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萧萧是一部悲剧还是喜剧(沈从文湘女萧萧)

刚读完沈从文先生的《湘女萧萧》这篇文章,萧萧犯下大错后被家人原谅,结尾喜剧收场,又过回了她的安稳人生,但是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悲情依然让我久久不能平复。

萧萧十二岁时作为童养媳出嫁,那时她的丈夫才三岁并且还在吃奶阶段。在她十五岁时,被家里长工花狗引诱失身并怀了孕,犯下了伤风败俗的弥天大罪。花狗承受不了责任跑路,留下萧萧一个人面对家族的惩罚--发卖。

可是因为始终没有相当的人家来要她,小丈夫又离不开她,事情便耽搁下来。十月怀胎后,萧萧生下了一个全家欢喜的儿子,她又被留下来,过上了与以前一样平静的日子。

萧萧的人生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最终没有毁掉她的安稳人生。按说她是幸运的,可是这种幸运也因为当时社会环境的愚昧,而笼罩上一层淡淡的忧伤,让人不禁深深思索。

沈从文的萧萧是一部悲剧还是喜剧(沈从文湘女萧萧)(1)

别的小女人做新娘子的时候都哭,萧萧做媳妇就不哭。这女人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到伯父种田的庄子上,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因此到那一天这女人还只是笑。她又不害羞,又不怕,她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媳妇了。

萧萧是幸运的,这从她十二岁时刚出嫁的表现就可以看的出来。从小没有亲生母亲教导,被寄养到伯父种田的庄子上,自然什么也不知道,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她不知道做了童养媳后,等待她的是什么,只是觉得是从一家转到另一家而已。

所谓憨人有憨福,幸亏婆家相对善良、开明。祖父善良、慈爱,在当地也算得上一个人物,并且还很喜欢萧萧,经常跟她开玩笑,称她为“女学生”;而婆婆也不是一个恶婆婆,“婆婆虽生来像一把剪子,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萧萧却依然没有比之前受苦,在嫁过来后的短短时间内枝繁叶茂的长大了。

萧红的小团圆媳妇,做为童养媳出嫁时也是十二岁,嫁过来后因为第一天多吃了两碗饭,性格开朗、爱笑,看人不害羞,就被婆婆吊起来打,烧红了烙铁烙脚心进行调教,并且生活中随时可以被别人拿来撒气。萧萧的童养媳相比较小团圆媳妇来说,实在是太幸运了。

就这样在婆家照顾着“小丈夫”弟弟无忧无虑的过了三年后,萧萧在她十五岁的时候,被家里长工花狗用一首歌诱骗失了身,成为了妇人。

沈从文的萧萧是一部悲剧还是喜剧(沈从文湘女萧萧)(2)

萧萧发现自己怀孕后吓坏了,去找花狗商量,想要一起逃走去过像“女学生”一样自由的生活,谁知花狗虽然个头身板大,却并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在一个黑夜逃走了,独留萧萧一人面对接下来的残局。

对于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女孩,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萧萧却要承受这种不该属于她的忧虑,眼看肚子一天天变大,她一天天干着急,尽做怪梦,又不敢对别人讲,只好去庙里许愿吃香灰、往溪里去喝冷水,一切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却依然没有能够使她与不喜欢的东西分开。

迫不得已之下,萧萧决定逃跑却被家人发觉,祖父请她的族人来决定她的命运——是“沉潭”抑或“发卖”。娶过门的媳妇不守妇道做了伤风败俗的事情,按说婆家是有权随意处置的,可是他们还是请了她的家人来决定,也算是已经足够仁慈了。

伯父虽不是亲生父母,也是不忍心萧萧就这么“沉潭”死去,于是两家统一决定进行“发卖”处理。在等待人家上门相看的过程中,小丈夫因为长久跟萧萧待在一起长大,生出了感情,不舍得萧萧就此离开,于是其他人也就不再坚持,就这样萧萧在婆家生下了别人的儿子。

