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知雄守雌为天下溪)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知雄守雌为天下溪)(1)

知雄守雌,语岀《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意思是:知道自己拥有强大的实力,却保持着柔弱的品性,成为利于天下的溪水。他主张在遭遇强大对手时,不要以刚克刚,最好将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静观其变,侍机而动,以柔克刚。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末,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未果,逃至下邳隐居。一天,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鞋子掉到了桥下,叫路过的张良去帮他捡鞋。张良不胜惊讶,我们非亲非故、素不相识,我凭什帮你捡鞋?刚想发作,但见他年老体衰,便忍了一把,到桥下乖乖帮他捡回了鞋子。岂料这位老者待张良捡回鞋准备离开时,又补了一句:"替我把鞋穿上!"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知雄守雌为天下溪)(2)

张良为老者穿鞋

张良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抽他两嘴巴子,但又转念一想,冲动是魔鬼,鞋既然捡上来了,顺带帮他穿上也不费事。于是又乖乖替老人穿上了鞋子。张良的乖张获得了丰厚回报:老者待张良替自己穿好鞋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给了张良。张良得此宝书后,悉心研读,汲取精华,终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天骄。

汉朝的周勃也是一位深谙知雄守雌之人。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知雄守雌为天下溪)(3)

太尉周勃

刘邦死后,汉惠帝即位,大权则掌在吕后手上。此时吕后力量膨胀,野心像没有任何约束的杂草一样野蛮生长,谁也奈何不了她。周勃虽然官居太尉,名义上一统天下兵马,实际上被吕后限制得连军营边都不能沾;虽然每天还照常上朝,但基本上是个无事可做的闲人。然而周勃并不气馁,更不懈怠,他自有自己的活法:你吕氏不是很强大吗?那你直管表演好了,我来个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一次上朝,吕后志得意满地说:“诸位爱卿,大家有目共睹,我的几位吕氏兄弟这么多年以来东杀西拼,居功至伟,本着论功行赏之原则,我打算封他们为王,不知列位意下如何?”吕后说完之后,大堂一片寂静,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却无人出声。吕后一看无人反对便得意地说:“既然众爱卿均无反对意见,那就是表示同意了。那就退......”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知雄守雌为天下溪)(4)

女强人吕后

“朝”字没说完,右丞相王陵腮帮子气得鼓鼓的,趋前一步道:“此议不妥!先帝刘邦早有旨意,非刘姓不得封王!”吕后恶狠狠地瞪了王陵一眼,尔后转过身问周勃:“周太尉意下如何?”

周勃从心底里佩服王陵的勇气与胆略,可是周勃心里却明白,面对如日中天的强势吕后,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他深深鞠了一躬,大声回应道:“此议甚好!昔日高祖平定天下,给自己的弟子封王,如今太后您老人家称制,封诸吕弟子为王,上顺天意,下合人心,有何不妥?”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知雄守雌为天下溪)(5)

吕后专权,异姓王封了一堆

周勃一席话说得吕后笑的前仰后合,喜的心花怒放。她完全没有料到,这个平日一脚踢不出人屁来的木疙瘩,关键时刻还能给她搭把手。

下朝后,王陵气急败坏的一把抓住周勃的衣领:“当年高祖歃血为盟,你周勃不是一样在场吗?如今太后一临朝,你就翻脸不认帐,你这个势利小人!”周勃不解释、不反驳,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句:“今天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我可能不如你,但为国家长远利益考量,或许你不如我也!”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知雄守雌为天下溪)(6)

周勃以退为进

事实证明周勃以退为进、知雄守雌的策略完全正确,他虚意奉迎吕后并非软弱,而是暂且隐蔽自己的锋芒,避免正面硬刚,以图长远。几年后,强人吕后一命呜呼,周勃计得兵符,只身来到北军振臂一呼:“支持吕后举露右臂,拥戴刘姓江山的露左臂!”北军将士早对吕氏专权忍无可忍,纷纷露左臂拥戴刘姓江山。周勃联手陈平一举铲平吕式势力,迎立汉文帝,为开启文景之治立下了盖世之功。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知雄守雌为天下溪)(7)

周勃陈平铲除吕氏势力,迎立汉文帝

大凡智谋远大的强者大都善于隐忍以待,以柔克刚,即使面对险恶环境也能韬晦自处,以静制动,最终侍机而动,一击中的。这就是知雄守雌给我们的启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