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关羽的真实事迹(人人敬仰的关公历史上是何许人)

武圣关公直到今日在中华大地上依然流传着他的传说,大家为了祭奠他纷纷建起庙宇供奉着关公,关公经过《三国演义》戏剧化加工后更加被人们所敬仰,大家敬仰的关公到底是何许人呢?历史上的关公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关公身上又有哪些不为世人所熟知的谜团真相呢?

三国中关羽的真实事迹(人人敬仰的关公历史上是何许人)(1)

历史的关羽

谈起关羽就不得不追溯历史,找到历史上那个真正的关羽一探究竟。在历史上确有关羽此人,关于关羽出身有许多种介绍但是真正可信的还是要看《三国志》,在《三国志》中对于关羽的身世只是草草几句,据记载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在家乡犯事逃至涿郡与张飞刘备二人结识,从这不难看出关羽出身一介布衣,而且在结识刘张二人之前曾在家乡惹过事;《三国演义》描述三人情投意合桃园结义拜为兄弟,可是在历史中并没有桃园结义的记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男性关系好的都可以互称兄弟,并不是非要结拜才可以兄弟相称。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有许多次战功,这些战功实际又有多少是关羽真实建立的呢?

《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斩华雄、长沙战黄忠建立了丰功伟绩,可是历史记载的事件仅有几桩,其中关羽确实斩过颜良,历史记载如下:颜良、关羽分别是袁绍军队、曹操军队的先锋官,关羽一马当先冲入颜良的军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颜良斩首速还,袁绍军中无人能挡,关羽迅斩颜良足以见得关羽武艺高强,于万军之中取将领首级;至于斩华雄的功劳应属孙权之父孙坚,《三国志》中记载孙坚任讨卓军的先锋,是孙坚遇华雄军队并将其斩于马下,所以《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情节是作者经过艺术加工赋予关羽的,并非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其次关羽得知刘备消息后离开曹操阵营投奔刘备途中的过五关斩六将也是如此,历史中既没有这五关的描述和记载也没有被关羽所斩的六将信息,所以根据历史可以判断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部分战功是作者为了加强和夸大关羽形象所做的艺术加工。

三国中关羽的真实事迹(人人敬仰的关公历史上是何许人)(2)

关羽一代名将最终却败走麦城,之所以被前后夹击最后名将陨落都源于荆州的失守,《三国演义》将荆州的失守归咎于关羽的大意,那么历史上真的是因为关羽的大意才导致最终荆州失守葬送生命甚至导致蜀汉自此一蹶不振的吗?

关羽作为一代名将同样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不仅有着能够斩颜良的战将型能力而且通过樊城战役不难发现关羽还具有着主帅级的能力;刘备在汉中称王,镇守荆州的关羽为了向大哥刘备表示祝贺便决定进攻樊城一举巩固蜀汉政权,樊城战役这其中有着关羽的个人原因但也不能排除关羽是为了蜀汉的政权才发动战争;正值八月雨季关羽带领军队到樊城城下,因为关羽深谋远略未雨绸缪出发之前就做好了下雨的准备便准备了许多船只以应付雨季到来,正如关羽所料等军队来到汉江一带天助关羽,顷刻间大雨瓢泼水位上涨,致使有备而来的关羽在战场上顺风顺水不久便突破防御进攻到樊城城下,可是樊城战役本该关羽战胜的结局瞬息万变,曹操见樊城战场不利便找到孙吴政权,经过使者劝说和权衡孙权派吕蒙进攻荆州,此时镇守荆州大本营的是刘备的亲戚糜芳,此人无德无能一见到吕蒙的大军兵临城下便不顾关羽在前方浴血奋战就投降了,此时樊城战场瞬间扭转乾坤,一时间关羽没有了大本营,也就意味着没有了粮草和后援,形成了两面包夹的形势,荆州失守关羽便败走麦城被吕蒙斩首。

