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

想必大家都听过,已故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老师讲的《隋唐演义》吧?估计大家也看过同名电视剧。

由于通俗艺术的传播,人们都认为单雄信和秦琼交情最好。评书上说单雄信是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说秦琼是山东济南府的捕快班头。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1)

单雄信

在秦琼落难的时候,是单雄信仗义疏财拉了他一把,这样一来,黑道头子和办案的秦琼就产生了交集。按现在说法就是一个贼和一个警察交上了朋友,其实这是小说为了突出人物之间的矛盾设置的情节。

真实历史上,单雄信和徐世绩是过命的朋友,即生死之交。

徐世绩,字茂功,他就是评书演义中徐茂公的原型,唐太宗李世民的军师。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是生死之交,为什么徐茂公没阻拦李世民杀单雄信呢?说徐茂功没尽力营救单雄信实在是冤枉他了,没救成倒是真的。

不过到了两百年之后,李世民的后人遭到了报应。预知详情,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2)

李世民

声明一点,下面我所讲的都是真实历史上的事。真实历史上,单雄信是今山东菏泽曹县人,他和同郡的徐世绩,也就是徐茂公是好朋友。

徐茂公是山东菏泽东明县人,由于秉性相投二人誓同生死。单雄信年轻时骁勇好战,善使马槊,徐茂公则沉稳老练,足智多谋,二人形成鲜明的互补。

在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杨广大兴土木,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

大业九年,当时东郡韦城人,也就是今河南安阳滑县人翟让,在瓦岗山聚众造反。

瓦岗山就在滑县南边,河南紧挨着山东,单雄信和徐茂公一商量,就投奔了瓦岗山起义军,二人颇受重用。

到后来瓦岗军迅速壮大,二人以及秦琼、程咬金、裴行俨、罗世信等将领是瓦岗军中的佼佼者。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3)

徐茂公

队伍壮大以后,由于翟让谋略不足,到这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也就在这时,破落贵族子弟李密来归附。李密饱读诗书肚里有货,按老百姓话说就是心眼多。

自从李密到来以后,翟让听从他的计谋屡屡打胜仗,这样在军中的威望李密就超过了翟让,翟让是个实诚人,觉得自己能力不如李密,于是就把瓦岗山头号金交椅让给了李密。

李密三辞三让,最终当上了瓦岗山的头领。他为笼络人心大封百官,单雄信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徐茂功被分为右武卫大将军。

如果不出现后来的事,翟让和李密就是让贤的典范。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感恩的淡薄,甘居二把手的翟让就和李密发生了矛盾。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4)

翟让

原来双方各自的将领不服气,不用说,翟让的心腹将领被边缘化,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没毛病。这些失落的将领想重新夺回权利,于是就鼓动翟让把头领的位置夺回来。

要不说翟让这人勇猛有余,谋略不足,想要夺回权利应该悄悄进行,不能让李密察觉。否则适得其反,有可能连手中仅有的那点权力也会被剥夺,甚至会丢掉性命。

果不其然,翟让还没行动,消息就传到了李密耳中。李密大吃一惊,心一横决心做掉翟让。李密鬼点子多,于是就布下了一个局,以邀请翟让欣赏他新得的宝雕弓为名赴宴。

此时翟让并没有感到杀机来临,只带上单雄信徐世绩等几位亲兵来到了李密大营。

不用我多说,李密早就事先布下了埋伏,就在翟让低头欣赏宝弓的时候,他突然从背后用弓弦勒住了翟让,直到翟让断气。与此同时,埋伏的刀斧手乱刀砍伤了徐茂公等随从。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5)

李密

单雄信一看情况不妙,毕竟人少势孤不是李密等人的对手,眼瞅着几个人要做刀下鬼,单雄信好汉不吃眼前亏,扑通一声跪下磕头,求李密高抬贵手。

李密是个聪明人,也不想树敌太多,于是顺水推舟饶过了单雄信、徐茂公这些人。说实话,如果不是单雄信磕头求情,徐茂公必死无疑,至此,徐茂公欠单雄信一条命。

之后的瓦岗山在李密的经营下迅速壮大,但是当瓦岗山发展足够大的时候,李密表现出了他的魄力不足,就是没有大格局大思维,瓦岗山最终在隋朝军队和各路义军的夹击下土崩瓦解。

