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梨花精神的古诗(给你洁白无瑕的梦幻之境)

描写梨花精神的古诗(给你洁白无瑕的梦幻之境)(1)

梨花

送杨子

(唐)岑参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简评: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梨树,系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梨花,蔷薇科梨属,梨树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同雪花,具有淡淡的香味。岑参著名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是用梨花来写雪。在这里却与之相反,用千树雪来写千树梨花。同样的诗意,正反两用,均是大美。试想,在一个如雪一般纯洁无瑕的天地里,在一个春风拂面,生机勃发的世界里,亲送朋友,那是一个如一冰雪一般的友爱,如梨花一般的灿烂啊!这样的送别场景,会令人终生难忘的。诗中的意义,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在特定的氛围里,让情愫找到共振,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而这样的共鸣,需要用真心真情去创造,没有投入真心的浮华之词,那不是诗,真正的诗,是最接地气的,也许是直白的,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古与今,人与人,心灵是相通的!

诚然,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让我们从唐诗中感悟不同寻常的诗意春天吧!让我们一起放飞追溯的梦想,梦回大唐,感受那一段辉煌灿烂的盛世吧!

描写梨花精神的古诗(给你洁白无瑕的梦幻之境)(2)

说明:徐景春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