,但分析下来,两年是比较合理的。

第18回,取经团离开观音禅院,【众僧远送方回。行者引路而去,正是那春融时节,但见那:草衬玉骢蹄迹软,柳摇金线露华新。桃杏满林争艳丽,薜萝绕径放精神。沙堤日暖鸳鸯睡,山涧花香蛱蝶驯。这般秋去冬残春过半,不知何年行满得真文。师徒们行了五七日荒路,忽一日天色将晚,远远的望见一村人家。】这段话中有两个时间描述,一个是在诗词里【这般秋去冬残春过半,不知何年行满得真文】,可以理解为是形容季节交替、年复一年,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一个是【师徒们行了五七日荒路】,似乎离开观音禅院的时间不长。

但接下来高才和高太公的话,有明确的时间信息。

高才说【我那太公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三年前被一个妖精占了】。

高太公说【不期三年前,有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他说是福陵山上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若再吃荤酒,便是老拙这些家业田产之类,不上半年,就吃个罄净!】

那么猪八戒是三年前到高老庄入赘的,而且吃素不吃荤。两个信息结合起来看,猪八戒应该是在遇到观音以后才到高老庄入赘的,不然不可能吃素,之前猪八戒是吃人的。而观音遇到猪八戒是在贞观13年,所以取经团抵达高老庄应该是贞观16年了。

第8回,观音去大唐组建取经团的路上遇见了猪八戒,【菩萨才与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替他起个法名,就叫做猪悟能。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这里明确讲猪八戒是从遇到观音以后戒掉吃荤的。

第19回,猪八戒交代,【我本是观世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教我等他,这几年不闻消息。】【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这话一是印证了猪八戒是遇到观音以后才吃素的,二是说明猪八戒在这里等待了好几年才等到取经团。【前年】这个词,在西游记中有时候不是指去年的去年,而是泛指之前某年。

所以,我将取经团抵达高老庄的时间判定为贞观16年,尽管这个时间跨度有点大,但确实是更符合剧情的。

高老庄是第一个明确在西牛贺洲境内的地点,看来在从观音禅院到高老庄的两年时间内,取经团渡过了西海,只是作者省略了。过西海这一段,完全可以安排小白龙的一些戏份。

9.贞观16年(642年)春,取经团抵达浮屠山,遇到乌巢禅师。

第19回【三众进西路途,有个月平稳。行过了乌斯藏界,猛抬头见一座高山。】

10.贞观16年(642年)夏,取经团抵达黄风岭,灵吉菩萨收服黄风怪。

第20回【且说他三众,在路餐风宿水,带月披星,早又至夏景炎天。】

11.贞观16年(642年)秋,取经团抵达流沙河,收服沙和尚。

第22回【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取经团历时三年,正式组建完成。

12.贞观16年(642年)九秋,取经团抵达四圣庄,骊山老母、观音、文殊、普贤变作美女试探取经团。

第23回【真个也光阴迅速,又值九秋】。这里的又值九秋,肯定不是说到了第二年的秋天,因为这一回沙僧说过【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说明和流沙河战役是同一年。流沙河战役已经到秋天了,过了两个月,现在应该是九月了。

骊山老母扮演的贾寡妇自称丁亥年出生,今年45岁。历史上的丁亥年是567、627年,那么加上45,正好是612、672年,和之前的己巳年609、669年对的上,取经出发3年了。

13.贞观17年(643年)春,取经团抵达万寿山五庄观。

第24回【在路餐风宿水,行罢多时,忽见有高山挡路】【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

14.贞观17年(643年)春,取经团经过白虎岭,三打白骨精,孙悟空被逐。之后是宝象国战役,孙悟空又回到取经团。

取经团在五庄观住了几天,抵达白虎岭,发生了三打白骨精。

宝象国战役,没有明确的时间上的描述,暂且认为时间跨度不长。

宝象国公主百花羞于13年前的8月15日被黄袍怪抓走,那么是在贞观4年(630年)。

15.贞观18年(644年)春,取经团经过平顶山莲花洞,打败金角银角大王。

第32回,取经团从宝象国出发,【自宝象国救了公主,承君臣送出城西,说不尽沿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却又值三春景候】。五庄观战役,已经是贞观17年的三春时节了,那么这里的【又值三春】,可以认为是下一年了。当然,也可以认为仍然是贞观17年春,不影响后面乌鸡国战役的时间。

