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的历史简介(三国其实是这样)

三国时期曹操的历史简介(三国其实是这样)(1)

公元190年,关东联军合击董卓,董卓畏惧,决定迁都长安。曹操率军追击,双方在荥阳发生交战,结果,董卓军队依照李儒之计,设下埋伏,曹操大败。正是在这一场战役中,治世能臣曹操一命呜呼了。

读者或许会奇怪,哪里啊,曹操还活的好好的,哪里是在这里就死了?

确实,曹操确实活了下来,并且之后转战青州,建立起自己的基业。可是那个曹操已经化身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确实在这一场战役中死去。

能臣也好,奸雄也好,都是曹操,不过躯壳虽然相同,内在却完全不同。

在荥阳之战前,曹操一直致力于恢复汉室,为朝廷之复兴殚精竭虑,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冲杀在最前线。

曹操年轻时期为人狂放,经常和一伙年轻人飞鹰走狗,不学无术。可是两国乔玄却赞许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乎者,其在君乎?”对曹操许以厚望。而曹操也不负所望,二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随即担任洛阳北部尉。洛阳权贵豪门很多,律令松弛。曹操一上任就修缮官衙,设立五色棒,规定禁令,只要触犯禁令,不论是否权贵,一律用棒子打死,即便是汉灵帝宠信的中常侍蹇硕的叔父,半夜走路,触犯了宵禁,曹操也大棍子打死。当黄巾军兴起的时候,曹操官拜骑都尉,也率领征讨颍川黄巾(演义第一回是也),之后升迁为济南相,下属有十来个县,很多的官员都和一些权贵勾结,贪污受贿之风非常严重。曹操调查之后,免去八个县的长官,并且严惩奸佞,拆毁一些不合规制的祠堂,整个济南的风气大变。曹操治理地方,严守律法,不畏权贵,是标准的朝廷忠臣。

后来,曹操看到时局动荡,暂时回到乡里。一些以前的旧相识,比如冀州的刺史王芬、南阳的许攸(曹操同学),沛国的周旌聚集了很多江湖豪杰,阴谋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当时汉灵帝正准备到河间地区巡视,刺杀成功的机会很大。几人找到曹操,希望曹操也能加入,可是被曹操严词拒绝!曹操以为:废立皇帝乃是天下间最不吉利的大事。像历史上的伊尹、霍光,他们心中有对朝廷绝对的忠诚,并且由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才能够取得成功。你们现在只觉得他们获得成功很容易,却没看到在当今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你们这些人自己看着办吧,像你们这样勾结党羽,和以前发动七国之乱的诸侯有什么分别?合肥侯的地位,比以前的吴王、楚王如何?现在想要杀掉皇上,希望一定会成功,也太不可能了吧。曹操对一些故旧,能说出如此肺腑之言,着实不简单。曹操目光锐利,看到了汉灵帝时期和伊尹霍光时期的不同,但更主要的还是曹操心中有国家,有朝廷,于是才会斥责朋友,千万不要发动内乱,以免身败名裂。

当何进诛杀宦官之时,曹操也主动进言,可是何进只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命令袁绍全面诛杀中常侍,搞得宦官和何进的关系非常紧张,最终导致自己身首异处。而对于征召董卓入京,曹操也明确表示反对,可是何进依然不听。当董卓进京之后,董卓升迁曹操为骁骑校尉,希望曹操能为其所用,曹操没有接受官职,连夜逃走。以至于被董卓天下通缉。在演义中,更增添了“孟德献刀”故事,把众臣之懦弱无能,和曹操的慷慨豪迈,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刺杀董卓失败,但曹操的美名却天下传扬。

在历史上,由东郡太守桥瑁首倡,袁绍、韩馥等响应,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董卓运动,曹操也参与其中。演义中改为曹操矫诏传令天下,起兵反董,更加突出了曹操的英雄形象。

三国时期曹操的历史简介(三国其实是这样)(2)

在这个关东联军中,只有孙权和曹操是主战派,是真正为了汉室。其他如袁绍、袁术之流,不过是浑水摸鱼,扩充自己的地盘而已。面对强大的董卓,诸侯没有谁敢主动出击。曹操很生气,他慷慨激昂的说:“大家共举义军就是为了剿灭暴乱,现在我们大军已经会合,大家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呢?在以前董卓依仗有王室在手,占据险要的地势,号令天下,就算是董卓无道,可是也足以成为大患;可是现在董卓焚烧宫殿,劫持天子,海内震动,这是上天要灭亡董卓啊。我们只要一战,就可以让天下安定,这个机会绝对不可以失去啊!”曹操一片赤胆忠心,但诸将不为所动。确实,此时追击是有利,可是董卓还有十多万部队,有吕布这样能征惯战的武将,战斗力超强的西凉骑兵,谁第一个冲上谁找死。诸侯谁也不想成为炮灰!

最后,只有曹操,率领自己全部的军队近万人,由成皋追击董卓军队,在荥阳地区遭遇董卓军队埋伏,而援军却始终不到,结果惨败。近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曹操自己也受了箭伤。要不是曹洪把自己的马给曹操骑乘,自己拼死保护曹操,曹操年纪轻轻就要挂掉了。

而回到酸枣联军驻地,曹操却发现各位官员们依旧在喝酒享乐,没有谁想着进兵剿灭董卓。曹操非常生气,痛斥所有诸侯:你们现在打着为国为君的旗帜起兵,看到皇帝遭难却迟疑不肯进兵,实在是让天下人失望。我都为你们感到丢脸!

从此之后,曹操率领几百人的残余部队,退出了关东联军,前往扬州招募军队去了。

在演义中,荥阳之战写的非常精彩,把曹操的狼狈都写了出来。在多年之后赤壁之战,在逃亡华容的路上,曹操三笑虽然狼狈,却让人仰慕这位心胸豪迈,有大英雄风范的伟人。可是在荥阳之战时,曹操却只会反复我“我命休矣”。可是,仔细品味句子,曹操为何如此狼狈?真是因为曹操发动荥阳之战,是顾忌朝廷的大义,而完全没有顾及个人的利益,独力追击董卓军队,而导致的大败。从这一战之后,曹操就把那个胸怀汉室的曹操当成死去了,而致力于营造自己的曹魏王朝了。

《勘破西游》掀品西游热潮,三部曲150万字精彩解读,各大网站热销中。在线阅读请关注作者叶之秋读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