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忘掉内心纠结的一个问题(反复纠结心好累)

如何忘掉内心纠结的一个问题(反复纠结心好累)(1)

谁都说要善待自己,可其实,人最会折磨的,就是自己。

我每天睡觉的时间接近10小时,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不自律,花这么多时间躺着。

昨天中午我又困了,但理智在说不能午休,得写篇稿子出来。

于是我坚持着,但精神不好,写不出来。我依然硬撑着,找了一些资料来看,内心挣扎着想继续写。但真是写得自己都不满意,有点泄气,心一横,关机去睡觉。

这时候看时间,离最初感觉到困意已经过去了40多分钟。躺在床上,觉得有点好笑:生生折磨了自己40分钟,也耽误了40分钟,早点去午睡,现在都已经起床了。

我昨天中午的经历,就是典型的内耗,是内心的对抗,产生的无谓消耗。

既然说到了内耗,我想和大家聊聊解决的办法。当然我还没有完全解决内耗这回事,不然昨天也不会浪费那么长时间。

不如一起来想办法,我先写下自己觉得有用的做法:

一、察觉,不要评判。

前些天我听了一场禅修的直播,上师说,止禅,指的是要有觉知,看到念头,然后放开它。

觉察到念头,但是不做处理,给念头松绑,让它去,它就真的去了。

这话说得有点高深,简单来说就是要观察到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要评判这想法不对,不要强求赶紧去除这想法,过一会,这想法反而就消失了。

这是一个解决内耗很有用的办法。

如何忘掉内心纠结的一个问题(反复纠结心好累)(2)

让人产生内耗的念头,一般都是让人不舒服的,当我们感觉到后,都会想办法去除它。

比如想着我太笨了做不好事情,并不利于把事情做好,而且这个念头还打扰咱们安心做事。但事情做得不够好时,内心有挫败感是难免的,这时候越是觉得挫败,就越是做不好事情。

不如不要强迫自己别胡思乱想,而是深呼吸几口,“看到”自我否定,接受自我的怀疑——不行就不行吧,心情反而会得到安抚,内心不会再有对抗,心情平复了,就可以全心去做事情了。

察觉,而不评判情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情绪。在内心有冲突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往往会分析对错,会去抑制,或者逃避,但这些办法并不解决问题。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看见”情绪,明白它是什么,是焦虑,还是愤怒,或者其他,认识到这些念头都是自然的、正常的,它们来了,也会离开,我不要过度关注它们。

我们试图解决情绪问题,却总是不成功,原因往往不是我们没做什么,而是做得太多,用了太多的外力去排除它们。

看到情绪,但不和它对抗,是在给情绪松绑,就不会有内耗。

如何忘掉内心纠结的一个问题(反复纠结心好累)(3)

二、分析头脑里的声音,到底是不是真的。

有人的内耗来自内心的恐惧。

有位自由职业的朋友对我说,自己是劳碌命,一天不工作就心慌,出门度个假心也不安,担心挣不到钱以后养老有问题,玩得心不安。可工作很忙的时候,又觉得对自己太狠,工作不能那么拼,总之就是工作时候想休假,休假之后担心工作。

但其实她的工作能力超过了大多数同行,所以她的担心,完全是自己想出来的恐惧,是不安全感,是一种内耗。

对付这样的不安全感,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担心的,是已经真实发生的,还是只是自己的想法?

当我们这样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吓唬自己,那些事情都没有发生,可能也永远不会发生,但我们虚构了一个可怕的景象,让自己担忧。

如何忘掉内心纠结的一个问题(反复纠结心好累)(4)

去除这些对未来的恐惧念头,一样并不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告诉自己别胡思乱想。

在意识到自己有这些没必要的担心时,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就好了。

专注呼吸一分钟,你会发现,很多情绪依然在,然后结合前面说过的方法:察觉,不要评判,让咱们的情绪缓和下来。

坚持做:分析,发现自己是在做无谓担忧,然后专注呼吸。每次短时间,坚持练习,一定能看到改变。

三、别太优柔寡断,想做就去做。

做一件事情之前犹豫,思前想后,做不了决定,或者决定之后,还会怀疑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这样的想法明显是内耗,会拖了行动的后腿。

心理学研究发现,优柔寡断与神经质有关。神经质的人倾向于思考任何可能导致“错误”或者“失败”的事情发生。从而他们会下意识拖延,以避免想象中的“失败”。

一个人迟迟不敢做决定,只是因为不清楚结果,害怕这样做会失败。

如何忘掉内心纠结的一个问题(反复纠结心好累)(5)

那么,解决这类内耗的办法,除了要独立思考,对自己有信心以外,还要懂得“舍弃”。

舍弃那些和目标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大而全什么都想要的念头;舍弃对完美的追求,很多人迟迟不动手,是因为要求太高,自己也完成不了,就一直拖着不做;舍弃对别人的期待,比如“我要是失败了,别人会笑话我”的念头,放心,大家都很忙,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围观别人的失败。

我们只需要想清楚如果去做这件事,能造成的最坏结果是什么?自己能不能承受?如果能,就去做好了,不要再反复纠结,减少心理内耗,行动方向才更清晰。

这些是我觉得去除心理内耗很有效的方法,你还有什么办法呢?欢迎和我们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