16.贞观18年(644年)8月,取经团抵达乌鸡国宝林寺,救活了乌鸡国王,打败了文殊的青狮。

第36回提到,【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师徒们行罢多时】【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记得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秋残冬至,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离开长安四五个年头,从贞观13年9月出发,那么现在应该是贞观18年,唐僧赏月,作了一首诗,里面有一句【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应该是8月15日中秋节。这样来算,不满五年,符合四五个年头的说法。如果还是贞观17年8月15日的话,那就不满四年了。

17.贞观18年(644年)初冬,取经团抵达号山,在观音的帮助下打败红孩儿。

第40回,取经团告别乌鸡国国王,【正值秋尽冬初时节】【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余】,到号山的时候是9月下旬了。不过,乌鸡国战役全程没几天,一下子从8月15日跳到了9月,时间上不是非常严谨。

18.贞观18年(644年)冬,取经团抵达黑水河,西海龙王太子摩昂协助打败了小鼍龙。

第43回,取经团从红孩儿的号山继续出发,【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耳】,这是黑水河了。

19.贞观19年(645年)春,取经团抵达车迟国,打败三大仙。

第44回,取经团过了黑水河,继续往西走,【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抵达车迟国。

20.贞观21年(647年)秋,取经团抵达通天河,观音协助打败灵感大王。

通天河战役的时间是最值得研究的。

第47回,取经团离开车迟国首都,【晓行夜住,渴饮饥餐,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到了车迟国的陈家庄,陈澄说【东土大唐到我这里,有五万四千里路】。

第48回【三藏道:“老施主不知贫僧之苦。我当年蒙圣恩赐了旨意,摆大驾亲送出关,唐王御手擎杯奉饯,问道几时可回?贫僧不知有山川之险,顺口回奏,只消三年,可取经回国。自别后,今已七八个年头,还未见佛面】。

通天河这里,正好是十万八千里取经路的一半,陈澄说【东土大唐到我这里,有五万四千里路】,唐僧也说【自别后,今已七八个年头】,走了7、8年了,唐僧出发是贞观13年9月12日(公元639年),那么现在是贞观20年秋(公元646年),还是贞观21年秋(公元647年)呢?

第48回,陈澄说【此时虽是七月,昨日已交白露,就是八月节了。我这里常年八月间就有霜雪。三藏道:“甚比我东土不同,我那里交冬节方有之。”】。这说明这一天正处于七月和八月的交汇点上,昨天是白露节气,今天是八月节。交白露意思很明确,就是白露的那一天,不是指一段时间;八月节,可以理解为刚刚进入八月,今天是八月一日,也可以理解为是中秋节,但中秋节就和上一句【此时虽是七月】矛盾了。唐僧说我们大唐到冬至节气才下雪,交冬节指冬至节气,也就是公历的12月21日左右。

我们先往下看。

我查了一下万年历,646年(贞观20年)的白露是农历7月18日;647年(贞观21年)的白露是农历7月30日,下一天正好是农历8月1日,和陈澄的说法可以吻合。

但西游记提到的贞观13年是己巳年,不是历史上639年的己亥年。第9回【今却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龙集贞观。此时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龙集和岁次是一个意思;第12回【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历史上最接近639年的己巳年是609年、669年,都相差30年。然而609年和669年的农历9月3日虽然都是甲戌月,但分别是丁卯日、己卯日。

【癸卯良辰】这个时间,指早晨5点到7点,只有丁日和壬日才有癸卯时,所以符合的时间是609年。按609年加上7年和8年来推算,616年白露是7月17日,617年白露是农历7月28日。617年的白露,也勉强可以和陈澄的话吻合起来,处于7月和8月的交汇点上。实际上,即便按照669年来计算,676年白露是7月19日,677年白露是8月1日,也符合陈澄的话。

西游记最早出版于1592年。当时是明朝,不一定能掌握将近1000年前的唐朝日历,可能会参考明朝期间的日历,那么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肯定有类似的白露节气与农历8月接近的年份出现,我又查了一下明朝与1592年最接近的己巳年。

1509年是己巳年,9月初三是癸酉月壬辰日,排除,但还有个闰9月初三是甲戌月壬戌日,这个符合。7年后的1516年白露是7月30日,8年后的1517年白露是8月12日。

