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经典诗 龚自珍翩若孤鸿影

龚自珍经典诗 龚自珍翩若孤鸿影(1)

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39年4月23日,夜,在离京的古道上有一个孤独的身影,他面色凄惶,落魄独行。不时回首,似有万千留恋。

“予不携眷属兼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此人是谁?就是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的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

正史资料记载,龚自珍于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29年,考中进士,时年38岁,在京为官期间,颇负正义与社会责任感,屡屡上书,指斥时弊,也因此得罪权贵,道光十九年春,他又仗义直言忤逆其长官,进而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国家命运深感失望,便心生去意,决计辞官南归,并于1839年4月23日断然离京。

正史作为一种文献记载,往往偏重于客观纪实,而忽视其人性,甚或弱点。稗史、轶闻掌故尽管琐碎、微末,却能还原其在历史风烟中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鉴于此,正史记载的关于龚自珍凄惶落魄离京的史料就未免粗线条、僵化了。

史载,龚自珍于道光十九年4月23日离京,同年9月自杭州北上接眷属,两次往返途中,写下了著名的《己亥杂诗》,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浩荡离愁”缘何充塞天地,绵亘不休?这要从诗人的一段际遇说起。

道光年间,京城爆出轰动一时的绯闻闹剧——“丁香花公案”,案中女主角是贝勒王的遗妃顾太清。男主角则是龚自珍。

清代满人大多尚弓马,少文气,要说在诗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太清春就是“丁香花公案中的女主角顾太清了。顾太清生得苗条身材,明丽可人,兼能诗词歌赋,深得贝勒爷奕绘的垂爱,并纳为侧福晋,两人看穿名利之累,寄情山水诗词。但快意生活仅仅九年,奕绘身染重疾,抛下爱妻顾太清和一双儿女,撒手人寰。

龚自珍经典诗 龚自珍翩若孤鸿影(2)

道光十八年,也就是顾太清守寡的第二年,杭州风流文人陈文述拟出一册诗集《兰因集》,为了抬高声望,便向顾太清求诗,顾太清对此等故作风雅之事很不屑,拂逆了陈文述的请求,祸根也就此埋下。

随着时光的流逝,顾太清渐渐从丧夫的悲痛中走出,又开始了和京城文人的交往。龚自珍就是此时走入她的生活的。两人时有唱和,龚自珍曾作诗“空山徙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诗下自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丁香花一首。此诗便为别有用心的文人陈文述提供了便利,因为顾太清常常 一袭白衣 ,他便敲定龚诗中“缟衣人”便是顾太清,并言之凿凿。这一言论把龚顾二人推上了风口浪尖。世事很多是经不起推敲的,但众口铄金,唾沫能淹死人。

顾太清因此被逐出王府,光景凄凉。而龚自珍迫于压力,仓皇离京。两个人的生活都被打入谷底,无端地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公元1841年农历8月12日,诗人龚自珍在江苏云阳书院暴死,年仅49岁。据上文所述,两人无染,但有些传闻却不肯罢休。据说龚自珍死时行囊无几,但却发现几束干枯丁香花,这个传闻无疑是说龚顾二人关系并不简单,“缟衣人”就是顾太清。此一说无非是抓人眼球。还有一说,认为被奕绘毒死,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奕绘先于龚自珍去世,“做鬼也不放过你”毕竟荒诞玩笑。此外,被青楼女子灵箫毒死这一说法也沸沸扬扬,灵箫移情别恋,决定致龚自珍于死地。

关于龚自珍死因猜测,逸闻掌故多是无稽之语,并不可信。而历史也颇多书写者的主观色彩,所谓有无也颇多变数,姑且由他去吧。

闲来拿古人谈资,心生不安。我想每个人都有一段朝圣路,他们和爱情相关也好,无关也罢,在逝去的历史洪流中,这世间的纷纷扰扰,渐成微尘,这是历史给人最大的福祉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