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燕国的国君有哪些(盘点战国七雄之燕国的三大名将)

在战国时期,当时的诸侯国中最强的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燕国虽不是七国中最强的,也占据一定的位置。燕国也曾向冀北、辽西逐渐扩张,并吞并了蓟国。当时,秦国有白起等名将,赵国有廉颇、李牧等名将,燕国能够抗衡这么久,说明也有许多名将。下面我们就来盘点燕国的三大名将:

战国七雄燕国的国君有哪些(盘点战国七雄之燕国的三大名将)(1)

乐毅(yuè yì)

一、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中山灵寿人,战国杰出军事家,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当时燕国很弱小,地处偏远,于是燕国国君燕昭王礼贤下士,招揽天下贤士。恰好此时,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乐毅便留下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

当时,齐国很强大,击败了很多诸侯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可是齐湣王自大骄横,齐国百姓不能忍受暴政了。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乐毅献策联合其他诸侯国伐齐,于是燕昭王派人去联合诸国。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

齐湣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今山东济南)。乐毅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湣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放弃了临淄,逃跑到了莒邑据城固守。燕昭王听闻战报大喜,封乐毅为昌国君。乐毅留在齐国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本来就不喜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

乐毅晚年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乐毅最后死于赵国。

战国七雄燕国的国君有哪些(盘点战国七雄之燕国的三大名将)(2)

秦开

二、秦开,出身鲁国秦氏,战国时期燕国将领。

秦开是战国时期燕国将领,很有德行和才能。早年在游牧势力东胡做人质。东胡人非常信任秦开 ,秦开借机掌握东胡的军事地理情况。之后,秦开逃回燕国后,燕昭王任命他为大将。当时燕昭王励精图治,下定决心彻底平定边患。

秦开回国后率军迎战东胡,燕军由燕地向辽西一路推进,一路斩关夺隘,马踏平川,东胡军无法阻挡燕军凌厉的攻势,燕军乘胜追击,接连收复失地。燕军士气更加旺盛,一鼓作气向东北追歼东胡。东胡一直退到了今天的内蒙地区。

此时的秦开站在燕北边地,谋划安定策略。秦开效法赵国,修建了长达两千多公里的燕国北长城。后来,燕国在广袤的新领土上陆续设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御东胡的侵略。燕国在领土上一跃超过赵、齐、韩三国,仅次于秦、楚两国,在列国中位居第三。

后来,秦开率军向东渡过辽水进攻朝鲜半岛的箕氏朝鲜政权,夺取两千多里土地,直达满番汗(今朝鲜博陵古城)为界。于是燕国占据了辽宁全境及朝鲜半岛部分地区。

战国七雄燕国的国君有哪些(盘点战国七雄之燕国的三大名将)(3)

剧辛

三、剧辛(?―公元前243年),上谷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战国时期燕国将领。

剧辛,战国时燕将。原居于赵国。之后后,剧辛听说燕昭王思贤若渴,便前往辅佐,一时间,剧辛在燕国和郭隗、乐毅、邹衍齐名。在燕国,剧辛实行一定的变法图强,所以后来燕国国力才会变强。

之后剧辛跟随乐毅征伐七国,乐毅与剧辛率领联军大败齐军于济西。后来,剧辛收到燕武成王的排挤,没有继续得到重用。

燕王喜十二年(公元前243年),剧辛已经七十余岁,见赵国屡困于秦国,又逼走廉颇,以庞煖代将。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问剧辛能不能攻打赵国。剧辛自愿挂帅出征。于是,燕国即以老将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杀。

剧辛是兵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兵书《剧子》九篇。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历史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