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殇纪录片(5部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

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从当中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1. 《出路》

豆瓣评分:8.8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教育之殇纪录片(5部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1)

影片中的角色各自面临了困境:身为农村家庭里第一个识字的人,如何才能挤进大学?和每年应届毕业的200万名大学生一起成为找不到工作的「蚁族」,是什么滋味?要是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卖明知不值钱的文凭给其他人,是否该昧著良心去做?怵目惊心的真实故事,显示在中国,教育可能不再是脱贫的凭借,而是一场巨大的骗局。

教育之殇纪录片(5部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2)

简介:感觉像看了现代版的《活着》纪录片。现实自有万钧之力,把人压得喘不过气。底层的生存是个闭环,都说教育是唯一的出路,但如果教育也是闭环怎么办?

2. 《极有可能成功 MostLikelyToSucceed》

豆瓣评分:8.9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教育之殇纪录片(5部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3)

现在美国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多世纪以前设立的,原理是一般的小孩在什么年龄应该知道哪些知识。是一套标准化的对每个人都一样的教育。这种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是平均的人。过去的模式,上学时看老师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就成为那样的学生,工作时看老板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员工就成为那样的员工,目标导向非常强。那时候有大量低技能的工作机会,所以这种教育制度在当时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简介:在学校中,我们被教育,长大后,成长是一种自我教育。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内核,是更有效的。与自己的灵魂沟通,跳出既定思维模式,反观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3. 《等待超人》

豆瓣评分:8.2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教育之殇纪录片(5部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4)

曾几何时,美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统,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虽然政客们不断强调要改善弊端丛生的教育系统,可是孩子们的教育情况始终没有任何改观,反而呈现令人担忧的前景。这些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多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且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地球上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有的高中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辍学工厂,无数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国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花在一名学生身上的经费。美国当前的公立教育系统,呈现着本末倒置的吊诡局面。是该积极行动起来,一扫这一领域中的弊端,还是呆呆坐在地上,等待超人的出现?

教育之殇纪录片(5部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5)

简介:本片荣获2010年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最佳纪录片奖。

4.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豆瓣评分:9.2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教育之殇纪录片(5部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6)

我们都是教育的参与者,无论作为学生,抑或是学生的家长,还是将来要成为学生的家长。《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2013)》记录着一群理想主义者关于教育改革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他们来自30所大中小学,包括50位一线教师、20位学者教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从教育直接参与者本身来寻找教育的出路与希望;而恰恰是这种方式能为各方参与者提供践行理念的平台。

教育之殇纪录片(5部反思教育制度的纪录片)(7)

简介:看到的是别人的故事,心里想的却是自己。

你们觉得这些影片反应了当今的教育问题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