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余华入选教科书(文化荐读莫言和余华是怎样成为)

今年五四青年节,莫言又上头条了

莫言余华入选教科书(文化荐读莫言和余华是怎样成为)(1)

《不被大风吹倒》视频截图。

作为今年B站五四演讲视频的主角,莫言面对镜头讲述了两件童年时代的往事:辍学时通过《新华字典》坚持自学;曾经目睹爷爷拉着车子与狂风对峙。其初衷是为了回答了一名读者向他提出的疑问:“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

在评论区,有相当多观众用“质朴”或者“感动”来表达他们的感受。这意味着,莫言没有“翻车”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在两年前,同样是B站的五四演讲视频,让“后浪”一词全网爆红。然而,视频却也因为对“后浪”吹捧过头、有“献媚”嫌疑而招来争议,包括“后浪”这个“标签”本身,也不是所有年轻网民都乐意买账。

结果就是,怎么和这届年轻人沟通,成了一个相当棘手的技术活儿:说教太老套,迎合又太廉价——一句话,软硬不吃

事实上,莫言在和“后浪”隔空交流后,还能顺势“破圈”。去年8月,他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莫言”。100天后,涨粉75万。

与此同时,另一位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大神”余华,通过直播、访谈视频,活成了顶流段子手。余华作为“在逃喜剧人”的热度,远远超过了他时隔八年推出的长篇小说《文城》。

不仅是这两位“国民级”作家,横亘在所有“前浪”面前的,是数字技术构建的汹涌人潮,模糊、生猛、变幻。每一种打破“次元壁”的对话方式都前途未卜,但出发点都少不了这样一句话:“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表情包”莫言与“段子手”余华

作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莫言上热搜的频率不亚于演艺圈明星。

北京一所知名大学中文系博士在读生小雨(化名)记得,“老爷子”上一次上热搜是因为在公众号里发布了自己开收割机的视频。不到30分钟,点击量就破了10万。

除了开收割机,莫言还通过公众号,展示了写书法、跳高、唱地方戏等各种才艺、爱好和生活日常。此外,他还时常录制音频回答后台五花八门的提问。在最近几期中,他和网友谈到了谷爱凌、苏翊鸣,居家隔离的感受,最想穿越回去的年代是唐代,心目中的YYDS(永远滴神)是蒲松龄。看完电视剧《觉醒年代》后,他马上现学了一个热词,打算对主演于和伟说一声“瑞思拜”(意为“佩服”“厉害”)。

莫言余华入选教科书(文化荐读莫言和余华是怎样成为)(2)

莫言在公众号文章中谈余华。

小雨很早就关注了莫言的公众号。他的评价是:“虽然美工比较简单,但是内容很有趣,有点‘反差萌’,很朴实。”尤其让他没想到的是,莫言十分随和,完全不介意照片被网友做成“表情包”,被人说“可爱”的时候,还自称感到“心花怒放”。

“到了莫言老师这个级别,完全没有‘炒作’必要了。”小雨告诉记者,“感觉老人家很乐意分享他的生活,为人很诚恳,也不存在故意搞什么‘人设’。”

相比之下,另一位当代文坛“东邪西毒”级别的人物——余华,在新媒体上亮相的“画风”同样“清奇”。去年3月,余华被爆为某培训机构站台,传授写作文的心得,引发一波“不务正业”“自甘堕落”的嘲讽。但很快,一系列访谈视频片段的出炉,使得“被余华笑死”的词条上了热搜。

几年前参加《朗读者》录制时,余华就秀了一把“自黑”的功力:自曝装病逃课、被意外割去阑尾,将语言简洁“归功”于小时候贪玩,识字太少……网上流传的他最经典的段子之一,是关于他不当牙医改当作家的理由:“因为想睡懒觉、不上班,而且写小说的稿费还归自己。”

在和年轻人聊天这件事上,余华并不像莫言那样有意而为之,但这丝毫不妨碍“抓马”(意为“戏剧化”)的效果——说到有些年轻读者误以为他不在人世了,他绘声绘色地模仿起别人的腔调:“天呐,他还在呀,我以为他不在了!

去年9月,贾樟柯导演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上映。余华在片中有一段长达20多分钟的“单人脱口秀”,承包了全片笑点,其间眉飞色舞,毫无压力。

莫言余华入选教科书(文化荐读莫言和余华是怎样成为)(3)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剧照。

万万没想到,那个凭借《活着》看哭了无数人的作家,竟然是“社交牛掰症的超级大牛”,这是许多网友共同的感叹。

小雨同样为余华那种“谈笑间灰飞烟灭”的气势所折服。影片让他记忆犹新的一点是:“无论生老病死,余华都能举重若轻。就像他形容他的文学道路,一直在迎着艰难摸索前行,却用了一个特别诗意、轻盈的比喻——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在网上,“如何成为一个招人喜欢的人?”

