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2为什么这么烂(釜山行2口碑大滑坡)

引言:

《釜山行2》豆瓣评分历史最低谷6.1,现持评分6.3

国外媒体评价更低,韩国网站NAVER媒体评分6.17,IMDB6.1分

在没有接到《釜山行》拍摄任务之前,延相昊一直是韩国电影圈不曾被提起的名字。《首尔站》无疑很成功,但这种成功的口碑很有局限性,仅仅只是在成人向动画中占据高口碑。《釜山行》成就延相昊的电影市场地位,并且也让他有资金、有能力拍摄更为宏大的续集。但是资金并不意味着解放,而是一层更为沉重的枷锁。

"没意思,釜山行这个亚洲丧尸片IP新标杆算是废了。"一句带着明显失望语气的评价,成为《釜山行2》豆瓣获赞量最高的短评。

延相昊在《釜山行2》上映前夕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在《釜山行2》的面前作比较,《釜山行》更像是一部独立电影。"延相昊原本的意思仅是为求表述《釜山行2》更为精良,但现在看来这句话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拷上投资人架设的链锁,延相昊的表现从神迹走向平庸。在拍摄之中,延相昊便在不断向外界传达出对《釜山行2》诸多的不满意。"写死孔刘是遗憾"、"《釜山行》没什么可拍的"、"需要更多元的丧失电影创作",这些言论之中能够看到对于创作《釜山行2》,延相昊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不情愿。

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延相昊这种近似于抱怨的情绪很能够让人理解。《釜山行》作为系列电影的拍摄过程,实际上更像是一个不断为其带上枷锁的过程。先发的动画《首尔站》被誉为利用丧尸电影表现社会尖锐问题的典范,惊悚片和社会教育寓意相结合,延相昊得以在各大电影节成为座上宾。至此,一场远比《首尔站》更为现实的导演变迁史拉开帷幕。

《釜山行》当中,拍摄真人电影题材的延相昊, 需要考虑到更多维度的受众群体。不可能描绘漫无边际的黑暗,也不可能呈现出社会如死水的寓意。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列车丧尸戏结束之后,《釜山行》决定用一个温暖的结局回馈观众。"希望长存",这是延相昊赋予电影最后一个画面的寓意。

釜山行2为什么这么烂(釜山行2口碑大滑坡)(1)

《釜山行2》丧尸袭击的剧照

批判、不再刻薄的延相昊,即使认识到《釜山行》需要就此刹车。没有必要再去根据其架构一个宏伟的世界观,串联起一套长长的系列电影。这是原本延相昊的想法,但是资本和制片方再次找上门。延相昊亲口否决自己不再拍摄续集的言论,开始筹备一场更为浩大的丧尸世界。但是有资金、有支持的延相昊,这一次再也无法展现出自己独立电影人的功力。

1、 救赎的深度,人物设定的一念之差决定高度

《釜山行》在当时并没有考虑到续集的出现,所以在各个人物角色的设定路上,延相昊自己将自己人物未来的可能性封死。更高的完成度、更闭环式的独立电影结局,确实成就《釜山行》的黑马名号。但是当接到续集剧本邀约的时候,延相昊便发现再次创造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人物弧光的角色并不容易。

釜山行2为什么这么烂(釜山行2口碑大滑坡)(2)

《釜山行1》的人物塑造堪称经典

《釜山行2》也试图呈现出石宇的主人公塑造效果,但是效果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石宇的人物角色具有明显的标签性,基金经纪人天然便带着"自私"、"精致主义"的社会标签。再通过前期剧情的铺垫,一个精致而利己为荣的主人公形象便生动起来。但是接下来赋予父亲的第二身份,使得石宇有能力成为丧尸片当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私欲是石宇个人的性格主线,父女关系是潜藏在之下的分支故事叙事线。

亲情本身有大爱的寓意,多元化复杂的身份标签交织下。还兼具丧尸为主题的外部冲突补充叙事,强烈的前后反差加之戏剧化的表现手法,《釜山行》自然而然成为让人潸然泪下的顶流好片。但石宇的叙事线,无法移植到姜栋元饰演的军人俊硕身上。

釜山行2为什么这么烂(釜山行2口碑大滑坡)(3)

《釜山行》系列电影导演-延相昊

石宇本身作为多重身份人物,具有自己的复杂性和无可替代性。要完美表现从前的人物形象,除去复活延续之外再无他法。显然这是延相昊更不愿意进入的俗圈,他只得重新进行自己的人物设定计划。能够看到人物形象设定的技法,同从前的选择和方式如出一辙。

