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

接上回,继续聊。

在郭德纲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还有个"主流相声界",在他之前,我以为全天下说相声的都是一家,都相互之间走亲戚串门子,沾亲带故,一团和气。

郭德纲出来之后,他说出了"主流相声界"这个词儿,我才知道,他让人折腾的不轻。

这不是我自己说的,中国曲艺协会会长姜昆,和"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战争",早就世人皆知,没有任何掩饰了。

姜昆率先出招,上手就是一招杀手锏……反三俗!

郭德纲被打的不行,没想到姜昆一上来就放必杀,赶紧也打出一招……我的相声搞笑!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1)

姜昆一下子半管血就没了,愤怒地又打出一招:你不高雅!

郭德纲愤怒无比,爬起来擦去嘴角的血,赶紧也打出一招……我的相声搞笑!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2)

K!O! Winner is 郭德纲!

姜昆和郭德纲之间,摆在台面上的,是对相声艺术的发展方向的分歧。

即:

姜昆认为,相声应该摒弃旧时代的坏习气、旧思想和行为糟粕;

郭德纲认为,相声已经快死了,先他娘地救活了再说!

姜昆认为,相声应该有骨气,宁可干净地死,也不要肮脏地活。

郭德纲认为,管他干净埋汰,先他娘地活下来再说!

姜昆认为,相声就算死了,也不能追捧下三滥,贻害百姓!

郭德纲认为,相声死了,才他m的算是贻害百姓,愧对祖宗!

在我看来,姜昆先生对相声是热爱的,而且是几乎带有洁癖的热爱。他不允许相声有一点点污点,他希望相声是圣洁的,是美好的,是一尘不染的……宛如天使一般出淤泥而不染。让相声变的三俗,是极其无耻的行为,是对相声的玷污和糟蹋!是将前人辛辛苦苦改造的新相声拉回老路,将那身曾经被人唾弃和鄙夷的脏衣重新披上的文化倒退!

而郭德纲对相声的热爱是崇古的,是狂热的,是执着的。他认为,让相声不搞笑,失去了它原本的东西,才是可耻的!哪怕是个站街的妓女,也应该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说相声的不能比不爱岗敬业的妓女还不要脸!

姜昆是恐惧的。他感觉相声要毁在郭德纲手里。这小子如果一直这么说,人们会怎么看相声这门艺术!?相声又开始拿人家爹妈砸挂了,相声又开始打人喷水撒白灰了,相声又开始显得滑稽低俗难蹬大雅之堂了。你郭德纲旦凡顺着我一点,跟着我的思路走,我可以给你机会,让你说那种能上的去台面的相声。他为相声的前景深深地感到忧虑。

郭德纲是不屑的。相声在你们手里都快咽气了,老子费劲巴拉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才吊住它一口气,让他缓过来。刚缓过来,能喂进去几口米汤,能说句完整的话了,你就让我给它停药,你还有人性吗!?他为同行们的麻木和迂腐愤愤地感到可悲。

说到底,其实就一个问题,相声要不要高雅!?要不要创新!?要不要教育!?要不要宣传赞美……。

我的回答是,要!肯定要!必须要!宣传赞美什么的,可以,随便啊,怎么都行,你想用相声拯救世界都行,没人拦着你。

但前提是,它得活着,它得让人笑。

提到了相声的高雅、教育、赞美、宣传和创新,其实这都不是根本性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另外一个词儿——能力!

相声高雅过、教育过、赞美过、宣传过、创新过,它那时候活的很好,它受亿万人拥护和爱戴。

1950年,中国解放不久,相声那时候还是原始形态,什么是原始形态?就是姜昆所说的三俗的形态。

因为相声最初的形成,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养家糊口,吃口饱饭。这和二人转期初的情况有点类似,只要能拉的动人,让人掏钱,什么都能说,三俗的、下流的、荤段子、弄个虫啊鼠啊的博眼球……都来。

没办法,那时候的相声没地位,相声演员更是下九流,干这个只是想混口饭吃。相声演员大多都有些书生气又带着一丝流氓气,他们扛不了麻袋,砌不了砖墙,当不了木匠,成不了流氓,就只能靠嘴皮子吃饭。

新中国成立,国家所有文艺都希望能够复兴,侯宝林先生为相声感到忧心,虔诚地敲开了老舍先生的大门,虚心请教。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3)

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

侯宝林的才华和智慧,加上老舍等文学巨匠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让相声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创作了新相声《婚姻与迷信》、《一贯道》、《二房东》等段子。

1975年,侯宝林先生在中南海给毛主席说相声,演出了《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改行》等十二段相声。毛主席喜欢听他说的相声,尤其是《关公战秦琼》,毛主席听完之后感觉不过瘾,请侯先生又说了一遍,笑的十分开心。

