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

北京历来是人们旅游必去城市之一,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较多城市。北京值得游玩的地方很多,但在北京有下面这些十个景点是必去的,否则,真让人怀疑是否去过北京城。

N0.1 故宫: 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宫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藏有大量珍贵文物,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等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极其丰富的博物馆。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1)

NO.2 天安门广场: 位于北京市中心,是北京的标志。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天安门广场曾是封建帝王统治时代紫禁城正门外的一个宫廷广场。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同时还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2)

NO.3八达岭长城: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3)

NO.4 颐和园 中国现存规模**、保存完整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保存极为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4)

N0.5 圆明园 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圆明三园也称“夏宫”。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5)

NO.6 北京护国寺簋街 这条一公里多的大街上,餐厅密度之大在京城恐怕难以找出第二家。因此簋街也被称为是北京的餐饮一条街,在这里可以吃到不少北京特色美食。尝尝都一处烧麦馆的烧麦、锦芳回民饮食店的驴打滚面茶豆汁、还有吴裕泰茶味冰激凌,中午去全聚德或四季民福吃烤鸭,烤鸭卷饼非常美味。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6)

NO.7 什刹海 什刹海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这些胡同依势而建,自然天成。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花园、广化寺、火神庙、钟鼓楼和银锭桥等古迹宛如一颗颗明珠,将什刹海点缀地美丽灿烂。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7)

NO.8 鸟巢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因外形酷似“鸟巢”而得名。鸟巢主要用于举办国内国际大型赛事,为广大体育迷提供了近距离感受体育文化的机会。平时,体育场内也会举办一些除了体育赛事以外的大型活动,比如演唱会、艺术展、亲子剧目等。每年冬天这里会举办冰雪嘉年华活动,届时大家可以到这里尽情体验滑雪的乐趣。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8)

NO.9 天坛 中国古代是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也是世界上规模数一数二的祭天建筑群,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9)

NO.10 北京大学 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早期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催生了中国较早的现代学制,并开创了中国第 一批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京有哪些旅游景点和特色小吃(北京这十个景点没去过)(10)

如果您游玩的时间充足,新华门、毛泽东纪念堂、清华大学、恭王府、十三陵等地也是很值得去游玩的。

去一个地方旅游不吃这个地方的美食,就像人缺了灵魂。北京的美食是很多的,除了驰名中外的北京烤鸭外,老北京铜锅涮肉以外,还有驴打滚 、艾窝窝 、糖卷果 、豌豆黄 、糖耳朵 、面茶 老北京爆肚、芸豆卷、糖耳朵、北京炒肝、北京豆汁儿等北京特有的风味小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