笔者认为关羽之所以失败大部分的原因并非出在关羽身上,关羽既有着战将的能力又有着作为主帅应有的谋略,如果荆州不失守可能樊城不日将被关羽攻下,可能蜀汉的势力将会进一步扩大,也可能真的能够兴复汉室,可是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笔者认为关羽最后战败惨遭杀害的主要原因出于汉中王刘备,虽然关羽进攻樊城是为了祝贺大哥刘备在汉中称王,但是战争毕竟不是关羽自己的事,战争关乎到了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势和命运,而作为汉中王蜀汉政权的领导人刘备却没有对关羽进行一点援助,而且也没有重视这场战争,刘备既没有在战争开始时派出得力将领援助关羽帮助关羽守住荆州也没有在荆州失守后派出增援救关羽,刘备而是在自己刚刚建好的汉中王府中偏安一隅;反观曹魏,战争开始之初曹仁作为镇守将领便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在战局不利时及时告知曹操同时曹操也非常重视这场战争,随即便去劝说孙权出兵以扭转战局,再看孙吴政权也一样重视这场战争,对于荆州是孙吴和蜀汉必争之地,荆州决定了荆州一带的利益,荆州归哪一方都会极大地巩固其政治地位,所以对于荆州孙权一直是虎视眈眈,樊城战役的打响给了孙权夺回荆州的机会,又碰上了糜芳这样无德无能的驻守大本营,吕蒙拿回荆州可谓是手到擒来,糜芳是刘备的近亲关羽可能也要让他三分,他驻守大本营荆州也是关羽迫不得已的,倘若刘备能感知到这一点就应该派一名得力将领去帮助关羽驻守大本营也不至于让糜芳在兵临城下的那一刻就投降使关羽腹背受敌;所以笔者认为关羽的死和战败与刘备的不作为有很大关系,作为统治一方政权的刘备在战争期间不曾出兵帮助反而偏安一隅实属愚昧。

关羽地位的穿越

文有孔子,武有关羽,影响了历史数百年,由此可见关羽在古代社会的地位;三国中论武功有典韦吕布等人比关羽神勇无敌,论谋略有周瑜吕蒙等人比关羽要运筹帷幄,那么关羽在三国时代不是最厉害的武将,但是他确实身份转变最大的,关羽从一个三国的武将被历代帝王和民间不断加封,逐渐的关羽从一个凡身肉胎变成了一代帝王甚至成为了神仙,为什么关羽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三国中关羽的真实事迹(人人敬仰的关公历史上是何许人)(3)

世人大多从《三国演义》中认识和了解关羽这个人物,自然而然《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描述也深入人心同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而《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所塑造的武将最为耀眼的便是关羽,为什么这么说呢?《三国演义》中武将作为主角出现章节最多的就是关羽,足足有十几回其中有曹操煮酒论英雄等;其次罗贯中把所有可以赞美武将样貌的词汇大多用在了关羽的描述中,外表用如若丹凤眼、卧蚕眉、唇若涂霜等等而内在则塑造关羽是一个无限忠于刘备、仁义、正派的武将品德,罗贯中用尽褒词来赞美塑造关羽形象,使其成为《三国演义》中无可睥睨的一位武将,这对后世对他的不断加封也有一定影响作用。

不仅如此,《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深受前朝大儒朱熹的影响,在创作《三国演义》时有些许的尊刘抑曹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思想加持作为蜀汉第一武将的关羽也自然被相应的美化,但是哪怕在罗贯中对关羽进行了全方面的美化依然没有背离历史,但在后世帝王的不断加封使其一路封神完成了帝王乃至神仙的身份大变革。

关羽生前仅仅是刘备册封的前将军,爵位也不高是个亭侯,这么看来当时关羽的爵位和官职都不高,在关羽死后几百年的宋王朝统治者将关羽的爵位破格提高到公爵然后一路加封直到南宋关羽已经由一个小小的亭侯破格提升到了王爵,南宋灭亡直到汉族人重新统一华夏建立明朝关羽的地位和爵位也进一步进行了提高,一步将关羽封为帝王并且加以名号,后来明朝覆灭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清朝虽不是汉人建立但也册封了关羽,将已经被封为帝王的关羽又加封其成为圣人甚至成为神仙,最后经过历代帝王的加封关羽的名号长达几十个字,关羽也从一个凡身肉胎成为了一代圣人一届神人。

封建社会为什么会选中关羽来加封,而且毫不吝啬地将各类形容词加到关羽的名号里来赞美这个已经故去几百年的武将呢?

