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匾额是怎么挂的(故宫匾额上这个字全都写错了)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皇帝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往往独揽大权,说一不二,但是即使主子再英名,还是有一些奴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来糊弄皇帝,大家今天去故宫,很多人会发现故宫的匾额上有很多门字是不带勾的,比如太和门,午门等等,其中的门字显然是个错别字,大家都知道皇宫里是最讲究的地方,对于奴才来说,一步错可能就会有杀头之罪,那么是谁敢把这个最显眼的字故意写错呢?这个错字为何到今天也不改正呢?

故宫的匾额是怎么挂的(故宫匾额上这个字全都写错了)(1)

其实这个事还得从汉朝的时候说起,那个时候皇宫里的匾额上,门是带勾的,但是到了南宋的时候,北宋灭亡,宋高宗跑到临安建立南宋,有一天晚上,一个太监不小心把一根蜡烛打翻在地,于是便燃起了熊熊大火,整个宫殿都被焚毁了,后来宋高宗大怒,决定要追查此事。

于是就派了一个大臣去查这件案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其实这个大臣和太监还有着亲戚的关系,不想看着自己的亲戚因此事被杀头,于是就编了个瞎话,说这是上天注定,因为宫门口的牌匾上的门字有个勾,看上去就好像是柱子着了火,这叫火脚,和别人无关,是上天对皇上的警醒。那时候的人都迷信,宋高宗一听,还真以为是上天通过这场大火来警示自己的,于是也就不再追究了,并命令翰林院将所有宫门上的匾额写一遍,将门字的勾全部去掉。

故宫的匾额是怎么挂的(故宫匾额上这个字全都写错了)(2)

到了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翰林院的大臣们仿照元朝的先例,将门字的勾又加上了,朱元璋本来疑心就重,一看匾额上全部都将门画上了勾,心里就不高兴了,质问大臣说这不是要绊倒人,阻塞言路吗?于是这个大臣就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明朝的匾额又没了勾。

故宫的匾额是怎么挂的(故宫匾额上这个字全都写错了)(3)

到了清朝时候,门字的勾又重新出现,可是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看着又不得劲了,嫌这个勾戾气太重,自己每天从勾下走,想想都不是滋味,于是又命人将门字的勾去掉了,因此故宫的匾额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