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百科简介(王茜凭才华跳出)

王茜百科简介(王茜凭才华跳出)(1)

为了不再是“季洁”,王茜付出了很多

王茜百科简介(王茜凭才华跳出)(2)

首部反电信诈骗题材电视剧《天下无诈》21日晚在北京卫视收官。身兼出品人、制作人和主演的王茜在朋友圈写道:“眼泪还在飞,飞就飞一会吧……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字里行间除了对剧中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是自我心境的写照。

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王茜回忆当年拍《重案六组》系列时,自己是被全剧组“保护”最好的一个,“就心无旁骛地演戏就可以了”;对如今“十项全能”的自己,她忍不住自嘲:“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把自己弄得一身才华”。出人意料的是,这种“逼迫”的始作俑者,竟然是给了她无上荣光的“季洁”。

《重案六组》2001年播出至今,王茜因为成功塑造了“季洁”,深入人心、名利双收。在外人看来“一个角色可以吃一辈子”的好运,只有王茜自己深知其中的困扰——没有人愿意找她再演其他的角色。

号召力强

“重案”每次重播都圈新粉

因为提前获悉王茜要出席北京台进社区活动,该活动竟然首次出现了黄牛倒票情况,大大出乎主办方和媒体的预期。对于自己的号召力,王茜并不很意外。

“对于观众的热情,我一直都特自信,这么多年过去了,不论走到哪里,哪怕戴着墨镜帽子,只要一说话,对方马上就能认出——‘你是季洁吧’。”王茜一直在想,观众之所以如此喜欢季洁,喜欢《重案六组》,其实已经超越了角色和戏,而是把对正义、对正能量的想象加在他们身上了。“包括每次重播,它都能吸新粉,而且很多是中学生。”王茜告诉北青报记者。

新剧定位

是一个标准的行业剧

新剧《天下无诈》播出前,王茜在市场预期上确实有心理变化。“关于电诈,很多人一听都会觉得是个好题材——接地气、有话题性,但是真上手做剧,就会发现根本没‘把手’,没‘抓挠’。”王茜认为,电信诈骗与刑事案件的侦破有着天壤之别,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完全没有瓜葛,作案过程也非常简单,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受害者上当把钱转给诈骗分子,犯罪就完成了。“没有强情节,没有刀光剑影、生死仇恨之类的戏剧化。”

“当初是公安部找到我,最开始我一听是捉电信骗子,觉得特别荒诞,感觉就是找一群群演,弄个‘630剧场’那样的东西。”但是,王茜进行了解之后慢慢发现,反电诈警察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群人,他们都是刑警出身,神勇正气,可遇到电诈案这种新型犯罪都得从头学习,什么信息流资金流等等,包括那些快退休的所长,被摁到电脑前面时,不仅面对庞大的数据,还需要跟银行打交道,那种手足无措的无力感、焦虑感让王茜突然发现,这其实完全不是一部警匪剧,而是一个标准的行业剧,这一拨儿警察跟别的警察干的不是一回事儿。

“最终,我们也是按照行业剧的模式,从塑造这群警察入手,团队作战。当杀青那天,我知道这剧成了。前几天举行的研讨会,原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特意提到,那些专写反面人物、认为公安戏就要描述犯罪心路历程的出品方,可以看看《天下无诈》。”王茜说道。

角色“私心”

能干“季洁”变操心大姐

虽然还是一个警察,但王茜在剧中的新形象跟以前变化很大。有人说能干的“季洁”变笨了,观众有惊喜也有不适应。在新角色设计上,有一定的“私心”。

王茜表示,“因为《重案六组》,大家一说女警察肯定是季洁这么一个形象,那我为什么要山寨我自己?我为什么还要演一个女警察?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挑战,也没有任何意义。你们知道我为了不是季洁付出多少努力吗?对我来说,成也季洁,败也季洁,作为一个演员,别人不会理解那种痛苦——没人找我演别的角色。”

为了新剧的拍摄,王茜前期进行了很多采访,也在其间发现了朱西宁这个派出所所长的原型,而在王茜看来,这名所长的状态很像她自己当下的状态——一个忙忙叨叨做事情的操心大姐。“所以在剧本阶段,朱西宁说话做事的方式都是照着我写的。”

巴图参演

“正义感爆棚”

圈粉无数

在《天下无诈》的演员阵容中,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宋丹丹的儿子巴图,但据王茜解释,选择巴图,并不是因为跟宋丹丹的“交情”。“我跟丹丹姐和巴图之前就是几次旅行中偶然碰上,觉得他是个非常温暖、会照顾周围人感受的孩子。后来做剧本时,看到公安部有一个电脑专家就是憨憨的、胖胖的形象,当时我就跟编剧说要巴图演。他们还问‘巴图会来吗’,我说先按他写,到时我去找他。”

《天下无诈》播出后,巴图果然圈粉无数,被网友赞“宅男风、暖男气、正义感爆棚的大小孩”。从拍摄到播出王茜一直没跟宋丹丹交流过,直到前天研讨会上,专家纷纷表扬巴图的表演,她才忍不住给宋丹丹发了条微信,宋丹丹则回复“太为儿子高兴了”。据王茜透露,这是她俩唯一一点点交集。

在收官当晚,王茜在朋友圈写道:“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身为出品人和制作人,在该剧播出过程中有时会觉得委屈,因为真实绿色收视率的关系,王茜一度怀疑自己的手艺是不是被市场抛弃了,但她的困惑最终随着播出结束化解了,“这个市场还是以好人物、好故事为核心,我又重新找到了自信”。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统筹/刘江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