1569年是己巳年,9月初三是甲戌月癸酉日,排除。7年后的1576年白露是8月4日。但有意思的是,8年后的1577年白露是8月14日,第二天就是8月15日中秋节。陈澄的话【此时虽是七月,昨日已交白露,就是八月节了】,八月节也是中秋节的别称,看来作者创作时可能参考了1577年的日历节气。第47回取经团刚刚抵达陈家庄时,提到【半空皎月如悬镜】,明月像一个镜子一样高悬在天上,镜子的形状显然是圆的,说明日期确实是在八月十五附近,月初和月末的时候,月亮是月牙状的。第48回,唐僧还说【此时乃八月,一日冷似一日】,证明取经团在陈家庄期间已经到了八月。

我把唐朝和明朝相关的年份都列举一下。

白露在8月1日前一天的年份:647、666、685、1516、1554。

白露在8月1日的年份:609、628、658、677、1535、1573、1592。

白露在8月15日中秋节前一天的年份:613、632、651、670、689、1547。

白露在8月15日中秋节的年份:1520。

也有一些年份白露在8月1日、8月15日附近两天及两天以上,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至少说明,作者确实经历过白露节气发生在7月、8月之交,以及在中秋节附近的时期,所以才能借陈澄之口说出这句话。

以公历来计算,16世纪的白露提前了,到了8月末,一般是在9月初。1583年,白露回到了9月份。

这一段涉及的年份比较多,我列个表格整理一下,所有日期均为农历。

609年(己巳年)

9月3日是甲戌月丁卯日,有癸卯时辰

616年

白露是7月17日

617年

白露是7月28日

639年(己亥年)

历史上的贞观13年,9月3日是甲戌月壬寅日,有癸卯时辰

646年

白露是7月18日

647年

白露是7月30日,第二天到了八月

669年(己巳年)

9月3日是甲戌月己卯日,没有癸卯时辰

676年

白露是7月19日

677年

白露是8月1日

1509年(己巳年)

闰9月初三是甲戌月壬戌日,有癸卯时辰

1516年

白露是7月30日

1517年

白露是8月12日

1569年(己巳年)

9月3日是甲戌月癸酉日,没有癸卯时辰

1576年

白露是8月4日

1577年

白露是8月14日,第二天是八月节

但可惜的是,没有一个时间能与陈澄说的【此时虽是七月,昨日已交白露,就是八月节了】能够特别契合。毕竟这句话本身也不是太严谨,有点歧义。

总之,到通天河的时间,我认为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陈澄这句话,融合了公元647年和1577年等多个年份的特点。为了能够贴近历史上的时间,我在大事年表中采用647年。

然而,车迟国有这么大么?取经团走了两年多都没走到边界,陈家庄还是在车迟国的境内。第44回,和尚说过【他这车迟国地界也宽】,看来车迟国确实是个大国。

21.贞观21年(647年)冬,取经团抵达通天河西岸,金兜山金兜洞遇到青牛精,太上老君出手降服。

第50回,取经团渡过通天河,【四众奔西,正遇严冬之景】。

22.贞观22年(648年)春,取经团抵达西梁女国。

第53回,取经团离开青牛精的金兜山,【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

23.贞观22年(648年)端午节,西梁女国境内,发生真假美猴王事件。

第56回,蝎子精战役以后,【他师徒们行赏端阳之景,虚度中天之节】,是端午节5月5日了。

第58回,【这大圣道:“我因保唐僧西天取经,路过西梁国,至一山,有强贼截劫我师,是老孙打死几个,师父怪我,把我逐回】。这说明真假美猴王仍然发生在西梁女国境内。奇怪的是,西梁女国都是女人,怎么会有男性强盗呢?只能解释为西梁女国只有首都附近,才全是女人。

24.贞观22年(648年)秋,取经团抵达火焰山。

第59回【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

25.贞观22年(648年)初冬,取经团抵达祭赛国首都,二郎神协助打败九头虫。

第62回,过了火焰山,【师徒们散诞逍遥,向西而去,正值秋末冬初时序】,抵达祭赛国。

26.贞观22年(648年)冬末,取经团抵达荆棘岭。

第64回,取经团离开祭赛国,【正是时序易迁,又早冬残春至】,抵达荆棘岭。唐僧被一帮树精抓来搞赛诗会,【三藏合掌躬身答曰:“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此时唐僧40岁,所以是608年出生。如果认为现在已经是贞观23年(649年)春天了,那唐僧这句话也解释的通,这一年刚开始,唐僧还不满41周岁,说自己40周岁也没问题,诗句字数也对称。