俊硕从前是军人,也有自己的自私和精致主义,但却走上救世主的俗套怪圈。

同样是塑造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物形象,但是过多的人物标签使得《釜山行》的主人公形象并没有表现出原本的作用。他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人物,被导演刻意安排的任务驱动,永无停息的持续性争斗,但背后的动机和逻辑都非常牵强。

这是好莱坞惯用的手法,并不以人物作为主要故事推动力,而着重表现出画面征服观众。

釜山行2为什么这么烂(釜山行2口碑大滑坡)(4)

《釜山行2》剧照

相较于前作来说,《釜山行2》带有明显的公式化逻辑,更多的心思用在视觉的呈现效果,而不再是继续拘泥于剧情的雕琢。

场景更大,但仅仅只是主人公的枪战写真大秀。却再也没有一座列车之上,人性和社会的拷问,主人公人物私欲走上无私奉献的转变。狭窄的环境能够给予更急迫的人物驱动力,宽泛的场景过分平淡,让《釜山行》原本的亚洲质感得以消退。

2、 特定性,《釜山行2》走上口碑下滑的关键

丧尸片并不是一个冷门的题材,欧美电影很早便在这条道路之上,用西方思维模式发展出自己的电影模式。而当电影成为公式,审美疲劳感便扑面而来。

《釜山行》打破原本的设计格局,采用更为亚洲人的思维解读丧失世界。披着丧失危机的噱头,讲的都是东亚社会常见的人情世故。这样一部片子,赢在自己独特解析题材电影的方式。但是如果继续深挖,只会让影片的可看性大为降低。

釜山行2为什么这么烂(釜山行2口碑大滑坡)(5)

《釜山行2》打斗戏画面

对此延相昊选择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他选择将丧失的主题地点放在宽泛的"丧尸都市",试图展现出"后末日社会"的现状,以满足观众对于丧尸题材电影的猎奇感。

这个选择很精致,但是却脱离原本的亚洲思维概念。宽泛的都市背景之中,套用的大多是老旧俗套的故事桥段。丧尸和人类囚徒的搏斗,看上去更像是西方斗兽场电影的粗糙临摹;末日都市的激情飙车戏,让它更像是披着末日的造型,装着赛车内核的电影。

西式商业电影的迎合,使得宽泛的都市背景失去自己最大的优势——地域特色化。

延相昊的《首尔站》、《釜山行》之所以称得上优质影片,并不是在于它结构丧尸世界的方式多独特。而是这样的丧尸故事,无法发生在欧美人的世界观中,而是注定只属于亚洲的特色丧尸世界。

专属感,才是填补丧尸电影所需的猎奇观影需求最好的方式。

釜山行2为什么这么烂(釜山行2口碑大滑坡)(6)

《釜山行》现场拍摄剧照

《釜山行2》的故事更像是流水线的产物,和主流的西式冒险题材电影相差无几。追逐打斗、枪战角逐、寻宝结束影片,闯关式的丧尸题材电影并不罕见,《生化危机》系列电影已经将这个层次的表现方式挖掘到极致。仅仅将地点放置在韩国,无法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期待值。这样的《釜山行2》确实只能称得上中规中矩,没有大的问题但也仅仅只是平庸的作品。

结语:系列电影大忌,不断踩雷的延相昊走上穷途末路

系列电影的打造,实际上并非是韩国电影所推崇的电影发展思路。

近年来中国电影同样有自己的系列题材电影,《唐人街探案》、"徐峥 囧系列"都是同样主打系列拍摄的影片。但是相较之下,完整性和主角的延续性使得口碑维持相对较为不错。系列电影的关键在于粉丝忠诚度的培养,往往第一部的积淀和人物形象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旦人物角色进行大清洗,原本的粉丝忠诚度便会大幅度下降。

《釜山行》原有作为新兴丧尸片大IP的机会,但是角色清洗带来的问题,注定使他无法成为韩国系列电影的经典之作。原本的《釜山行》由于处于独立电影限定的考虑,并没有过多考虑添加可供玩味的伏笔,而仅仅只是力求整个故事的完整度表达。

很精妙的方式,但是到《釜山行2》当中却成为延相昊的大问题。

没有旧的叙事线可供延续,只有自己大笔一挥重新设定剧情和人物,至此一部披着《釜山行》外壳的丧尸电影悄然上映,但是和前作却没有任何的关联性。延相昊在系列电影大忌上踩雷不断。票房或许能够收回成本,但是口碑下滑却无法阻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