众多的开国元勋,都被逗的笑声不止。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4)

毛泽东接见侯宝林、孙玉奎等相声名家

而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可以说就是品位高雅、表演细腻、寓教于乐、发人深省。

比如《关公战秦琼》,就被评价为:"有着极深的政治内涵,它以极高的艺术技巧,强烈的幽默感,给观众留下极为美好的印象"的艺术佳作。故事中对反动军阀韩复榘的爸爸的愚陋、无知、瞎指挥、乱弹器,给予了强烈的讽刺和批判。这相声听完,所有人都知道,不懂装懂瞎指挥,即可笑又可气,即愚蠢又丢人现眼。(有没有想起来某个人?)

再比如他的《醉酒》。通篇也没有半句教育人的词句,但是人们听完了,笑过了之后,都会想,你看看,这人啊,不能喝太多酒,喝醉了的样子多么地滑稽和荒唐,会给生活添多少的麻烦?

这些相声,依靠老先生惟妙惟肖,丝丝入扣的表演,真个是活色生香,令人拍案叫绝!

至今为止,论相声,侯宝林是笔者最为欣赏、崇敬、钦佩的第一人!

再比如马志明先生的《纠纷》,也是讽刺了生活中有人小题大做,得理不饶人,把简单的事情弄的复杂了,不但让自己的心情不好,也给别人填了麻烦。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5)

马志明、黄族民

再比如马季和唐杰忠先生说的《多层饭店》,也是新相声,通过外出出差的人想住饭店,结果办了诸多毫无意义的繁琐手续,到处签字盖章的夸张经历,讽刺了有的单位和部门机构臃肿,作风懒散,手续繁琐,形式浮夸的弊病。这值得所有的单位和部门反思和引以为鉴。

再比如马季先生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是笔直听到的最富有创意和奇思妙想的相声之一,是新派群口相声的佳作。马季和他的四个弟子不再演人,而是演“马季”的五官之一,因为有了荣誉相互争抢,夸耀个人功劳贡献,引发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闹剧。讽刺了有些人在工作中总是强调个人,忽视了团结才能赢得荣誉的道理。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6)

马季和他的弟子们

这样的相声,好玩有趣、思维奇特、创意十足、寓教于乐,品位高雅!谁能不爱?!

还有很多,比如姜昆、唐杰忠当初的《楼道曲》,讽刺和批判了有些人用私人物品占用公众空间,给别人带来了极大不便。通过相声,我们都知道,这样做不文明,而且没有公德;冯巩和牛群的《有话坐着说》,通过两个人心口不一,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为了分房子相互斗嘴,和最后台长才是高风亮节主动让出房子形成鲜明对比;再比如杨义和杨少华父子的相声《肉烂在锅里》,讽刺了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违法乱纪,结果最终自食恶果……。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7)

姜昆、唐杰忠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8)

冯群、牛巩……不是,冯巩、牛群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9)

杨义、杨少华父子

不少了吧!?

这些相声有的歌颂、有的赞美、有的寓教于乐、有的品位高雅、有的创意十足,还有的集以上所有优点于一身,堪称神作!但是这些虽然未必都具备,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搞笑啊!

大家笑的开心,顺便就把道理记在心里了。这些相声,没有一个是强拉硬拽,抓过听众就霸王硬上弓,来来来,愚蠢的观众,我来教育教育你,我来教你做人!没有。

他们只是在讲一个有趣的事儿,讲的你哈哈大笑,但是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你都知道。不需要把观众当傻子一样反复提醒,一派怕自己没说清楚,怕你没听明白的样子。

所以,相声可以高雅、可以教育、可以赞美、可以歌颂……,只要你有那个本事,在你高雅、教育、赞美、歌颂的时候,让我笑。

你们说什么"相声不能光顾着搞笑",我擦,我听到"光顾着"三个字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丫根本也没搞笑啊!"光顾着"三个字需要什么样的脸皮才能出口!?

侯宝林老先生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因为在舞台上说错了一个字,就一个字,就深以为耻,怕辜负观众,在大好年纪退出舞台。他老人家对观众的这份尊敬、对相声艺术的精益求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你们但凡学来一成,相声会他!妈!的!是!今!天!这!样!?

只靠郭德纲一个人苦苦撑着,你们还谈品位、聊高雅,我要是你们,早就一头磕死在舞台上,去找祖师爷赔罪去了!

艹。

郭德纲谈相声艺术(相声杂谈四搞笑)(10)

最后一图,不解释。

(这个系列的第三章,因为发布的时间不对,所以没有得到很多推荐,导致只有很少的朋友看到。对这个系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自行搜索。感谢大家对这个系列的支持和鼓励,明天继续更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