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每年都可以读那么多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

知名收藏家马未都曾说过一句话:“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学以致用。”

这句话其实可以回答这个经典问题:“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东西,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关于这个问题,马未都认为,很多人学了那么多东西,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最大的原因在于学以致用上出了问题。

为什么有人每年都可以读那么多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1)

说起学以致用,这也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了,早在明朝,就有一个人关于这件事,提出了一个影响日本、乃至东南亚的观点。

这个人就明朝第一牛人——王阳明。

而他提出的这个观点,就是“知行合一”理论。

说起王阳明,这可是个多项全能的全才。

王阳明一生,文能考中进士,最终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武能征服少数民族土酋,开疆拓土,平定宁王叛乱,为大明朝安邦定国,立下无数战功。

此外,王阳明还是个神箭手。在《明朝一哥王阳明》中,曾提到过一件事。太监张忠因为跟王阳明不对付,想要让他出丑,于是故意邀请他去校场观看将士演武。演武场上,张忠不怀好意地拿了一把弓箭过来,当着三军将士的面,提出要王阳明射箭。

张忠原本是想给王阳明一个下不来台,让他在三军将士面前颜面扫地。

王阳明说自己射得不好,不射。大太监非要逼着他射。

谁知道看起来文弱无比的王阳明,推脱不过,拿起箭来,搭箭拉弓,环环直中靶心。

于是校场四周的将士都惊呆了,像看天神一样看着王阳明,都被这位弱不禁风的王大人彻底折服了。

为什么有人每年都可以读那么多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2)

就是这样一个神人,他一生最出名的,却不是他的战功,不是射箭,也不是他的文学修养,而是他创立的“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从小就喜欢钻研佛道,乃至宋明理学。慢慢地,通过日夜参究,他发现宋明理学的理论有所偏颇。

于是他每日里冥思苦想,想要参透真正的“理”,以至于对考取功名上不太上心。

但他父亲是往届状元,对儿子的功名十分热衷,王阳明没办法才勉强去考的进士。

王阳明考中进士后,在朝中为官时,因为得罪了弄权的太监刘瑾,被发配到了偏远的贵州龙场做驿丞。那个地方,是平日里发配犯人的地方。

不过没想到,龙场恶劣的生存环境,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锤炼了他的筋骨;那里荒无人烟的自然条件,反而令他可以静下心来,有时间,有机会冥思苦想,继续参究他要寻找的“理”。

终于,在龙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苦思索后,王阳明一夜之间“顿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从那以后,王阳明对于理学的疑团全部解开了,也开创了这世上从未有过的全新一派——心学,后世也称“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思想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观点,而其中“知行合一”的观点,更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王阳明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以后的无数代中国人,也影响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的思想潮流,日本后期著名的“明治维新”就是受他的影响。

连日本著名的海军大元帅、“军神”东乡平八郎,在他随身所带的腰牌上,也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七个大字。

为什么有人每年都可以读那么多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3)

02

到了近代,有一个人不但受王阳明思想中“知行合一”理论的影响,并且对这一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人就是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最先的名字并不是这个,而是叫陶文浚,大学期间,因为深受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他给自己改名为“知行”,认为“知是行之始”,认识先于实践。

再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认识的逐渐深入,陶行知渐渐意识到,从行到知”只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再由知到行才是认识的更高阶段,于是他写了一首小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并从此改名“陶行知”,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行动比认识理论要更重要。

为什么有人每年都可以读那么多书(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4)

04

朗费罗说:“头脑中想着行动而不是信条,将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

说的其实就是,哪怕仅仅从功利的行动角度来讲,行动的意义也要远远大于理论。

虽然理论也是我们成长和前进路上很重要的一环,但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的。如果没有行动,我们对事情的认知也不会到达很透彻的程度。

就像那句话说的:“你永远不可能从书本上学会游泳”,就像稻盛和夫说的:“你永远不会在榻榻米上学会企业经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