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

先说上门女婿的称谓“入赘”。

什 么 叫“ 赘 ”?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1)

《 说文解字 》:“ 赘, 以物质钱。从敖贝。敖者犹放贝,当复取之也。”

意思是说,“赘”就是用物品作担保换取一笔钱,等有钱的时候再将物品赎回来。因此段玉裁说“若今人之抵押也”。

《汉书 • 严助传》载淮南王刘安向汉武帝上书,反对征伐闽越,其中写道:“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赖陛下德泽振救之,得毋转死沟壑。”

意思是,近来,连续数年歉收,富人出卖爵位,穷人出卖子女以接衣食,幸赖陛下的恩德赈济救助,方才得以不辗转死于沟壑。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2)

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

在这里,“赘子”即将儿子卖给他人,换取一笔维持生存的钱,如果三年之内无力赎回的话,“赘子”就将沦为奴婢。

颜师古又注解说:“赘,质也。一说,云赘子者,谓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婿耳。”

可见赘婿的起源之早。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3)

《汉书 • 贾谊传》则收录了贾谊向汉文帝的上疏,其中写道:“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是指秦代的习俗:富人家的儿子长大之后就要分家,自立门户;穷人家的儿子长大之后,如果不能独立门户,就只能出为赘婿。

颜师古注解说:“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犹人身体之有肬赘,非应所有也。一说,赘,质也,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也。”

这是将赘婿视作人身体上的赘疣了。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4)

综上所述,之所以有“赘子”和“赘婿”的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穷。

对男方家庭来说,出去当赘婿称“出赘”;对女方家庭来说,招上门女婿称“招赘”。

“赘”的本义既然是抵押,那么“入赘”的意思就是进入女家作抵押,“赘婿”的意思就是指男方家庭把儿子抵押给女方。但是既然抵押就要有赎买,女方家庭把女儿配给上门女婿就视为对男方

家庭的补偿,男方家庭就再也无权赎买了。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5)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赘婿就是著名的姜太公。刘向所著《说苑 • 尊贤》篇中说:“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

“出夫”即被驱逐出门的赘婿。由此可知赘婿的地位之低。

西汉时期,打仗的时候被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共有七类人,这就是“七科适”或称“七科谪”制度。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6)

所谓“七科”是指七类适合干苦力,服苦役的人,明显有鄙视发配的意味。

分别是:第一,犯罪的官员;第二,户籍被削除流亡在外的人;第三,入赘的女婿;第四,商人;第五,过去经商现在改行的人,第六,父母被编入商人户籍的人;第七,祖父母被编入商人户籍的人。

由此可见,在古代赘婿,竟然被当作社会下等人对待;可见古代社会对上门女婿的歧视之深。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7)

对赘婿来说,之所以出赘,固然是因为穷;而对于女方家庭来说,招赘大致有两个因素:一是招赘养老,二是招赘求嗣。

至于“入赘”的俗称“倒插门”,广为流传的说法是:

中国古代的门旁边都有一个插栓的槽,夜里睡觉的时候把一根横木插进槽里,锁上门。如果倒过来,把这个槽做在大门的外边,从外边开门锁门,显然防的不是自己人,而是外来户。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8)

上门女婿“嫁”到女方家里,就如同外来户,地位要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而且名字也要改成女方的姓,而且生的儿子也要随母姓,故称“倒插门”,含有耻笑的意思。

除此之外,“倒插门”还有“倒踏门”的说法。

男娶女嫁,女方“踏”入男方家门,这属于正常的婚姻现象;而男方“踏”入女方家庭,当然就属于倒转,故称“倒踏门”。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9)

在《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中,就对“倒踏门”有所提及:“你要肯,便就教师父与那妇人做个亲家,你就做个倒踏门的女婿。”

可见在中国古代,上门女婿不管叫做倒插门,还是入赘,都被人低看一眼,瞧不起,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条,穷。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反正不要钱,多少学一点。

古代上门女婿学什么好(古代上门女婿不受待见)(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