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身份是什么(红楼梦中薛宝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红楼梦》中薛宝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是最讨厌不懂薛宝钗的人的。我认为美玉无瑕说的就是她!她是完美的,值得敬佩和学习的。

红楼梦薛宝钗身份是什么(红楼梦中薛宝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1)

而滴翠亭事件,一直被认为是宝钗最大的“黑料”,也是宝钗被妖魔化的源头。宝钗,究竟是圣母白莲花还是心机绿茶女?这个问题在钗粉钗黑之间争吵了数年。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

《红楼梦》作者写滴翠亭的目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故事情节是为体现人物的性格、人品、三观等服务的。所以正常情况下,如果宝钗是栽赃嫁祸的心机女,那么,作者不会单写这一个故事。

王熙凤是醋缸,就有撵走贾琏的通房丫头,吃平儿醋、撵尤二姐/秋桐的事来说明;夏金桂是河东狮,不止收拾薛蟠、香菱,还要挟制薛姨妈、薛宝钗;赵姨娘愚昧,就有害宝玉、凤姐,听夏婆子挑唆打芳官,找探春晦气等系列举动……

我们能在前80回找到宝钗“栽赃嫁祸”的其他案例和证据吗?

宝钗出场,我们先知道了,她是个“举止娴雅……为母亲分忧解劳”的人。

【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后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句话的阐释,宝钗是个孝顺母亲的懂事孩子:

【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待要怎样,又怕他母亲不安,少不得含泪别了母亲,各自回来,到房里整哭了一夜。次日早起来,也无心梳洗,胡乱整理整理,便出来瞧母亲。】

【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半时,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

接着,我们又get到宝钗的性格:【豁达:胸襟开阔、通脱】【随分:随意】【从时:顺从时宜】。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更得下人之心。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后文可以看到,周瑞家的、柳嫂子、红玉、园里种花草的婆子们等等,都喜欢宝钗。

宝玉和宝钗在读者面前的“第一次”相见,又给我们写了个宝钗小传。

见到宝钗时,她正在做针线,而不是看书写字,是个贤惠的居家型女子。

穿戴朴素,素颜,是个不爱装饰的女子。

同时,是个话少、安分随时的女子。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后文也多有体现,对于贾府家事,宝钗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红楼梦薛宝钗身份是什么(红楼梦中薛宝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2)

宝钗对姐妹们的照顾,文中多次展现。对湘云、邢岫烟、黛玉、香菱……这些都不必说了。对尤二姐也是:

【园中姊妹和李纨迎春惜春等人,皆为凤姐是好意,然宝黛一干人暗为二姐担心。虽都不便多事,惟见二姐可怜,常来了,倒还都悯恤他。】

有人说这里的宝黛是指黛玉、宝玉。我觉得,宝黛应该是指宝钗、黛玉。前文有【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和宝黛姊妹说说笑笑的】之句,很显然是说钗黛二人。

从以上几点看我们找不到宝钗“栽赃嫁祸”的其他案例,反而她的性格和人品值得赞赏。其中我们能看到宝钗除了照顾姐妹们比较主动,其他绝不多管闲事的性子和处世“不关己事不开口”处世原则!

文中写到王熙凤流产,无法理家。虽然宝钗迫于无奈,接受了王夫人的任命,协助探春、李纨管家,她却是一个保守派,除了谨慎干活,并不敢多说多做,直到探春兴利除弊(五十六回)。

宝钗最初听见探春改革,只说些没要紧的话,并不插手。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

【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一则,便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

【众婆子去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

宝钗推荐老叶妈,也只是因为平儿找上了宝钗的人。试想莺儿妈妈虽然懂花草,但毕竟是客人的奴仆,怎能参与到贾府家事里去?莺儿妈的工钱谁给?那些花花草草卖了,莺儿妈万一吃回扣怎么办?让薛家的奴仆挣贾家的钱,这是非常不合适的,管理也不便。

