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焕新家风的活力(赓续传扬向上向善的家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传承中焕新家风的活力(赓续传扬向上向善的家风)(1)

《世纪母亲》:仙风君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翻开深红色封页的长篇纪实文学《世纪母亲》,文字质朴温润,情感的波澜在字里行间跌宕起伏。读完最后一字,合上最后一页,忘我、奉献的母亲形象迎风而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封儿子写给母亲的深情书信,炽热滚烫、深沉厚重。

作品近20万字,生动书写母亲披星戴月、跋涉奋斗的一生。从孩童时期的艰难困苦,到青年时期的历经战火,再到中年时期的深明大义、晚年时期的心系家国,母亲一生爱国爱家、顾家护家,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逃避不躲闪,始终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将大家小家照亮。作品语言生动质朴,故事真实鲜活,人物如在眼前。

作品从家出发,在泥土里发芽生长,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烽火岁月里,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以柔弱之躯独自一人翻山越岭,深夜在敌占区往返奔走40余里,为八路军传递重要情报;沉着、冷静、果断地抢在敌人偷袭之前,以一己之力勇敢救下地下党农会一家六口;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参加支前大军,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贡献力量。从小追着说书人满村跑、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母亲,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的敬畏深入骨髓。在困难年代,母亲仍坚定不移地送所有孩子上学。母亲以博大的慈爱之心和纤细的瘦弱之躯,支撑四个孩子相继走出山村,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也造就了今天奋发有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品精心挑选、动情讲述母亲在不同年代的经历和事迹,增加了故事的历史感,也为塑造人物形象注入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

作者紧贴鲁南乡村生活肌理,作品聚焦农家日常,在细密而充满烟火气的叙述中,写活了亲善和睦的良好家风、邻里和谐的淳朴民风。书中写到,自母亲嫁到张家,一双弱肩扛起全家老小的生活,琐碎的日子在繁杂的家务中循环往复;烟火岁月中四季三餐精打细算,平常日子里两人一心细水长流,夫妻二人共同支撑起一个家,顺境时真情互换,困境中肝胆相照,家里的日子几十年里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作品关注家庭成员的生命历程与精神成长。因为有母亲心中那一团火温暖、那一束光照亮,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曾孤单彷徨。公婆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母亲主动承担起小叔子和两个小姑子的抚养责任。

作品这样细致地讲述:母亲对家人如此,对待外人也是善良无私。同村有一位孤寡老人五奶奶,母亲多年来一直悄悄关心帮助,只要家里做顿好吃的,就让孩子送五奶奶一份,五奶奶的脏衣破被,都是母亲拿回来拆洗缝补。母亲的善良厚道不仅赢得家人的尊重,也赢得十里八村的赞誉。这些文字来源于生活、忠实于生活,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的寻常和非比寻常。

《世纪母亲》是一本真实记录乡村生活的时光札记,是对向上向善优良家风的赓续传扬。作者说:“把母亲的一生记录下来,不仅是我作为儿子的担当,更是我们传承中国源远流长的爱家、爱国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家风蕴于父母的言行,藏在生活的细节。通过母亲一生的故事,作品把家风传承融入兄弟姐妹的欢声笑语中,写进大家小家的幸福生活里,助推好家风沿着当代家庭的根脉不断延展生长。

时光舒缓地翻阅一页页乡村日历,作品中流淌着的向上向善家风如春风拂面。生动的文学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蒸蒸日上的生活中。

(作者为中国妇女报社原社长)《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0日 20 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