加封关羽的一股主要力量是封建王朝的帝王,每当出现山河动荡政权不安发生帝王大多会给关羽进行加封,帝王们希望能够通过关羽的形象来树立忠义的标杆,同时希望通过关羽来吸引忠义之士,利用关羽的忠义形象来化解动荡的政权;不仅皇家借助关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各大宗教还给关羽冠以头衔将其册封为宗教大神以便宗教的传播;民间更是对关羽不断地神化帝王化,封建社会下的民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时常被统治者压迫,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神灵能够保佑劳苦百姓,加上《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民间便选定关羽这样一个十全十美的武将作为自己的保护神来消除内心的苦楚。

三国中关羽的真实事迹(人人敬仰的关公历史上是何许人)(4)

关羽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人熟知的武将大多源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完美描述和塑造使得关羽生前虽是一个普通的武将但是在死后有了其他武将所没有的殊荣,关羽历经数百年被社会各个阶层所加封赞美最终成神成为圣人,完成了身份地位的穿越。

关羽身上的谜团

说起关羽大家都能想到许多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 《三国演义》中这样一个完美的战将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谜团,其背后又有哪些风云故事呢?

无论是戏剧作品文学作品乃至影视作品关羽的脸一直是枣红色的,关羽在后世社会中象征着忠义公正,自然而然其脸上独特的枣红色也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含义,实际上关羽的红脸内有乾坤,其红脸源于五德终始的现象,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间相生相克,从远古开始进行罗列一个朝代代表着一个属性,关羽生活的汉朝恰巧是火德,而火德对应的是红色,关羽便被赋予了枣红色的脸庞,红脸代表着关羽是汉王朝的忠实臣僚。

除了关羽独特颜色的脸庞以外,刮骨疗毒的事也被大家熟知,实际上刮骨疗毒真的存在吗?刮骨疗毒的过程又是如何?

谈起刮骨疗毒就会想起两个人,一个是受伤的关羽,另一个便是给关羽做“手术”的华佗,华佗在历史中有一定的记载,华佗是三国时期一位全能的医疗学家和保健学家,还发明了口服的麻醉剂,现如今临床医学还在使用注射麻醉,并没有研制出能够口服且有效的麻醉剂,可见华佗医学的造诣之深,可惜的是华佗医术高明贡献很大但是华佗命运结局惨淡,根据当时的社会等级划分,医者的地位低下,不被社会所认可,所以华佗也不例外,对于这样一个医生曹操不以为然,轻易地便将华佗杀害,但是后来曹操对此事非常后悔;华佗的行为引起了曹军统帅曹操的不满由于地位卑下曹操轻易就将其处死,但是后来曹操最疼爱的儿子曹冲患上重病,曹操找遍天下医生都束手无策,此时曹操突然想到了之前杀害的华佗,鉴于其高超的医术但不幸死于自己的手中,曹操非常后悔自己曾失手杀了华佗;根据历史可以判断曹冲死前华佗已经被曹操杀害,而曹冲去世的那一年恰逢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结束后数年才有了关羽水淹七军进攻樊城,大家都知道关羽正是在进攻樊城之时被毒箭所伤这才有了《三国演义》中的华佗刮骨疗毒,可是根据时间推断,华佗早在曹冲死前就已经被曹操所无辜杀害,而曹冲死的那一年距离关羽中箭又有十几年相隔,所以《三国演义》中华佗不可能为关羽刮骨疗毒;刮骨疗毒虽不是华佗所为,但刮骨疗毒这事确有存在,在《三国志》中有所记载,关羽确实被毒箭射伤每每阴雨天受伤的手臂疼痛难忍,随即找来医生,经过诊治判断毒素侵入骨髓需刮骨疗毒方可痊愈,这便有了关羽刮骨疗毒这一事,但是《三国志》中并未对这位医生有任何的记载,甚至连名字都不曾有过,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中肯定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索性将这一事件加到了当时名医华佗的头上来增添艺术色彩。

三国中关羽的真实事迹(人人敬仰的关公历史上是何许人)(5)

关羽作为一代武将,他并非当时最英勇善战最足智多谋但是经过不断地艺术加工,不断地帝王推崇,一步一步完成了身份地位的穿越和升华,同时大家所熟知的关羽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谜团,其背后的那些风云故事我们也一一揭开面纱,让我们清晰地知道我们心中的关大将军到底是何许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