瓦岗山众位将领各投一方,单雄信就投奔了反隋群雄之一的王世充。王世充也是农民起义军中的一位领袖,他也想夺江山。

秦琼、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就投到了唐国公李渊的麾下,在当时还是秦王李世民的手下当将领。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6)

单雄信和徐茂公

如此一来,单雄信就和过命的朋友徐世绩站在了对立面,从各为其主和建功立业角度来看,两人成为对手并不奇怪,但是悲剧就此埋下。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此时单雄信是王世充的先锋官,他单枪匹马闯联营,逼得李世民围着大树转圈圈。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徐茂公及时赶到,大喝一声:“此乃秦王也,吾弟手下留情。”

单雄信见是好友徐茂公,于是给了他一个面子,饶过了李世民。

而当单雄信落到李世民手上,李世民可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他不听徐茂公的劝阻,执意杀了单雄信。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武德四年,王世充的洛阳城被李世民的军队攻破,王世充开城投降,单雄信插翅难逃成了俘虏。此时李世民为了报御花园被追杀之仇,决定不接受投降处死单雄信。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7)

单雄信

徐茂功听到消息后极力劝阻李世民不要这样,说单雄和自己是生死之交,不看僧面看佛面饶过他吧,最后,徐茂公把单雄信救过自己一命这件事讲了一遍。

其实不说这话还好些,李世民一听。自己的军师和单雄信的关系如此深厚。李世民害怕他们将来拉帮结派对自己江山不利,本来想绕过单雄信,听了徐茂功一番话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下定了杀单雄信的决心。

君王就是君王,李世民考虑的和平常人不一样,他虽然感激徐茂功救他一命,但是他不会放过单雄信,这叫一码归一码,李世民也不想给徐茂公这个面子,帝王更多考虑的是江山社稷。

徐茂公一看自己说话不灵了,于是掐指一算,片刻后对李世民说:“吾主如果执意要杀单雄信,我算到200多年后,我主的后人将受到报应,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8)

李世民

李世民听后心中暗笑,“我戎马一生从来不信命,牛鼻子老道别在这里唬我。”李世民冷笑一声,佛袖而去,根本不理徐茂公这一套。

就在行刑的那一天,徐茂公感到脸上无光,自己能救李世民却救不了过命的朋友,思来想去感到对不起单雄信,于是抽出腰中的短刀,在大腿上割了一块肉。

用刀尖挑着送到了单雄信嘴边说:“哥哥对不起你,这块肉代表哥哥已死。”也难怪,李世民把徐茂公已经伤透了心。“吾弟吃了这口肉,咱们就两清了,来生再见吧。”

单雄信很清楚徐茂公的难处,毕竟他只是李世民的一个军师,他也说了不算,好兄弟想救自己却没有这个权利。

单雄信一口吞下了这块肉,徐茂公声泪俱下道:“好兄弟放心去吧,你的妻儿由我来养。我会把他们照顾好的。”单雄信含笑慷慨赴死。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9)

单雄信死后,徐茂公果然履行了他的诺言,在他的举荐下,单雄信的子孙皆在朝中做官,也算衣食无忧。

259年过去了,唐朝末年,单雄信的第11代孙:单兴、单旺、单茂、单盛加入了黄巢反唐起义军,四兄弟骁勇善战,直杀的唐军屁滚尿流。

最终单氏四兄弟随黄巢杀入长安,唐朝从此名存实亡。

李世民为啥单杀单雄信(徐茂公掐指一算说不要杀单雄信)(10)

黄巢起义

单家的后代终于为祖上报了仇,报应终于落在了李世民后人头上,原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屡报不爽。

文/秉烛读春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