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终极目标是(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作者:吴洪彬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社会的深层次思考,让生命教育再次受到广泛关注生命教育,教会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体悟生死艺术,调动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可以挖掘出人的生命潜力从本质上看,艺术是理解生命的最好载体之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促进艺术教育协调发展》中特别指出,应增加“生命教育”比重,让艺术教育成为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对此,笔者十分赞同,并且认为,音乐是生命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音乐教育终极目标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音乐教育终极目标是(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音乐教育终极目标是

作者:吴洪彬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社会的深层次思考,让生命教育再次受到广泛关注。生命教育,教会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体悟生死。艺术,调动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可以挖掘出人的生命潜力。从本质上看,艺术是理解生命的最好载体之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促进艺术教育协调发展》中特别指出,应增加“生命教育”比重,让艺术教育成为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对此,笔者十分赞同,并且认为,音乐是生命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

音乐能够表达人类最丰富的情感。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很多,例如人具有思维意识、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创造工具等,但尤为重要的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将各种情感运用于艺术创作中。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本质是情感表达。音乐是表达人类思想意志的载体,不仅能够表达情感的内容,还能表达情感的强度;不仅能够表达作曲家的情感,还能融入音乐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最大的满足。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幸福感的获得却越来越难。同样是为了代步,曾经买一辆自行车便能获得的满足感,如今买一辆豪车也得不到了。物质世界越来越富有,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这或许是许多不幸福的根源。

笔者所认识的音乐界朋友里,不少人并不富有,却活得很充实,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精神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有些人潜心创作几十年,虽没有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依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音乐倡导感恩的心,歌颂生命的延续。音乐作品中,对于爱的传递、爱的歌颂是不遗余力的。这并不是强加于音乐家的任务,而是源于音乐创作者自觉的生命意识。“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每当唱起或听到这首《母亲》,谁能不感受到母爱的温暖,继而化作报答的情思?“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这样的歌曲,总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总能唤起一颗感恩的心。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靠的就是爱的传递、爱的接力。“我要飞到无尽的夜空,摘颗星星做你的玩具,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在《亲亲我的宝贝》的字里行间,无不是满满的爱意。经常有这样的音乐陪伴,经常用心聆听这些歌曲,怎能不感受到人间的美好呢?

音乐催人奋进,鼓舞人与命运抗争。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沟沟坎坎,一时的失败不可怕,怕的是萎靡颓废、不思进取。“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曲《从头再来》的歌词和旋律,鼓舞人心。当厌烦了说教式的励志鸡汤,听听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一定会在身体中注入一股清新的正能量。

说到与命运抗争,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莫过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在遭受耳聋、失恋等一连串打击后,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捉弄,而是花了四年时间,写出这部震撼人心的交响曲,不仅自己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还带给人们与命运作斗争的巨大力量。

音乐教人珍惜生命,也激励人勇于牺牲。《明天会更好》《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我的未来不是梦》《天亮了》等一大批歌曲都给予人对生命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使命有多神圣,责任就有多重”——《逆行中的白衣天使》是和平年代救死扶伤的壮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全民抗疫的日子里,人们于微信、抖音、直播间、小区的阳台上,用歌声传递力量、互相鼓励,度过了一段难捱的时光。

广大音乐从业者、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音乐这个载体,有意识地将生命教育融入作品、融入课堂,让每一个生命都变得鲜活,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吴洪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