为什么开公众号?在一期视频中,莫言曾这样回应:开号是为了“向年轻人学习”“不惧怕变化,跟时代同步,学习新事物,接受新思想……从而也使我的文学创作,能够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

“心存善念,放下所谓的架子”,这是莫言和年轻人交朋友的心得。

在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看来,在互联网时代,不同年龄、地域、文化背景、喜好的网民之间出现了“圈层化”的趋势。学者、作家们以更亲和、可爱的形象,打破大众对老一辈“精英”的刻板印象,探索不同代际和类型文化沟通的可能空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是他们在融合媒体时代,发挥文化影响力的方式。

莫言余华入选教科书(文化荐读莫言和余华是怎样成为)(4)

许知远对话李诞。

然而,现实却是,逾越心灵的屏障远比突破技术壁垒要困难。2018年初,“70后”作家许知远和脱口秀新星李诞在《十三邀》上的“尬聊”,就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许知远一本正经地想要和生于1989年的李诞探讨一下存在、责任之类的“主题”;怎奈李诞是个“佛系青年”,理想就是“好好活着,赚点钱”,“随时准备烟消云散”。

时至今日,哪怕有更多交流的渠道,但和年轻人谈心的结果,依然有点“耗子尾汁”的意思

曾经一手带火“中年油腻”这个词的“70后”作家冯唐,很早就开了公众号。冯唐是著名的“斜杠青年”,除了写诗、写小说,还跨界改编影视剧、拍广告、上综艺节目和时尚杂志,自带话题和流量。他经常在公众号上给粉丝念诗、开直播,讲讲成功学,传授一下职场秘笈、穿衣之道,或者是“如何成为一个招人喜欢的人”。

听众的反馈依旧延续了两极化倾向:喜欢的人称赞他“帅气、实诚、风趣”,看不惯的人则讽刺他废话连篇,“油光四溅”。

1949年出生的老作家梁晓声,前两年才学会用手机回短信。他选择了一种更传统也更吃力的方式,尝试进入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在长篇小说新作《中文桃李》中,他试图以第一人称展现“80后”小城青年在首都求学、恋爱、交友、求职等经历,探讨种种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具有普遍性的话题,例如高房价的压力。

尽管能感受到老作家的一番诚意,但在豆瓣留言区,还是有不少读者对书中部分人物和情节“脱离生活”表达了失望。“以70岁的高龄写‘80后’,肯定是没法和《人世间》的亲身体验相比的。”有读者说。

莫言余华入选教科书(文化荐读莫言和余华是怎样成为)(5)

《不被大风吹倒》视频截图。

郑焕钊指出,年轻一代网民形成了对多元、平等、真实的网络文化的价值推崇,与青年对话,首先就要适应网络文化价值特征,才可能真正实现价值的引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青年的一味迎合,内容的深度、思维的深刻与视野的开阔是学者、文人所擅长的,也是他们应该坚持的。”郑焕钊说。

在“对话”中催生新的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莫言和余华,社交网络上的热议,都超过了各自的新作《晚熟的人》和《文城》。尤其是后者,比起余华《第七天》出版时铺天盖地的“江郎才尽否”的声音,这一次因为受众注意力的大幅转移,似乎连“质疑”或者“嘲讽”都不再亢奋。“作家和作品各玩各的”,多少让严肃文学今日的处境显得有些尴尬。

尴尬的,还有传统意义上的“阅读”。

在上个世纪,由于接受信息渠道的相对单一,文学作品时常出现“洛阳纸贵”的盛况。读者对印在封面上的作者名字,保有一份遥远而神秘的尊崇。然而,随着万物互联、“直接触达”,这份对经典文学的特殊情感,在信息汪洋的冲击下开始渐渐稀释。

云端狂欢的年代,跨越时空的深度互动有可能实现么?

莫言余华入选教科书(文化荐读莫言和余华是怎样成为)(6)

许倬云入驻豆瓣。

同样是在今年五四青年节这天,远在海外的著名学者许倬云宣布入驻豆瓣。一周内,超过7000人关注“许倬云十日谈”话题,600多条豆友提问。9日晚,许倬云针对6个最受关注的话题,以他本人口述、助理打字的方式,回复了6000多字。

“深度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艰苦的,但知识的传播可以是愉快的,信息传递的碎片化并非没有价值和意义。”南方出版传媒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认为,名作家、名学者走出书斋,通过在线问答等方式与年轻读者进行分享、交流,是很好的共情途径,有着和阅读书籍不一样的传播效果,“当然,文字有文字的力量,不能过于夸大网上的作用。”

“文化是大众联合创造的产物。”肖风华相信,互联网“渠道倒逼内容改革”的属性,将为文学界、出版业界的角色定位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与年轻人对话,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在诞生。”青年作家王威廉从中感到一丝担忧,争夺流量、比拼技术为先的时代,可能形成不对等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局面。如果传统的文化人不做出新的探索,文化或将面临断裂,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价值就无法延续。

可资参考的是,“网红教授”戴建业近年来因为“魔性解读古诗词”的讲课视频爆红出圈,《“我的个天”戴建业随笔集》等作品,被年轻读者称为“人间宝藏”;莫言今年3月出版的新书《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光是名字就很有“网感”,书中还收录了莫言的漫画像、手稿等周边产品。

莫言余华入选教科书(文化荐读莫言和余华是怎样成为)(7)

莫言新书《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无论什么样的“文化大餐”还是“快消速食”,初衷依旧是回归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知识、阅读本身。这是受访者一致的观点。正如莫言的演讲视频,最终还是为了替文学代言:“我想,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是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它的直达人心灵作用的时候。”

【记者】黄楚旋 郭珊

文化周刊推荐

读书 | 我们如何从阅读中寻找“治愈”的力量?

人生知道|在尘封45年的地下室办展览

【作者】 黄楚旋;郭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