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化纤生产工艺(化纤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国内聚酯涤纶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迅猛发展,技术、工艺已趋成熟,近几年进入规模效应体现、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发展阶段。

近五年来,中国聚酯涤纶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集中效益显现。

涤纶下游包括服装用纺织品、家纺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数百个领域。依据丝的长度,涤纶可分为涤纶短纤和涤纶长丝。依据应用领域,涤纶长丝可以分为民用涤纶长丝和工业用涤纶长丝;民用涤纶长丝在整个涤纶长丝产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从柯桥纺织行业景气指数来看,每年的9-12月都是全年的景气高点。而在新冠疫情之前,19年11月起涤纶市场的景气指数就已经开始下行,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加速了行业景气度探底。

今年上半年纺织终端内外市场需求显著下降,涤纶行业经济运行压力也明显加大。进入三季度以来终端需求呈现复苏迹象,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累计零售额及出口金额同比降幅收窄,江浙织机的开工率也逐渐恢复到六成以上的较高水平,下游纺织行业整体行情处于上升趋势。

2019年年底我国涤纶长丝产能约为3833万吨,全球产能约为5759万吨。近两三年内新增产能基本来自龙头企业。行业CR6由2017年的约44%提升至2019年的55%以上。

根据CCFEI数据,2020年上半年已投产产能为85万吨,预计下半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为135万吨,以90%的兑现率计算,2020年全年新增产能合计为212万吨,较2019年国内产能增量为5.53%。

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涤纶行业属于化学纤维的生产制造环节,属于中游制造业。完整的产业链为“炼化-PX-PTA-涤纶-织造”。

涤纶产业的上游是石油化工行业,主要的原材料为精对苯二甲酸PTA及乙二醇MEG等;下游行业主要是纺织服装业,在纺织服装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化学纤维中,涤纶的占比达到60%。

涤纶长丝行业的下游经编织布高度分散,长丝格局高度集中度构建龙头议价权,优质产品将享有更多的产业溢价。

涤纶化纤生产工艺(化纤制造皇冠上的明珠)(1)

截止2019年,聚酯聚合产能4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的企业34家,截至2019年底,六大上市企业(恒力、桐昆、恒逸、荣盛、盛虹、新凤鸣)PTA、涤纶长丝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例已分别达到55%、53%。

头部企业因资金、技术等优势在产能扩充上更具优势,未来市场份额将再度提升,龙头行业话语权不断强化。

从产能的来源上看,新增产能也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CCFEI和东兴证券数据,2020年下半年国内直纺涤纶长丝行业仍有7套新装置计划投产,均为主流大厂产能扩张,合计投产产能约240万吨/年,其中恒逸100万吨/年、新凤鸣30万吨/年、桐昆50万吨/年、恒力60万吨/年、盛虹25万吨/年。

建成投产之后预计行业CR6将继续提升至59%左右,桐昆股份、恒逸石化、新凤鸣的长丝产能规模优势愈发明显,而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盛虹集团则通过上游炼化配套进行差异化竞争。

从2020-2022年的已规划项目来看,产业链上游PX-PTA环节产能增速较高,涤纶长丝环节产能增速趋于平稳,未来三年涤纶长丝产能复合增速约为5.4%,与终端需求增速较为匹配,而PTA环节盈利能力将受到压制,PX配套项目陆续投产将巩固国内涤纶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抢占日韩PX工厂的市场份额。

随着炼化窗口打开,多家涤丝龙头企业都向上游延伸发展,完善自身产业链供需结构,中小涤丝企业与龙头企业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在强者恒强的铁律之下,中小涤丝企业想实现对龙头企业的弯道超车已经几无可能。

桐昆集团在行业中有“涤纶长丝企业中的沃尔玛”之称。主要从事各类民用涤纶长丝的生产、销售,以及涤纶长丝主要原料之一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民用涤纶长丝,包括涤纶POY、涤纶FDY、涤纶DTY、涤纶复合丝四大系列一千多个品种,覆盖了涤纶长丝产品的全系列。

目前公司还有恒超年产50万吨智能化超仿真纤维项目和江苏南通如东洋口港聚酯一体化年产500万吨PTA、240万吨聚酯纺丝项目在建,预计到2023年公司涤纶长丝产能将达到980万吨/年,不断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囊括石油炼化、石化以及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业务领域涉及的PX、醋酸、PTA、聚酯切片、民用涤纶长丝、工业涤纶长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公司民用长丝产能位列全国前五,工业长丝产能位列全国第三,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涤纶民用丝、工业丝制造商之一。

荣盛石化走的是一条产业链上延的发展之路:从涤纶长丝到PTA,从PTA到中金芳烃,从中金芳烃到浙江石化炼化。随着浙石化一期2000万吨项目投产,产业链完全打通,一体化优势开始显现。随着二期项目的投产,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炼油企业之一。

差异化产品对技术要求非常高,而我国聚酯纤维长丝行业起步较晚,有成熟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稀缺,这已经成为限制国内新建差别化聚酯纤维长丝企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未来2-3年从纵向看,涤纶环节供给强度低于上游PX-PTA环节,从横向看,龙头企业新建产能、收购重组助力行业集中度提升,涤纶长丝行业格局将继续优化。

东兴证券认为,对涤纶长丝而言,后续一旦原油价格有所上涨,将拉动PX和PTA价格上涨,进而推动涤纶长丝价格再上一个台阶。

从长期视角来看,我国仍是全球化纤中心,而服装消费回升只是早晚问题。四季度消费旺季及国外圣诞节等消费高峰都会促进服装终端消费,锦纶长丝去库存和消费旺季值得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