27.贞观24年(650年)3月3日,弥勒佛去参加元始会,取经团抵达小西天小雷音寺,弥勒佛降服黄眉大王。

第65回【四众西进,行彀多时,又值冬残,正是那三春之日】,第66回弥勒佛说【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看守,他把我这几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说明黄眉大王下凡到小西天的时间很短,没几天。

荆棘岭的时间【早冬残春至】,是贞观22年冬末至贞观23年春初;小雷音寺的时间【行彀多时,又值冬残,正是那三春之日】,既可以认为与荆棘岭的时间间隔不长,在同一时期;又可以认为取经团在路上走了一年,现在是贞观24年春了。为了让接下来的事件与取经工程结束的贞观27年更加符合,我在这里将小雷音寺的时间定为贞观24年春。

28.贞观24年(650年)春深,取经团遇到大蛇精。

第67回【行经个月程途,正是春深花放之时】。

29.贞观24年(650年)夏,取经团抵达朱紫国,打败金毛犼,救回金圣宫。

第68回【光阴迅速,又值炎天】。

30.贞观25年(651年)春,4月8日前后,取经团抵达盘丝洞、黄花观,打死了七个蜘蛛精,毗蓝婆菩萨协助打败了蜈蚣精。

第72回【行彀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这是到了下一年了。【老姆道:“我才自龙华会上回来,见你师父有难】,龙华会,指如来的生日,每年四月初八。

31.贞观25年(651年)秋,取经团抵达狮驼岭,如来御驾亲征大鹏。

第74回【走多时,又是夏尽秋初】。

32.贞观25年(651年)冬,取经团抵达比丘国,打败了白鹿精。

第78回【又经数月,早值冬天】。

33.贞观26年(652年)春,取经团抵达镇海禅林寺,李天王协助抓住了白毛老鼠精。

第80回【四众行彀多时,又过了冬残春尽】。

34.贞观26年(652年)夏,取经团抵达灭法国,孙悟空给他们都剃成了秃子。随后打死了隐雾山折岳连环洞的南山大王豹子精。

第84回【不觉夏时】。

35.贞观26年(652年)夏,取经团抵达天竺国外郡凤仙郡,帮他们求雨。

第87回,取经团离开豹子精的隐雾山,【行经数日,忽见一座城池相近】,这就是凤仙郡了。

36.贞观27年(653年)正月,取经团抵达玉华州,太乙救苦天尊协助打败了狮子精。

第88回一开始说【此时光景如梭,又值深秋之候】,看起来是在秋天,但接着又说【四众行彀多时,又见城垣影影】,抵达玉华州以后唐僧说【贫僧在路,已经过一十四遍寒暑矣。”王子笑道:“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取经工程一共14年,第14年肯定到了贞观27年了。后面的金平府战役发生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所以玉华州战役只能在正月开头了。

37.贞观27年(653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取经团抵达金平府,在四星的协助下打败了三只犀牛。

第91回【唐僧师徒四众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去有五六日程途,又见一座城池】,【斋罢,唐僧要行,却被众僧并斋主款留道:“老师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耍耍去不妨。”唐僧惊问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阴都错过了,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众僧笑道:“老师拜佛与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金平府战役发生在元宵节附近。

38.贞观27年(653年)3月左右,取经团抵达布金禅寺、天竺国首都。打败玉兔精。

取经团在金平府住了一个月,路上走了半个月。第93回【行有半个多月】,抵达布金禅寺。这里唐僧与布金禅寺的老和尚交谈,说【虚度四十五年矣,敢问老院主尊寿?】,这时唐僧45岁,与608年出生相符。

39.贞观27年(653年)夏,取经团抵达铜台府地灵县,发生寇员外事件。

第96回【正是春尽夏初时节】。

40.贞观27年(653年)9月,取经团抵达灵山。

第98回,观音说【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5040天,14年,每年按360天算的。第100回,李世民说【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唐僧出发是贞观13年9月12日,那么抵达灵山的时间可以认为也是9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