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书虫(可爱可敬的书虫)

来源:运城新闻网□聂鑫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可爱的书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可爱的书虫(可爱可敬的书虫)

可爱的书虫

来源:运城新闻网

□聂鑫森

自古及今,对于痴好读书、朝夕不辍的人,往往奉之以种种美称,如书痴、书淫、书厨、书蠹,最通俗的称谓是书虫。

“书痴”一语见《旧唐书·杜威传》:“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书淫”一语最早见于《晋书·皇甫谧传》:“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古代称好学又博学的人为“书厨”,满腹诗书,好像是一个站立的书柜,故有成语曰“立地书厨”。

“书蠹”,即啃书的蛀虫,俗称书虫。这种虫子,薄而小,淡黑色,可在关合的书页间游走如鱼,因而被古人称之为“书鱼”或“蠹鱼”。曾任湖南株洲四中校长的姜野军,是一位腹笥丰盈的雅人,数年前请我们去参观新建的图书馆并索命名,我说不如叫“书鱼馆”,他欣然同意。

老友李元洛为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出版专著多种,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分类品赏》一书中,评析了皮日休的《读书》一诗。全诗为:“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见俦侣。”真是夫子自道:书房里的书堆得高接梁架,日日读书乃是与先圣前贤交谈,忽然发现了案上的书虫,胜过见到了良朋好友,格外亲切!

记得年少时,到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师家去借一本余冠英选注的《汉魏六朝诗选》。他从书架上寻出来,再翻了翻,发现此中有一只小虫,便把它抖落于地,笑着对我说:“它既爱书,命不当绝,由它去罢。”这场景,别有系人心处,惺惺惜惺惺,至今印象深刻。

这些年,倡导全民阅读之风,吹暖天南海北。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深谙读书的种种好处,无不津津乐道于斯。正如唐代诗人翁承赞在《书斋漫兴》中所言:“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

我的朋友中,痴好读书可称为书虫的人多矣,而敢以书虫自称的就有两位。

一位是山西太原的赵柱家,其微信名为“书虫”。几年前我们并不认识,他在新华书店购买了我的著作,打听到我的地址,快递书来让我签字,很让我感动。他不但藏书多,读得又勤,还应出版社之邀热情编书。他主编的《子恺遗墨——丰子恺插图原稿》我就很欣赏,收录的丰先生漫画拾遗,是第一次汇总出版。同时,书中还收录了丰先生论艺术的文章16篇,师友及学者评析丰先生艺术的文章20篇,以及“丰子恺年表”。此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蒙赵先生馈赠,读之兴味悠长。

另一位是湖南长沙的彭国良老友,多种头衔集于一身,而且名副其实:诗人、作家、藏书家、编辑家。他藏书20万册,出版各种著作40余种,主编出版各类图书百余种。让人艳羡的是,他撰写的日记一至五集付梓面世,书名就叫《书虫日记》。庚子冬,他应邀到醴陵渌江书院讲学,讲题为《书虫谈书——读书淘书编书写书及书人书事》。

可爱可敬的书虫,令人钦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