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每天读点教育,让学习和自我成长成为一辈子的信仰。

正如田地愈肥沃,蒺藜便愈茂盛一样,对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如果不撒下智慧与德行的种子,它便会充满幻异的观念。教育就是要在人的心里撒下智慧和德行的种子,使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1)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提出了直观性、彻底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和量力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

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去取得的。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通过经验和先知去自给自足

因为,假如我们考虑一下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只有上帝才有一种特性,能借一份简单的直觉去知万物,没有原始,没有进程,没有终结。这在人与天使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没有无穷与永生,就是说,没有神性。他们只需赋有充分的知力,能够领悟上帝的作品,并从中收聚丰富的知识就够了。

至于天使,他们当然也通过知觉去学习,他们的知识也与我们的知识一样,是从经验得来的。

所以,谁也不可相信一个没有学会按照一个人的样子去行动,即没有在组成一个人的因素上受到训练的人,真正能成为一个人。这从一切造物的例证可以看明白,因为它们虽则注定了要为人所用,但是不经人手的安排是不合于人的使用的。

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2)

比如,石头是给我们当作建造房屋、塔宇、墙壁和栋梁等材料用的;但是它们在没有被凿好,没被我们放在它们所应放的位置以前,它们是没有用处的。注定给人做装饰品的珍珠与宝石,必须加以雕凿与琢磨。五金是在日常生活中最有用处的,它们得有人去采掘、提炼、溶化,并以各种方式去铸造,去锤打。在此以前,它们的用处还不如普通的泥土。

我们从植物身上取得食品、饮料与药物;但是我们先得把菜蔬与谷类种好,锄好,收好,筛好,磨好;我们先得把树木栽好,修剪好,加好肥料,并把果实采下和晒干;假如其中有要用作药品或供建筑之用的,准备工作便要得更多。

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3)

动物的基本特性是生命与动作,它们看去好像是自给自足的了,但是假如你要按照合于它们的用途去用它们,那就还要加以训练。比如,马是天生合于作战用的,牛是合于拖物用的,驴是合于负重用的,犬是合于守护与狩猎用的,鹰是合于捕鸟用的;但是在我们训练它们,使它们习惯于它们的工作以前,它们都没有多少用处。

通过教导和学习去获得劳动能量

人的身体生来是要劳动的;但是我们知道,人生来只有学习劳动的能量。他要受到教导,才会坐,才会站,才会走,才会用他的手。然则我们哪能希望我们的心理一来便已完全发展,事先一点准备都不需要呢?因为一切造物在它们的质料方面,在它们的发展进程方面,全是从无到有的和逐渐自行发展的。

我们在上一章已经说过,并且大家都已知道,天使的完善程度和上帝相差不远,但是他们也并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对于上帝的稀有智慧的知识也是逐渐获得的。

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4)

大家也明白,甚至在亚当作恶以前,天国便已为人开了一个学校,使他逐渐得到进步。因为最初造出的人虽在造出以后便不缺乏直立走路的能力,不缺乏言语,不缺乏理性,但是从夏娃与蛇的谈话可以明白,从经验中得来的关于事物的知识却是完全缺乏的。因为夏娃如果经验多一点,她就会知道蛇是不能说话的,她便会知道其中必有诡计。

所以,在这种堕落的状况之下,我们更需要多从经验去学习,因为我们的悟性只是一个虚空的形式,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并且我们也不善于做事、说话,或去知道任何事物;因为这种种能力都只潜伏地存在,需要加以发展。

事实上,这在现在,较之在完美状况之下更加困难,因为现在不独事物晦涩,而且语言也很混乱(假如有人为了学问之故,要与各种活人和死人接触,他便不只要学一种语言,而且得学习好些种语言了);而且国语也变得更复杂了,我们生来是一点没有国语知识的。

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5)

有些例证告诉我们,凡是从小被野兽攫去,在野兽群中长大的人,他们的智力都没有超过野兽的水准,他们如果不是重新回到了人类的社会,他们用舌、用手、用脚的能力也不会超过野兽所能的。我可以举出几个例子。大约在1540年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哈西阿(Hassia)的村落,坐落在一座森林当中,村里有个3岁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疏忽丢失了。

过了几年,乡里人看见一只奇怪的动物和豺狼在一道奔跑,它和豺狼的形状不同,有四只脚,可是有一幅人类的面孔。这传说到处一散布,地方官叫农人们设法活捉它,带到他的跟前去。农人们照办了,最后,那动物送到卡塞尔(Cassel)方伯那里。

到了堡邸以后,它躲在凳下,凶狠地望着追赶的人,骇人地咆哮着。方伯给他受教育,让他不断和人相处,受了这种影响,他的野蛮习惯才逐渐变文明;他开始用后脚,像一只两足动物一样走路,最后,他便能够说话,他的行为便像一个人了。

于是他尽力说明,他是怎样被狼抓去,被狼养大,怎样习于和狼一道猎取食物的。这个故事见于德累斯(M。Dresser)的《古代与现代教育》(Ancient and ModernEducation)一书,卡美拉利乌斯(Camerarius)在他的《时间》(Hours)一书中也说到这件事情和另一件同类的事。

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6)

古拉迪阿斯(Gulartius)也在《当代奇迹》(MarvelsofourAge)中说,1563年法国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些贵族外出打猎,他们打死了12只豺狼,最后,他们用网捉住了一只东西,像个裸体的孩子,大约7岁左右,皮肤是黄的,毛发是卷曲的。他的指甲弯曲得像鹰爪一样,他不会说话,只会发出犷野的呼声。当他被带到堡邸的时候,他非常凶狠地挣扎,几乎脚镣都不能安上去;但是饿过几天之后,他变得柔顺一些了,过了几个月,他开始说话了。

他的主人把他带到好些城市去展览,挣了不少的钱。最后,一个贫苦的妇人承认他是她的儿子。所以柏拉图说的真对,他说:

“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指引与教导人们学习正能量

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我们想想各种不同程度的能力,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其实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

正如田地愈肥沃,蒺藜便愈茂盛一样,对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如果不去撒下智慧与德行的种子,它便会充满幻异的观念;又如推磨的时候如果不撒下面粉的原料——麦子,磨石便会磨出声音,磨损,以致常常磨碎一样,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没有正经的事情可做,它便会被无益的、稀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自己毁掉自己。

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7)

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贫人不懂事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美貌无知的人岂不只是一只具有羽毛之美的鹦鹉,或一把藏着钝刀的金鞘?

具有权力的人们,国王、亲王、官吏、牧师与教师,他们必须有智慧,正如向导要有眼睛,舌人要能说话,喇叭要出声音,或者刀要有刃是一样的。同样,地位较低的人要受教育,他们才能聪明地、谨慎地服从他们的长上,不是出于强迫,像驴子的服从一般,而要出于自愿,出于爱好秩序之心。

因为一个理性的动物不应当受呼唤、禁锢与鞭笞的领导,而应受理性的领导。其他方法都是对于根据自己的形象去造人的上帝的一种侮辱,是使人事中充满强暴与不安的。

夸美纽斯各阶段教育(通过教育去形成一个人)(8)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因为他们既然是人,他们就不应当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不应当变成死板的木头。并且由此可见,一个人愈是多受教导,他便愈能按照准确的比例胜过别人。

我们可以用“智者”(WiseMan)的话来结束这一章,他说:“凡是以为智慧与纪律没有用处的人就会得祸;他没有(达到他的愿望的)希望,他的劳力不会有结果,他的工作会白费。”

文字来源: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