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一般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事,也是逐渐改变慢慢塑造我们的世界观的事情。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大多都是个例。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1)

所谓个例,是指个别的、特殊的事例。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无数个不同的个例事件串联起来的。我们出门会遇见不同的人,下次不一定还能遇到,这是个例;在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总能遇到天赋禀异的人,我们上学时都遇到过不太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绩的“天才”,长大后见到过条件平平却能找到好伴侣的人生赢家,这些是个例;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匪夷所思的意外事件,小到某件产品莫名其妙的出故障,大到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这些也是个例;我们也会经历亲人朋友以各种非正常方式离我们而去:车祸、溺水、火灾……在悲痛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这些还是个例。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2)

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个例,我们不禁要问了:个例能代表什么呢?

其实个例什么也代表不了!个例只能证明一件事在一定条件下有发生的可能性,甚至不能告诉我们这个可能性的大小,更不可能通过个例证明什么结论。

我们小时候都遇到过那种不用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你向人家学一个试试,你使劲学还考不好呢!你能通过这个个例说明人人不用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绩还是判断出人类中天才的比例是多少?我们也都买过会莫名其妙而出故障的产品,你能通过你手中的废品证明这个品牌的产品都有故障,还是判断出这种产品的故障率?我们身边总有人死于意外事故,你能通过一起事故认定这类事故的死亡率非常高吗?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3)

可见个例根本代表不了什么,无法对我们的判断提供什么帮助。有人问了,既然我们生活中的经历都是个例,而个例又代表不了什么,那我们如何对待这些个例呢?难道完全忽略它们?我们又如何从生活中获得经验,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呢?

答案是虽然个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大量同类型的个例聚集到一起就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可以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某件事发生的概率是多少,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发生这件事。而对这些个例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的学科就称为统计学。这就告诉我们,想要知道某件事会不会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光看个例是不靠谱的,运用统计学才是正道。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4)

比如说,我买了一件产品,发现它有故障,这并不能说明所有这种产品都有故障,也不能告诉我们这种产品的故障率。但如果我购买一万件这种产品(或调查一万位买了这种产品的顾客),并统计其中有多少产品出现故障,就能大致推断出这种产品的故障率。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统计出其他品牌同类产品的故障率,就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对比,评价两种产品谁优谁劣。这比我们碰巧买着一件次品就否定一个品牌要靠谱且负责任的多。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5)

个例不能说明问题,大量的(同类型)个例才能说明问题。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是,癌症是一种不容易治愈的疾病,但也有很多声称可以治愈癌症的疗法,如草药、按摩、瑜伽、冥想等,而且他们也却能拿出治愈癌症的实例,(这些疗治被称为替代疗法)这致使很多癌症患者放弃正规治疗(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而选择了替代疗法,这引起了美国科研机构的注意,他们对数万名采用不同疗法的癌症患者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最终美国的科研机构得出结论:接受正规治疗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要远高于接受替代疗法的患者。这告诉我们,那些接受替代疗法而痊愈的癌症病例只是个例。(有些癌症是可以自愈的)用老百姓的说法叫“赶巧了”,这种个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不能证明替代疗法的有效性。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6)

如果我们在其他方面迷信个例,顶多会错过好的产品,被人忽悠或形成错误的世界观,而如果在上面的例子即癌症的替代疗法上迷信了个例,却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虽然个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轻信个例甚至迷信个例的现象却比比皆是。比如说上高中写议论文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可以举例子做论据,当时我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现在想想,你举的例子只是个例,一个个例能作为你的论据吗?这个论据能支持你的论点吗?那些高考作文用烂了的例子,远到左丘明、司马迁,近至海伦·凯勒、张海迪、史铁生……“论证”了从赞美苦难歌颂个人意志到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人定胜天等各种论点。但当我们赞美文章的华丽时,也要注意到这些论据都是个例,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7)

​当我们举一个司马迁作为论据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历史上成千上万个受过宫刑却碌碌无为的人(后宫专权的太监倒是不少);当我们审视海伦·凯勒一个个例的时候,却忽略了更多因失明而抱憾终生的失败者。而且鉴于我们能找到各种或正或反的例子,似乎我们能为任何论点找到个例的论据。举例子做论据根本站不住脚,只能作为华丽的词藻罢了。而如果想得到足够坚实的论据,我们必须搜集大量个案,进行统计分析。可你写议论文的时候有这个功夫吗?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8)

不仅如此,我们在生活中也会过于迷信个例。我们经常因为买到一件次品,就否定一个品牌;我们经常因为见到(甚至听说)某“神医”治好了谁的病,就相信他的医术;我们可以因为各种个例而相信很多荒诞的事,去听不进去统计数据和科学的解释。

殊不知,迷信个例会使我们思维混乱,相信很多错误的事情,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因为每个人遇到的个例不同,有些个例是大概率事件,有些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把这些个例都当作常态的话,那我们的认识就完全混乱了。不同人因为不同的个例对同一件事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大家会为此争论不休,却得不出任何有意义的结果。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9)

既然迷信个例是完全错误的,那为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如此迷信个例呢?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了我们答案。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潜意识(所谓“系统一”)是不具备统计学能力的,倒是对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有很强的识别能力;只有人类的深度思维(即“系统二”)再经过系统学习后才能具备统计学能力,分析大案个例,得出这种结论。也就是说,注重个例是人天生的,而统计学思维是后天形成的。就像没人天生会数学一样,也没人天生懂统计。正因如此,很多根本不知统计为何物的人,乃至粗心大意的统计学家,都会落入迷信个例的陷阱。这是人的天性。

用说明方法说明一种现象的例子(我们常常习惯举例说明问题)(10)

但我们不能因为人的天性如此,就放任自己迷信个例。毕竟科学研究需要分析大量事例,认识世界的正道也是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大量个例。迷信个例只会形成错误的观念,有碍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战胜人类的天性,不要被精心挑选的个例所迷惑。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培养自己的统计学思维,帮我们从大量混乱的个例中找出通往真理的线索。

当你听到一个耸人听闻的个例时,请在心中默默提醒自己,个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大量的个例才能说明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