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接待员(故宫里的夜巡人)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常看到皇帝身后不仅跟着太监宫女们,还有带刀侍卫们,这些侍卫被称为“大内侍卫”。

故宫的接待员(故宫里的夜巡人)(1)

大内侍卫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皇帝的安全,保护紫禁城的安全。皇帝遇刺要舍身救驾,宫内着火就变身消防员,失窃还要充当警察……

清朝被推翻后,皇帝没有了,大内侍卫也消失了。昔日的紫禁城也成了现在的故宫博物院,设立了院长,也设立了保卫处。

故宫的保卫处,很多人戏称为“京城第一保卫处”,职责没变,但性质变了,如今保护的是我们的文化。

常师傅就是保卫处一名普普通通的巡逻人员。

故宫的接待员(故宫里的夜巡人)(2)

01

常师傅叫常福茂,北京人,父辈起就在故宫保卫处上班,当时叫守护队。

1979年,20岁的常福茂子承父业,进入故宫保卫处技术科,成为了一名守机员。

守机员的工作,就是坐守在隆宗门的值班室里,守着故宫第2代监听机,聆听三大店里的响动。如果有异样的动静,就必须到现场去查看。

身为前辈的父亲,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教他如何听音辨位,如何夜巡。

学听音辨位,就得到监控室去,把麦克风一开,各种声音喷涌而来,什么蝙蝠飞、老鼠跑、风打玻璃、家具开裂,听一会儿,脑袋就炸锅了,忍着继续听,看着灯和表,分析这是什么声音,从哪儿发出来的。分析不出来,那就得夜巡去了。

夜巡时要“远听动静,近看地,墙看面儿,房顶墙头看瓦片儿”,如果有东西进来了,只要留心,手电筒一照就能发现些许痕迹。

鲁豫采访时问他,会不会有一种感觉,整个故宫都是我的,我就是皇帝。

常福茂和徒弟们都笑着摇头。

故宫的接待员(故宫里的夜巡人)(3)

其实当时的小常每次推开夜巡的大门就会感到心里发冷,浑身发毛,尽管他跟著名的拳师学过几年的拳脚功夫。

徒弟刘硕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夜班的情景,那晚值班室只有他一个人,外面呼呼刮着西北风,月亮还特别的亮,照到那树杈上就像爪子一样,吓得他一晚上都没敢去上厕所,就这么一直熬到天亮。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试想下,夜幕里,只有你一个人在这空荡荡的紫禁城中,恐怕你根本不会有“我是皇帝,这里都是我的”想法,你只会瑟瑟发抖,头脑里不断闪现起故宫流传的那些灵异故事。

02

故宫一直流传着很多灵异故事,新进院的小年轻经常听老师傅们讲起,常福茂也常听父亲讲起。

曾经有人听到御花园有女人的哭声,去了发现连个人影都没有。

还有人说在雷雨交加的夜晚,看到过几个宫女走过。

……

故宫的接待员(故宫里的夜巡人)(4)

种种传言让故宫再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故宫也出来辟谣,说这些根本就不存在。

不过,常福茂真有过“特殊的经历”,有一次,皇极殿的报警器响了,监听机里传来了赶马车的声音,还有卸货声,他赶紧过去查看,推门一进,里头什么都没有。后来发现,声音应该是来自于外面,通过声控探头传到了殿内。

他怀疑御花园的哭声也是这么来的。

父亲还经常对他说,皇城里的东西可别碰,它们是有灵气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带毛的、带叶的、带根的、带片的、带爪的、带膀的,多了去了,总之你别惹它们。

工作年头多了,常福茂也没碰到什么鬼怪、精怪的,但他意识到,老一辈讲的灵异故事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对继任者的一种警示。