可以说婆家至此已经做的仁至义尽了,在萧萧生下不是本家的血脉后,竟然还都非常欢喜,把她们母子二人照顾的好好的。儿子被取名牛儿在婆家继续待着,管小丈夫叫叔,小丈夫也从来不生气的答应。在牛儿十二岁的时候,婆家还给他娶了个媳妇。

萧萧自己也在牛二十岁的时候跟小丈夫圆了房,生下了一个儿子毛毛。从前的过错,就这么轻松的翻篇了。可以说相比其他童养媳的遭遇,萧萧没有被封建礼教毒害致死,已经是足够幸运了。

虽然萧萧的结局喜剧,可是放在现代社会来看,依然替她觉得惋惜,因为终其一生,她的命运是可悲的。

沈从文的萧萧是一部悲剧还是喜剧(沈从文湘女萧萧)(3)

她最大的悲哀就是浑浑噩噩,终其一生处于悲剧之中,而不自知。做为童养媳,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可是她却乐呵呵的认为,只是从一家生活换到了另一家而已。

对于她的年仅三岁的小丈夫,她也没有任何想法,只是无意识的把他当成弟弟一样照顾,陪着他一起长大。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她所要迎接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她的人生没有追求,也没有什么理想,或许在祖父开玩笑的叫她“女学生”时,她曾经懵懂的意识到自由的存在,也在被花狗诱骗怀孕后萌生过逃跑的念头,但却因为没有受过启蒙,最终依然原地踏步待在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认命。

悬梁,投水,吃毒药,诸事萧萧全想到了,年纪太小,舍不得死,却不曾做。

年纪小舍不得死,可以理解,但是她除此以外,没有做过任何的抗争去争取,只等待着婆家对她的处罚。也说明了她没有自我意识,不知道自我的存在。

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

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年纪十岁,已经能看牛割草,成为家中生产者一员了。

因为生了一个儿子,可以做为家庭的一个劳动力存在,她也就因此逃过一命,活了下来。

最终又由于小丈夫的不舍得,大家都无可奈何,给他们两个圆了房,又在一起生活了下来。

看起来是她被得救赦免了,可是她的人生悲剧仍然在继续,因为她的悲剧在一开始就注定了下来。

沈从文的萧萧是一部悲剧还是喜剧(沈从文湘女萧萧)(4)

这儿子名叫牛儿。牛儿十二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六岁。媳妇年纪大,方能诸事做帮手,对家中有帮助。唢呐吹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

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也正因为没有自我意识,在她所生的花狗的儿子牛儿十二岁,婆家又给他娶了个童养媳时,她可以做到平静的抱着自己与小丈夫的儿子毛毛站在一边看热闹,一如自己当初抱着小丈夫一样。在那一刻,相信她也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位小女子正在步她的后尘,走她走过的老路,重复着她的悲剧。

虽说她的悲剧绝大部分是由于当时社会造成的,她所面临的也是当时所有女子在经受的,可是她却没有为了扭转自己的命运奋力一搏,放弃了像花狗一样逃跑的念想,留了下来任人鱼肉,坐等婆家对她的惩罚。

如果不是因为生了一个儿子,给婆家添了一个劳动力,或许她真的就被发卖到别家。对于一个婚前失真的童养媳,如果再被发卖,她以后的生活不忍想象,肯定会更加悲惨。  

虽然命运相当程度上厚待了她,给了她一个儿子活命。可是让人心酸的是,她依然没有觉醒,不仅亲手成全了自己的悲剧,还成为了悲剧的继承者,给自己的儿子娶了一个大六岁的童养媳,让这个女孩再次延续她的悲剧。

沈从文的萧萧是一部悲剧还是喜剧(沈从文湘女萧萧)(5)

结语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萧萧虽然存在于1929年的湘西农村,现代文明已经普及,童养媳已经是过去时,女子们可以自由恋爱,再也不用经受如萧萧一般的悲惨命运。

可是我们需要改变,拥有自我意识,追求自由,是任何时代下都永恒不变的主题。

作者简介:思然,写作践行者,想要用文字提升自己,时刻走在精进路上的90后妹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