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曲子文案(梨园文摘戏曲当务之急)

戏曲当务之急周传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梨园戏曲子文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梨园戏曲子文案(梨园文摘戏曲当务之急)

梨园戏曲子文案

戏曲当务之急

周传家

梆子剧种正面临着同其他地方剧种和艺术形式的竞争,亟须提高艺术质量,以求得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作为综合艺术,编、导、演三个环节俱都重要,文、音、舞、美诸因素缺一不可。但提高演员的艺术水平则是当务之急,也是这次评比演出的目的所在。

试想,如果没有乾隆年间的地方戏汇聚,怎会有京腔“六大名班,九门轮转”之盛况?没有梅、尚、程,等四大名旦,京剧怎能风靡全国?没有丁、牛、郭、冀等一代名流,晋剧的兴盛不可设想。没有王存才、阎逢春、筱月来、张庆奎、王秀兰、杨虎山等,同样也不会有蒲州梆子的繁荣。一个优秀演员的出现,即是本剧种孕育培养的结果,反转过来又会推动这个剧种的发展,这个道理早为人所共知。

“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要出现一个技、艺兼绝的好演员委实不易。但优秀的演员绝非什么“造化锺灵秀”的“得天独厚”者,关键的问题是要勤于学习,善于掌习。晋东南地区平顺县落子剧团的女演员郭明娥的成长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会刊(十五)

论说,郭明娥的个人条件并不优越,当初很多人认为她不是一块唱戏的料子。但是,她没因此改行,而是矢志不移,刻苦学艺,和戏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强烈的事业心产生了巨大的动力,促使他不怕吃苦,不怕流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虚心求教,不知满足。郭明娥既肯学,且善学。她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在这次评比演出中,她扮演了《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这出戏唱功极重,郭明娥悉心推敲,将柔和抒情的数板和舒缓的流水板巧妙结合,同时大胆吸收了豫剧高亢激昂的节奏变化,从而把穆桂英挂帅前深沉复杂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出色地展示了“五十三岁又管三军”的巾帼英雄的逼人风采。细细品味她的唱腔,既有晋东南上党落子名演员郝聘芝的音味,又有晋剧名演员程玉英发音、喷口、吐字、运气的技巧方法,同时又有她自己的特点。郭明娥风趣地把这种方法叫做“艺术嫁接”,可见她在学习上绞尽了脑汁下了一番苦功夫。她之所以成为晋东南地区中青年演员的姣姣者并非偶然。

今天,我们的戏曲事业是多么需要一大批郭明娥这样的中青年演员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