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婚姻观(日本古代访妻婚制度下)

访妻婚是日本古代的婚姻形式,“访”是走访、到访,访问的意思,“访妻”就是夫妻双方分居,丈夫到妻子家中造访。这种婚姻形式与我国云南摩梭人的走婚相似,都带有浓厚的母系氏族色彩。

古代日本婚姻观(日本古代访妻婚制度下)(1)

云南摩梭姑娘绣楼走婚现场

夫妻双方必须分居,丈夫才有“访”的条件。既然丈夫是访客,妻子就是主人,意味着婚姻关系中妻子才是主体,丈夫是客体。女方在这段婚姻里占据了优势和主动权。

缔结婚姻的第一个步骤是相亲,每年的春天和秋天,日本各地都有一种叫作“ 歌垣”的活动,适婚年龄的男女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男孩会向心仪的女孩求婚,如果女孩同意,那双方就可以进入下一步。

哎,等等,不是说女方占据主动权吗?为什么还是男方求婚?就是女方占据主动权所以男方求婚啊,因为结不结婚是女方说了算啊。就好像男孩跟女孩搭讪,我能加你的微信吗?女孩说,好啊,你扫我吧。如果男孩人不错,女孩就通过好友验证;相反,如果男孩并不是女孩喜欢的类型,女孩就不会通过好友验证。一个搭讪小技巧,加微信让对方扫你,你学会了吗?

古代日本婚姻观(日本古代访妻婚制度下)(2)

说回访妻婚,男女双方看对眼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见女方家长了。男方必须征得女方家庭同意后,才能与女方缔结婚姻,开启婚姻生活。一般是男方夜里来到女方家,过夫妻生活,天亮了再离开,也有男方短期居住在女方家里,一段时间后再回到自己家。两人生下的孩子也居住在母亲家,由女方抚养。

由于夫妻没有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女方一直居住在娘家,所以女方和娘家人的关系更近,兄妹情比夫妻之情更重要。《古事记》就记载了沙本毗古王想谋反,他的妹妹是皇后。

于是他就问妹妹:“老妹啊~你是更爱哥哥还是老公?”

皇后就说:“我更爱哥哥。”

古代日本婚姻观(日本古代访妻婚制度下)(3)

沙本毗古王就指使皇后去刺杀她的老公垂仁天皇,趁天皇睡着的时候,皇后3次举起刀,但最终还是念在夫妻之情,没有下手。

天皇知道了老婆和大舅哥的阴谋,他就派兵攻打大舅哥。皇后抑制不住对哥哥的思念之情,就偷偷跑去哥哥那里,最后和哥哥同归于尽了。

书里是这样写的,不过个人怀疑是天皇也没打算放过皇后,皇后是想要活命逃出皇宫,而跑去投奔哥哥,思念之情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总而言之,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日本访妻婚制度下,妻子和娘家才是一家人。

有人会问了,这种制度下,男子岂不是很可怜?

也没有。他们是一夫多妻制,因为访妻婚本身就会让男子很容易勾搭上好几个女子。你想想,每个妻子都居住在不同的地方,相互之间也不来往,丈夫只是偶尔过去住一晚,是不是很难发现?

古代日本婚姻观(日本古代访妻婚制度下)(4)

这种夫妻关系挺像非洲的一夫多妻制,也是每个妻子居住在不同住所,她们在自己负责耕种的土地种粮食,养活自己生的孩子,丈夫哪天过来了,就给他煮饭吃。所以非洲的妻子们其实不太想丈夫过来自己这边,因为多准备一个人的口粮对她们来说是一个挺大的负担。不过非洲妻子们的住所是丈夫家,而不是像古代日本,是大舅哥家。

古代日本婚姻观(日本古代访妻婚制度下)(5)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就是古代日本近亲通婚的禁忌和古代中国很不一样。古代中国,我们认为父系更亲近,所以堂兄堂妹不能结婚,但表哥表妹可以亲上加亲。而古代日本,他们近亲通婚的范围更亲近,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妹也可以结婚,但只能是异母兄妹,不能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因为访妻婚制度下的孩子都是跟着母亲居住,同母的兄弟姐妹自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亲密。而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自小生活在不同的地方,熟悉程度和陌生人差不多,所以可以通婚。比如敏达天皇的皇后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

古代日本婚姻观(日本古代访妻婚制度下)(6)

访妻婚是古代日本早期社会的婚姻模式,是女性地位高、得到尊重的体现。而随着父权制的产生和日益成长,访妻婚不仅不能保护妇女利益,还让她们的地位处于被动。到了奈良时代,庶民家庭的主要婚姻模式已经从访妻婚变成夫妻同居,从夫居。但在贵族阶层,访妻婚仍然很流行,贵族男子可以到处风流快活而不用负责任,只守着一个妻子反而会被嘲笑。而他的妻子们只能在娘家养孩子,苦苦等待丈夫偶尔过来留宿,哀求他不要抛弃自己,永远被动、永远悲伤。

古代日本婚姻观(日本古代访妻婚制度下)(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