人有了敬畏,才能更好地保护故宫,保护我们的文化。

03

时光流逝,小常也变成了老常,但很多认识他的人却称他“狗畜”、“狗队长”,因为他手下管着一群特殊的“大内侍卫”—数十条不同种的狗。

这样叫他,常福茂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

北京以前不许养狗,但小常为了壮胆,还是从朋友那讨了一只狗,领导们对此是睁只眼闭只眼。

狗叫虎子,晚上就陪着他一起值班,有什么风吹草动,门一打开,虎子就噌地先窜出去。有了虎子,大家心里特踏实,就这么养了五年。

1987年,爱国卫生委员会的人找上门来,让他必须三天之内处理掉虎子。没办法,虎子被送到了常福茂的一铁哥们家。

送走后两个月,故宫发生了盗宝案,领导让他把虎子接回来,不过虎子再也回不来了,被那哥们给吃了,常福茂跟哥们绝了交。

故宫决定组建自己的警犬队,从选崽儿到养狗、训狗,都由常福茂负责,狗有了正式编制。

为了训练这些“犬侍卫”,常福茂不仅去刑警队拜师学艺,还翻找到了不少民国时的训狗秘籍,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训练科目。

没有助训员,常福茂就亲自上阵,穿着80斤重的扑咬衣扮演“盗贼”,不知道被咬伤了多少次,打了多少支狂犬疫苗。

徒弟刘硕加入后,和师傅轮流挨咬,常福茂对徒弟说,“咱挣得就是这份挨咬的钱。”

故宫的接待员(故宫里的夜巡人)(5)

常福茂还把上一年级的儿子叫来,帮他做卧缓训练。儿子在狗身边走来走去,他在旁边喊着“坐”、“卧”的号子,还要防止狗咬到儿子。这一切老婆都不知道。

这些狗成为了常福茂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甚至在夸赞儿子学习成绩的时候,口误说成了“好狗”。

04

犬队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弥补人防、物防、技防的不足,是不可替代的力量。

作为故宫保卫处的最后一道屏障,常福茂带领的犬队除了要处理突发事件、定点蹲守,最重要的是日常检查。

白天熙熙攘攘的游人散去后,宫门落锁,待各区域的负责人员检查完毕后,常福茂就带着“犬侍卫们”挨个角落巡查,寻找可能藏匿着的任何人。

五十年国庆的时候,故宫外城墙施工,有人会从脚手架爬上来,于是常福茂和徒弟刘硕每晚都带着狗巡逻。在一次彩排时,狗叫了起来,然后冲出去,将一个爬上来的人扑倒在地,之后这位“只是想登高看彩排”的大学生就被扭送到了派出所。

故宫的接待员(故宫里的夜巡人)(6)

2002年,有一个人在故宫失踪,一个连的兵力搜遍了各个角落都没有找到,最终,还是“犬侍卫”在隆宗门附近的土堆里找到了。

2004年,故宫对三大殿进行改造,夜巡时,常福茂遇到了两个陌生人,在四条狗的协助下,这两个人被迫脱得只剩内衣,后来证实这是两个新进人员。

“新调过来不认识,脑门上又没写着,万一有枪呢!”

在常福茂的眼中,和狗打交道都比和人打交道容易。和人说话前,脑子里要转三圈。而狗呢,无论你高兴不高兴,它会一直在你身边转悠,冲你撒娇,哄你开心,真诚又贴心。

警犬的寿命比较短,自从犬队建立,常福茂送走了一只又一只,如同自己的孩子,每一只的离去都让他心痛不已。

死去的“犬侍卫”被他埋到与犬舍一墙之隔的松林里,继续守护着故宫。

05

常福茂是个闲不住的人,在故宫工作的这几十年间,几乎没怎么休过长假,一般超过两天就浑身不自在。

犬队创立初期,只有他一个人,狗只认他,离不开他;后面收了徒弟,反而是他离不开狗了。

在徒弟们的眼中,师傅非常敬业,曾经有三年晚上都没有回过家,二十年没有休过长假,可以说是抛家舍业的跟狗在一起。

“如果不是爱这个,谁会去干这个工作呢!”

鲁豫称他身上有那种老派中国人的范儿,喜欢并尊重自己的手艺

因为训练的这支犬队,常福茂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甚至连法国专家都专程来故宫和他交流驯狗方式。

再平凡的工作,你认真对待,做到极致,这就是伟大。

常福茂希望退休后,自己也养一只狗,时不时再回故宫转转,看看同事们、徒弟们,再看看他的狗。

如今,他将守护的接力棒交给了徒弟们,也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故宫的接待员(故宫里的夜巡人)(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