【平儿忙笑道:“跟宝姑娘的莺儿他妈就是会弄这个的,上回他还采了些晒干了编成花篮葫芦给我顽的,姑娘倒忘了不成?”宝钗笑道:“我才赞你,你到来捉弄我了。”三人都诧异,都问这是为何。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人来:怡红院有个老叶妈,他就是茗烟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他又和我们莺儿的娘极好,不如把这事交与叶妈。他有不知的,不必咱们说,他就找莺儿的娘去商议了。那怕叶妈全不管,竟交与那一个,那是他们私情儿,有人说闲话,也就怨不到咱们身上了。如此一行,你们办的又至公,于事又甚妥。”】

然后宝钗听见探春说的具体操作办法里,有不妥之处,才提了意见。

宝钗笑道:“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帐。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的动用。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粉、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帐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

探春虽然聪敏,但终究对世情了解少;宝钗更懂人性,出的主意更加周全,且能显出贾府的宽仁,所以是“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红楼梦薛宝钗身份是什么(红楼梦中薛宝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3)

【但他们既辛苦闹一年,也要叫他们剩些,粘补粘补自家。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象。……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一年竟除这个之外,他每人不论有余无余,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还有一句至小的话,越发说破了: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

另一章节(六十二回),也能见到宝钗“不关己事不开口”的处世原则。

”你做错了事,我知道但我不揭发。如果你的事没败露,是你的造化;如果败露了,为了避免牵连别人,我告诉平儿直接找你。宝玉笑道:“原来姐姐也知道我们那边近日丢了东西?”

【宝钗笑道:“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连这两件还不知道呢。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若以后叨登不出来,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登出来,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你也是不管事的人,我才告诉你。平儿是个明白人,我前儿也告诉了他,皆因他奶奶不在外头,所以使他明白了。若不出来,大家乐得丢开手。若犯出来,他心里已有稿子,自有头绪,就冤屈不着平人了。你只听我说,以后留神小心就是了,这话也不可对第二个人讲。”】

彩云偷了玫瑰露,柳五儿却背了黑锅,连带茯苓霜也变成了“贼赃”。要不是平儿拦住,柳五儿和柳嫂子都被王熙凤处置了:

【“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虽不加贼刑,也革出不用。朝廷家原有挂误的,倒也不算委屈了他。”】

从上明白宝钗性格人品事事周到与绝不多管闲事的性子和"不关己事不开口”处世的原则的这些特点,可知她的三观也是绝正的。

再来看滴翠亭,就能理解脂批为何对宝钗的“栽赃嫁祸”并不痛恨,反而有夸赞之意。

明面上,是红玉丢了手帕,贾芸捡到后,让坠儿转交送回,并索要谢礼。红玉回了谢礼。并没有太过分。

暗地里,连坠儿也不知道,贾芸还的手帕其实是贾芸自己的,不是红玉的。也就是说,实际已涉及男女情事,红儿和贾芸郎情妾意,靠手帕传递心意。

鸳鸯遇到司棋、潘又安的事之后,有这样的内心活动。

【且说鸳鸯出了角门,脸上犹红,心内突突的,真是意外之事。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横竖与自己无干,且藏在心内,不说与一人知道。回房复了贾母的命,大家安息。从此凡晚间便不大往园中来。因思园中尚有这样奇事,何况别处,因此连别处也不大轻走动了。】

“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

这和宝钗的观点如出一辙:

“若叨登出来,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

坠儿并不知晓其中利害关系(“小丫头”年纪小,有的未满10岁,尚未解男女之事);

但宝钗世事洞明,听到了明面的故事,已经猜到背后的龌龊事,所以更要装作不知道这件事。

宝钗若戳破小红,把这件事抖出去,抄检大观园说不定会提前发生;

若宝钗告诉小红“你放心,我不说出去”,这不符合宝钗未出阁的大家小姐身份。

遇到男女私情丑事,只有躲开装作不知道的,哪有自己上杆子告诉人“我帮你打掩护”的?

