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近年来,普洱市澜沧县合理利用非遗资源,通过开展“非遗 ”系列活动,多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澜沧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当地文旅部门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澜沧县非遗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1)

(国家级非遗项目:拉祜族芦笙舞)

“非遗 培训班”,搭建研习交流新平台

为进一步规范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工作,2021年,澜沧县通过开展非遗培训班的形式,先后深入竹塘乡战马坡村、富邦乡佧朗村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演唱技能培训。对非遗传承人进行面授、经验交流分享,与154名传承人签订了《澜沧县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议书》,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2)

(澜沧县2021年非遗传承人技能培训)

截至目前,澜沧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传承人3人;省级项目12项,传承人21人;市级项目34项,传承人87人;县级项目4项,传承人124人;省级拉祜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区3个。澜沧非遗宣传和展示平台逐步增多,非遗品牌培育和传播能力不断提升。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3)

(拉祜族摆舞)

“非遗 购物节”,拓宽消费购享“朋友圈”

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澜沧县开展了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快乐澜沧非遗购物节”宣传展示活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4)

(“非遗 购物节”)

期间,各类澜沧本土非遗项目聚集,拉祜族竹编制作技艺、拉祜族芦笙制作技艺、拉祜族服饰制作技艺、傣族传统手工造纸制作技艺、傣族土陶制作技艺等19个项目,为广大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活动参与人数近万人,为非遗传承人带来经济收益3万余元。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5)

(傣族手工造纸)

“非遗 上春晚”,唱响民族文化“主旋律”

“摆呀,摆出一个春天;摆啊,摆出一个希望!”在2022年央视春晚上,澜沧县原创拉祜族群舞《摆出一个春天》大放异彩,将普洱人民的幸福快乐的生活状态“摆”进了全国人民心里。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6)

(《摆出一个春天》)


精简干练的舞蹈中,蕴藏了形式多样的非遗元素。摆舞、象脚鼓制作技艺(傣族)、拉祜族响蔑制作技艺、拉祜族葫芦笙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凝聚出了一出年味十足、充满边疆少数民族风情的贺岁好戏。欢快的舞蹈在让全国观众领略拉祜人民热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澜沧非遗的无穷魅力。

“非遗 进乡村”,开辟乡村振兴新渠道

为发挥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功能,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今年3月,“幸福山歌唱起来”展演活动在澜沧糯扎渡镇大歇场村民小组唱响,非遗项目《澜沧三脚歌》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非遗 进乡村”的活动模式,既增添了当地乡村旅游的文化底蕴,也促进了澜沧县非遗产业集群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7)

(拉祜族竹编制作技艺)

活动期间,澜沧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号召、组织多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进行技艺展示,拉祜族竹编制作技艺、拉祜族服饰制作技艺(拉祜族编织技艺)、傣族传统手工造纸制作技艺、傣族土陶制作技艺等项目组成的“非遗集市”很是热闹,活动参与人数达2千余人,创造经济收益1万余元。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8)

“非遗 党支部”,党建引领聚合力

在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路上,澜沧县坚持“非遗 党支部”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鼓励党员学习和宣传非遗文化,成为非遗文化阵地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9)


同时,澜沧县组建了由党员为主干的下乡文艺队,引领非遗文化进村入户,不断提高群众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积极探索搭建可持续赋能模式,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宣传展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苏州姑苏区创新探索非遗传承(澜沧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10)


记者 朱正 通讯员 李娅春 文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澜沧县文化馆、东回镇人民政府、麦穗文化供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邱忠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