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

南京有些地名一读就会错

即使是南京人也不能幸免

不信就来试试,全对的算你狠!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

稍微了解六合地区方言的人都会知道,无论是有关地名的还是在数字当中提到的,六合当地人有关“六”字的发音其实都是“lù”。根据文史专家考证,六(lù)合这样的读法在当地已经沿用一千多年了。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4)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5)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6)

南京有很多**凹,大部分人会读成āo,其实凹是个多音字,可读āo或者wā,读āo的时候指的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方;读wā的时,意同“洼”,在南京有很多*家凹,都应该读wā。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7)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8)

“大校场”对南京人来说并不陌生,大校场最初是明代军队的校场,称为“教场”,后来衍生为“校场”,康熙南巡时在这里搞过阅兵,因此很明显这里的“校”正确读音是“jiào”。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9)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0)

小楠不得不承认,每次到小行,都要思考一下这个字怎么念。《金陵十记》中称:小航乃南京著名四大浮航之一,依地理位置考察,古小航即今安德门外之小行(háng)。民间传说,小行(háng)得名是因为街上各设米行。可见无论从史书记载也好,民间的说法也罢,发音都应是小行(háng),如果把它念作小行(xíng)就会给人留下话柄。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1)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2)

很多人一看到圩,就会脱口而出(xū),但其实圩是多音字,读(wéi)时,指江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读(xū)时,指湘、赣、闽、粤等地区的集市。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3)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4)

“蓁”是草木茂盛的意思。清代时,南京城北较为荒芜,那时的蓁巷就是荆棘丛生的荒地。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5)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6)

贲读(bì)时指文饰,装饰得很好;读(bēn)时,指奔走,快跑。虎贲,勇士也,贲同奔,像虎一样勇猛有力。虎贲仓是太平天国时期,东王府的遗址之一,时隔近一百三十年的今天,东王府遗址还留有原名虎贲仓、黄鹂巷、罗廊巷、侯家桥、华藏庵等地名。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7)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8)

膺,胸也。膺福街位于中华门城堡东北处, 原名“英府街”,因明代英国公张辅府第在此而得名。清同治年间,两江总督李鸿章取“膺祥得福”之意,遂改名为膺福街。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19)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0)

位于颐和路公馆区的牯岭路,民国风浓厚,附近有200多座民国政府要员的宅第公馆,是中国拥有民国公馆最多的地区,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特色景点之一,南京重要近代建筑群。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1)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2)

建邺路南侧,评事街北端的笪桥,是明代南京元宵灯市所在地。笪桥的笪是一个姓,正确读音是“dá”。相传此桥是茅山第二十六代笪宗师所建,以建桥人姓氏取名。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3)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4)

“昝”为姓氏,这个姓在南京也不是很多。曾经在昝庙当地发现过古文化遗迹,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5)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6)

碛(qì)是指浅水中的沙石,石碛桥现位于江浦桥林,明万历七年(1579)县志市集栏中,已有“石碛桥”记载,每逢农历二、五、七、十日,四乡农民来此赶集,相沿至今。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7)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8)

“奁”意为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后来泛指精巧的小匣子。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因朱皇帝的第九个嫔妃——卢氏曾居住在这里而得名。据说卢妃进宫时,她的金银细软闺中妆奁,摆满了整整一条巷子,朱皇帝派了一个营的人马前来迎接,后来军师刘伯温便将此巷的名字改为了闺奁营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29)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0)

位于溧水县石湫镇光明村的西旺壒,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读壒这个字,壒是个多音字,壒(ài)是尘埃的意思,但是在南京地名中多读zhuāi,这里“壒”是古代村庄通名。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1)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2)

清《同治上江两县志》称锏银巷。《石城山志》记载:“以雨后山水入涧,其色如银。”后成巷,名涧银巷。后来涧讹传为锏。民间传说为因为清代此处为制作锏银兵器的场所,故称锏银巷,疑为讹传。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3)

“巽”音同“xùn”(训) ,是八卦的卦名,代表风。离同为八卦卦名,代表火。巽离村在栖霞八卦洲,这个村子就是以八卦的方位定村名的。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4)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5)

窨子山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高8~12米,其实就是个小土堆。距今近三、四千年,为一处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属湖熟文化类型。1952年曾经试掘,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最多,橙黄细陶较少。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6)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7)

石湫是溧水区的一个镇,这里的影视基地因为《金陵十三钗》而声名大噪。而石湫有横山水库、桃花水库、独山水库和溧塘水库等四个水库,湫(qiū)即水潭之意;而湫(jiǎo)意为低洼之意。显然石湫读作石qiū。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8)

南京最难念地名 南京一读就错的20个地名(39)

柘塘也是溧水区的一个镇,柘是一种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是古代人常常种植的一种树木,唐代诗人王驾曾写过“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诗句。柘塘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也不辜负这个名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