【迎春含泪道:“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还十分说情留下,岂不连我也完了。”】

滴翠亭事件,宝钗装作不知道小红的丑事,只是为了体现宝钗的机敏和“不关己事不开口”的特点。她是无心听到,又不想被他们发现,以免尴尬,更不想说出去。她机巧的说追黛玉刚好到此,是无心嫁祸的。是为更好的避免尴尬和让此事过去。首先她料定她们是不会去问黛玉的因为黛玉在她们眼里是个性情古怪之人,得不偿失的。再是这个人只能是小姐,不能是丫头。是丫头还真会去问的。还有本家小姐也不能说。,宝钗说是追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中的话,这事更不容易了,说不定她们自己紧张自己招了都有可能呢。说黛玉一是经常闹,二是黛玉不知自然不会多说,。三是这事只有宝钗知道她是更不会多嘴的人了。所以最后只会不了了了。这其实是描写宝钗智慧的表现。就读本段,不管是从宝钗的做法,还有她心里表现都没有说明她有嫁祸她人的意思。更有结合以上说的关于宝钗做人做事和人品的事。更是说明宝钗不是什么心机婊,反而是很完美的一个人,三观很正的一个人。这跟“停机德”,“山中高士晶莹雪”,还有我认为的“美玉无瑕“是完全匹配的!

跟“栽赃嫁祸”无关,也无“祸”需要转嫁,仅仅是一个客人对亲戚家的仆人做错事“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说薛宝钗她美玉无瑕不止有以上根据还有以下三点:

艳冠群芳

红楼梦薛宝钗身份是什么(红楼梦中薛宝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4)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候雍容浑厚,又称“花王”。把宝钗比作牡丹,是对宝钗极高的赞美。艳冠群芳则是作者对于大观园中女儿宝钗最高的评价,容貌、品格、思想方面,她都胜过了大观园里其他的女儿。 容貌:不施脂粉,天然美丽。 宝钗“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也就是脸部饱满白皙,大眼睛,不化妆而唇红、眉翠。大观园中,几乎只有宝钗天天是素颜,自云“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裳,熏的烟燎火气的”,他评“宝姑娘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对于宝钗的朴素,脂砚斋忍不住赞道“真真骂死脂粉妖怪”。而宝玉评价宝钗容貌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可见宝钗颜值之高。

才华横溢

薛宝钗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她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就教她读书写字,带她走南闯北。她的知识远比一般的男儿高得多,在文学、医学、佛学等方面都有涉猎。在惜春画大观园时,因复杂的地形布局,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她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这都是源于她博学的知识。除此以外,她还具有良好的理家能力,由于父亲的早逝,她早早地便开始帮薛姨妈管理家务。当王熙凤因为流产不能管家的时候,她还受王夫人之托将大观园管理得妥妥当当,曹雪芹以长辈对宝钗的信任从侧面烘托出宝钗的精于庶务。而探春提出将大观园分包给老妈妈们负责,以解决贾府的财政问题时,宝钗是支持的,但是她也敏锐地觉察到这项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与阻力,并提出解决方案。可谓是计算得很精细,考虑得很周详,是一个思虑周全的姑娘。

善解人意

薛宝钗能在荣国府这样一个人物关系复杂的地方得到众多平辈、下人的喜爱不是没有道理的。薛宝钗为人宽容大度、温柔娴静、大方得体,会为人处世,除了长辈,人人都十分喜欢她。就连对谁都恨到骨里的赵姨娘都说她“大度得体”。史湘云曾说:“要是宝姐姐是我的亲姐姐该多好”,甚至说薛宝钗“完美无瑕” 。

而在与姐妹们相处时她总是默默地关心着其他人,对待下人也总是能够体谅他们的难处,处处为他们着想,并总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袭人将她奉若神明,管理伙食的柳嫂子私下也称赞宝钗是“明白体下的姑娘”。史湘云甚至这样说过:“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可见薛宝钗的好是深入人心的好。

只看电视剧,不细读文本是很难了解薛宝钗的。电视这段没有内心独白,加上弹幕很容易跟着认为薛宝钗卑鄙。读通行本120回也较为难解,还是读80回脂批本好!先细读看完,不要忙读其他,免的移了性情!正确了解薛宝钗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她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我很是确定自己认为《枉疑眉》中的”美玉无瑕“是写薛宝钗的,而不是贾宝玉!我不认同现在所谓的标准看法,一些红学家的看法!

关注尊风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