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

豆瓣菜又叫西洋菜、水田芥、水蕴菜等,十字花科豆瓣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栽培较多,上海、四川福建、云南、重庆等省、市也有少量栽培。豆瓣菜喜冷凉气候,不耐严寒,适合于低洼潮湿的环境,是秋种、冬春收获的叶菜类,菜茎柔软多汁,清香可口。营养价值高,富含钙、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C等。豆瓣菜味甘苦、性寒,有清燥润肺、止咳化痰利尿的功能,对肺结核、肺热、痰多咳嗽、皮肤瘙痒、淋虫、尿少次多、尿道病等有一定的疗效。豆辨菜可做汤、盘菜配料或色拉等。由于豆瓣菜生长快,易栽培,单产高,效益好,近年来发展较快,市场前景广阔。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1)

1.形态特征

豆瓣菜的植株匍匐斜向上丛生,株高约30厘米,茎粗约0.4厘米。茎上多节,茎节接触地面即发生多数须根。茎节上生分枝,分枝上又生二次分枝。叶互生,每节着生1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片近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1.3厘米,全缘,叶柄长2~2.5厘米。每叶有小叶1~4对,顶端一枚较大。叶面深绿光滑,茎浅绿,空心,内部有气孔相连。花小、白色,总状花序,荚果长1.5~2厘米,每荚有种子35~40粒,成熟果荚易裂开。种子极小,扁椭圆形,棕褐色,千粒重0.15克。在广州地区种植,一般不开花结实。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2)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豆瓣菜系水生蔬菜,生长期间喜冷凉和晴日多的气候条件,忌高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C,光照好,生长快,生长周期短,种植后20天左右就可收获。温度如低于15C或超过25C,生长缓慢。水温以14~15C为最适宜。对土壤适应性广,壤土、砂壤土或粘土都能种植,产品器官形成过程迅速,故土壤中应有充足的肥料,才能提高产量,保证质量。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3)

3.类型与品种

我国栽培的豆瓣菜可食品种可分开花和不开花两个类型。两者形态特征特性基本无差异,能结种子的品种也因采种量少,故多以营养繁殖为主,优良品种有: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4)

(1)广西百色豆瓣菜

广西百色豆瓣菜每年能开花结子,多用种子繁殖,幼苗粗壮,茎绿白色,产量高。

(2)广州豆瓣菜

广州豆瓣菜在8~9月间将种苗单株栽植于浅水留种田,行株距10厘米X4厘米,到分蘖苗高达15~20厘米时就定植于大田。每667平方米种苗可供2001~2668平方米大田种植。广州地区在10月定植。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5)

4.栽培季节与方式

(1)露地栽培.

长江流域--般8月下旬至9月扦插种植,10~12月和翌年4~6月采收。如冬季覆盖保暧、夏季覆盖遮阳网降温也能全年供应。如在冬季大棚覆盖则1~3月也能上市。

(2)高山栽培

4~5月份种植,8~9月份采收。可缓解夏季平原地区缺菜矛盾。通常利用天然的沟、池、溪的低洼水田栽培,保持浅水流动的状态,生长尤佳。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6)

5.栽培技术

(1)选地和播种育苗

选含有机质丰富、地力肥沃并能进行肥水灌溉、水能流动的低洼地种植为宜。如种子繁殖,在8~9月播种,每667平方米需种量25克,苗床需13平方米,播种床保持微湿状态,苗高3厘米时,逐步加深水层,到12~15厘米时即可定植,如以嫩枝扦插,多在秋季嫩茎长到5~6节时移植。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7)

(2)整地和栽植

利用排灌方便、土质肥沃松软的水田,浅水耕耙,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粪尿或堆厩肥2500千克,耙细整平,水深不超过泥面,每隔2~3.3米宽留下人行道40厘米,以便于田间管理。分株扦插繁殖者,春季留种的种苗到秋凉时嫩茎长到15~20厘米,便可作为种苗进行分株扦插繁殖。不论播种育苗或分株扦插繁殖的,都要按3~4株一窝定植。行距10~12厘米,株距3厘米。栽插时将阳面(茎向上的一面)朝上,将茎的茎部两节斜插于泥中。随着生长逐步加深水层,直至生长旺期保持3~7厘米水层。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8)

(3)田间管理

一般施足基肥的田块,不再进行追肥。如遇生长缓慢、中下部叶子暗红色有缺肥的表现时,可追施速效氮肥。到采收期间(栽后20天就可采收),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如用人畜粪尿,每667平方米需500千克;如用尿素,需5千克左右。要注意调节水层深浅,降雨前后要排水,水层过深,新茎易徒长,不定根多,叶易变黄;水层过浅,新茎易老化,影响产量,生长盛期时水可深一点。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9)

6.病虫害防治

豆瓣菜主要受虫害的危害。虫害主要有小菜蛾、黄条跳甲、蚜虫。

防治方法

①灌水法驱除,加深水层,漫过植株,将害虫浸死后与水一道排出。

②用青虫菌粉和敌百虫防治。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10)

7.采收

用无性繁殖的种苗一般于裁后30天左右开始采收,用种子繁殖的秧苗一般于栽后40天左右开始采收。具体采:收日期应掌握在植株枝叶繁茂、盖满大田时开始。采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逐株采摘嫩梢,摘后一把把捆扎成束;另一种是隔畦成片齐泥收割,收一畦,留一畦,收后除去残根老叶,洗去沾泥,逐把理齐,捆扎成束,即可上市鲜销。收后应立即将残桩完全踏入泥中,并浇-一次粪水,随即将邻畦未收的植株拔起,分苗重栽。长江流域采收期,从籍降至夏至可采收5~8次,每次每667平方米可采收500千克,全年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500~4000千克。

豆瓣菜生长周期(豆瓣菜栽培技术)(11)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户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大家想了解哪方面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为大家解惑。创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笔者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